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逆旅 我亦是行人顾向阳

雅丹白龙

<h3>  月有圆缺,人有聚散。年轻时总会生气、会委屈,甚至会撕破脸问个究竟,人到中年才懂得,没有人有义务对你一成不变,能在某段日子里给过你温暖,就值得感激。<br><br>年轻时总以为关系要天长地久,拼命维系每一段交情,怕疏远、怕告别,到了中年才慢慢懂得:世间所有的遇见,其实都是阶段性的同行。人生旅程没有谁能陪你走完全程,能在某段路同行过,就已经是缘分。<br><br>正如杨绛先生所说,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渐行渐远的人,自有他的渡口年轻时总怕朋友变淡,隔三差五组局聚餐,哪怕话不投机也要硬聊;总怕亲戚疏远,逢年过节提着礼物奔波,哪怕三观不合也要强融。人到中年才明白,关系就像流水,有的会汇入江海,有的会渗入泥沙,强求不来。<br><br>人,各有渡口,各有归舟,那些渐渐走远的人,未必是感情淡了,或许只是你们的路岔开了。不是谁变了,而是生活的重心和目标早已不同。他有他的风雨要闯,你有你的山水要赴,方向不同了,自然就会在某个路口道别。不必追,不必问,更不必自责,就像秋天的叶子会落,春天的花会开,关系的聚散,本就是寻常事。<br><br>你留不住要走的人,就像你挡不住要落的太阳,与其在原地纠结为什么,不如体面地说声再见。不纠缠谁先转身,不遗憾缘分长短,把曾经的相伴藏在心里,各自安好,就是最好的结局。留下的人,多念他的暖生活里总有这样的时刻:曾经亲密的朋友,在你遇事时沉默了;掏心掏肺对待的人,转头就忘了你的好。<br><br>每个人的肩膀都有承重极限,不能因为对方没达到你的期待,就否定曾经的所有好。这些碎片般的温暖,本就是关系里最珍贵的部分。就像寒冬里的炉火,未必能烧一整夜,却实实在在驱散过某段寒冷。中年人的宽容,是把期待调成珍惜,明白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不苛责谁不够好,只感恩曾有的好。<br>留下的人,多珍惜当下的相伴;离开的人,记得他曾照亮过你的某段路,偶尔想起时,心里能泛起一丝暖意,就够了。所有的关系,终要回归本真。年轻时总想着把关系经营得滴水不漏,讨好、迁就、委屈自己,以为这样就能留住人心。<br><br>人到中年才明白,好的关系从不是求来的,而是自然而然的同频。你不必伪装,他不必勉强,能处就处,不合就散,反而更长久。圈子不同,不必强融,不必求所有人都懂你。中年人的世界本就各有各的难处。能有一两个知己,在你沉默时递杯热水,在你落泪时拍拍肩膀,就已经是幸运。不必求关系永远热络。就像月亮有圆有缺,关系也有浓有淡。<br><br>中年人的通透,是不再把关系当任务,深知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你有你的节奏,他有他的步伐,能同行时珍惜,要告别时坦然。所有的关系,最终都要回归本真,不刻意、不纠缠、不勉强。就像夫妻过日子,不必天天说我爱你,却能在对方咳嗽时,默默递上一杯温水,这种自然的默契,远比刻意经营更动人。<br><br>人这一辈子,会遇见成千上万的人,能同行一段路的寥寥无几。那些曾经热烈过的友情,后来平淡了;那些以为会永恒的亲情,也在岁月里慢慢改变;就连朝夕相处的伴侣,其实也是各自独立的个体。<br>中年人的成熟,是终于接受关系无常,懂得岁月本长,而忙者自促;天地本宽,而鄙者自隘。不执着于永远,就不会为离别痛苦;不期待完美,就不会因失望纠结。<br><br>所有的关系,不过是在某段时光里互相照亮过,能相识一场,就已经是命运的馈赠。就像列车经过站台,有人上车,有人下车,没有谁是为谁而来,却都在你的旅程里留下过痕迹。不必追、不必怨、不必求,坦然接受每一段关系的来与去,珍惜当下的相伴,感恩曾经的遇见,就已经是对缘分最好的交代。<br><br>毕竟相识一场,就已是最大的缘分离开是人生的常态,尤其是过了中年,你会离人群越来越远,若说谁能一直陪伴你;永远不离不弃,无论贫穷、疾病,那只有你自己,所以,你要学会自洽,与自己成为好朋友。抱怨身处黑暗,不如提灯前行,不必怨那些半路松懈的关系。<br><br>你曾以为两肋插刀是友情的标配,后来才发现,成年人的世界各有各的难。那些一起走过的路、说过的话,早已成了生命里的养分,就算不再同行,也实实在在温暖过某段时光。 人到 中年,像翻完一本厚重的相册,终于看清那些人来人往的真相。<br><br>像和亲朋好友一起看了一部电影,最后都剧终散场,各自回家。中年人的清醒,是接受同行却有不同归途,一别两宽,各自安好。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br><br>写于清泉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