<p class="ql-block">9月26日上午,天下着雾状小雨,但我们还是来到梵净山脚下东大门。先乘观光车从山门到索道站,由于游客很多,排了半个多小时终于登上了缆车, 下雨天览车外雾气很重,览车如飘荡在仙境,20分钟后到达2100米高的万宝岩车站。稍体息后,便沿着曲折的森林栈道向核心景点蘑菇石徒步向上攀登,浓雲密雾遮住了太阳,细雨濛濛、模糊了山恋,栈道两边都浓雾,木栈道蜿蜒向前,宛如一条沉睡的巨龙,在云雾间蜿蜒伸展,直通云霄,我们扶着栏杆缓步前行,走走歇歇,一个小时后走完约2000个台阶,终于到达蘑菇石景点。</p> <p class="ql-block">蘑菇石坐落于梵净山主峰新金顶附近,海拔约2300米。蘑菇石是梵净山最具代表性的山石景观,是梵净山的精魂,因形如蘑菇而得名。一块巨大的岩石横卧在一根较细的石柱之上,整体看起来就像一朵巨大的蘑菇。其为一砂质板岩和石英砂岩的方形石柱,它的形成源于亿万年的风化、侵蚀和地质运功。在长期的自然作用下,岩石的不同层次因风化速度不同而逐渐形成了如今的奇特造型,蘑菇石看似不稳,却顶天立地巍然屹立亿万年。</p> <p class="ql-block">蘑菇石前雾很大,景观时隐时现,前一秒云淡风清,后一秒立马云雾缭绕什么也看不清,像水墨画里未落定的笔触,仿佛走进了一幅会呼吸的山水长卷。蘑菇石前人很多,想抢个镜头都不容易,加之雨越下越大,天气又很凉,导游规定的集合时间又没有多少了。没办法,只好放弃向红云金顶攀登的想法,心有不甘地朝山下走去!</p> <p class="ql-block">九皇洞。相传古时有位女佛信徒在洞内修行,平日慈善广施采药治人,深受当地百姓爱戴。后功德圆满,白日升飞。后人将她尊称为“九皇娘娘”。至明朝,明神宗之母李太后说服神宗敕命重建仙山,梵净山弥勒道场方始鼎兴。人们为感念对神宗之母的崇敬之心,将她与成圣的九皇娘娘合二为一,供奉于梵净之巅。</p> <p class="ql-block">承恩寺是梵净山顶寺庙群的主体建筑,也是梵净山四大皇庵之一。始建于明初,也叫通明殿,因里面供奉有通体光明的弥勒菩萨而得名,后毁于战火。明代万历年间,明神宗为母亲李太后重建此寺,改名为报思寺,并沿用至今。原寺建筑奇特,全用梵净山页岩砌成,新中国成立前复毁,仅存遗址。如今看到的承恩寺是根据遗址复原后在异地重建而成。</p> <p class="ql-block">梵净山承恩寺坐落于登山的必经之路上,每天中午11点半开始在天王殿门前施粥,并持续到下午2点多,普惠广大游客。在又潮又凉的下雨天,喝上一碗热粥,暖意从内到外,别提多舒服了,感谢承恩寺的仁慈善心,为承恩寺点赞👍。</p> <p class="ql-block">梵净山的气候变幻无常,最容易生云来雾,远处的山影若隐若现,让人感觉好像透着一种仙气。</p> <p class="ql-block">这是梵净山展示中心,也是我们下山后的集合地点。这里的二层,有关于梵净山景区的介绍,我们在这里照了很多相,就算是为这次不算圆满的旅行做的一些补充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