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虽短·使命圆满》---观蜉蝣一天有感

曾朕先生

<p class="ql-block"> 《生命虽短·使命圆满》</p><p class="ql-block"> ---观蜉蝣一天有感</p><p class="ql-block"> 文/曾朕先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研究水生昆虫---蜉蝣。</p><p class="ql-block"> 蜉蝣具有典型的生物特征和短暂的生命周期。它浮出水面的寿命仅是人类的一天。倘若你笑它朝生而暮死,说明你还没有懂得生命的真正意义。</p> <p class="ql-block">  蜉蝣属于动物界,是昆虫纲蜉蝣目下的水生昆虫。它的翅极薄,迎光如烟,却仍奋力振起,搅碎一池晚霞。这虫生于晨,死于暮,羽化之际便已注定凋零,却偏要腾空而起,以半日之躯,争一分翱翔的痛快。</p> <p class="ql-block">  反观它的一生,从坐井观天到洞察寰宇,还未完成蜕变的它们,已经在水底淤泥中蛰伏长达近三年之久。在此期间,为了冲破基因锁的限制,它们需要经历20次左右的脱胎换骨,才能获得飞行的能力,去完成那段刻在基因记忆里的短暂旅程。当阳光洒在清澈的河流上,水温与光线完美契合之时,蜉蝣的使命便悄然启动了。</p> <p class="ql-block">  为了种族的繁衍生息,它们冲破了暗无天日的泥沙,用力向上游,去完成它们的使命。即使在此过程中危险重重,但对于寿命只有一天的蜉蝣而言,从浮出水面的那一刻,便已不惧生死了。</p> <p class="ql-block">  蜉蝣的使命就是种族的延续。雌雄蜉蝣的相遇也是永别;既是婚礼也是它们的葬礼。随着完成使命的雄性会落入水中,怀揣种子的雌性会飞到梦开始的地方,将身体中数千枚卵释放出来,让它们延续新的生命… …</p> <p class="ql-block">  如果此时有人问我:“蜉蝣潜伏数年却活不过一天,为何还有如此拼命”?我会说:“生命的真谛恰恰在于生命本身,它的价值不在于长短,而是在于是否完整的活过。虽然蜉蝣度过了短暂的一天,但它们却完整的经历了成长、爱情、创造以及告别… …”</p> <p class="ql-block">  回家的路上,路灯渐亮。忽有飞虫撞向灯罩,扑簌簌如落雪。我停下车,轻轻为它让开一道光,这微不足道的慈悲,或许是我对短暂生命最深的敬意吧!</p> <p class="ql-block">  不要笑蜉蝣朝生暮死。蜉蝣不知命短,却把使命圆满,它之死,实为一种圆满。它未曾虚度羽化后的每一刻。而百年寿命的我们,于宇宙也不过一瞬,很多人每日还在为蝇头小利奔忙,为浮名虚誉焦灼。何时又真正为自己活过?</p> <p class="ql-block">  这一刻,我在想,蜉蝣和我们一样,在重复着属于自己的故事。不同的是,蜉蝣都是带着使命而来,它们知道自己为何而生,为何而死。而有些人却仍在寻找答案的迷途之中…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