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今秋是夏天》

稳心颗粒

<p class="ql-block">寒露已至,上海的玉兰却错把秋日当春日,悄悄攒出了花苞。街头巷尾的梧桐叶还没来得及染上金黄,短袖短裤依旧是路人的标配,空调外机嗡嗡作响的频率,比盛夏时毫不逊色。这座该迈入秋凉的城市,正被一场超长待机的“伪夏天”牢牢占据。</p> <p class="ql-block">气象意义上的秋天或许早已报到——10月2日上海便已达到连续 5天日平均气温低于22℃的入秋标准,成为十年来最早入秋的年份之一 。但现实体感却与数据背道而驰:10月6日中秋节当天,中心城区最高气温直逼35℃,刷新了近20年来同期最热纪录。正午时分走在南京西路,柏油路面反射的热浪灼得人皮肤发疼,露天咖啡馆的遮阳伞下,冰美式续杯的速度比往常快了一倍。</p> <p class="ql-block">这场秋日“热浪”的幕后推手,是异常强盛的副热带高压。这个夏季的“常客”今年迟迟不肯退场,其偏北的位置和强劲的势力,使得上海持续被下沉气流控制,晴朗少云的天气让阳光毫无遮拦地炙烤大地。加之台风活动减少、北方冷空气实力偏弱,本应带来降温的天气系统集体“缺席”,让高温得以持续肆虐。城市热岛效应更让体感温度雪上加霜,杨浦、黄浦等城区的夜间最低温比郊区高出约3℃,空调几乎成了24小时运转的“续命神器”,小家电卖场的风扇销量在假期里一路攀升。</p> <p class="ql-block">据预报,10月9日至17日上海气温仍将高位运行,最高温多在27℃-33℃,最低温22℃-25℃。气象专家分析,受异常偏强的副热带高压主导,未来10天内高温态势难缓解;加之冷空气势力偏弱,无法打破当前暖热局面。由于气象入秋需满足“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低于22℃”,从目前趋势判断,未来一周至十天这一条件难以达成。</p> <p class="ql-block">偶尔袭来的冷空气会带来短暂降温。10月8日寒露当天,受弱冷空气影响气温略有回落,徐家汇片区气温降至25~31℃,但最高温仍在30℃上下。10月上旬也曾受弱冷空气扩散影响,气温出现明显下降,上演过早晚清凉、午间微热的温差变化。但这样的清凉如同限时福利,很快就被卷土重来的暖意取代,26℃以上的气温反复登场,让人分不清季节的边界。</p> <p class="ql-block">反常的气温彻底打乱了生活节奏。环卫工和快递员的防暑降温品领取频次比盛夏时还高,医院接诊的中暑和心脑血管患者明显增多,上午10点到下午3点成了就诊高峰。中秋夜的赏月计划也打了折扣,虽然月色明亮,但30℃的地表温度让户外聚会的人们纷纷逃回空调房,街头的节日氛围少了几分惬意,多了几分燥热。网友们的吐槽道出了共识:“上海在入秋和入冬之间选择了入夏”“战国之后就没有春秋了”。真是夏天热到怀疑人生,冬天冷到寒风刺骨,衣柜里也只剩下了老头衫和滑雪衫这两种"极端装备"。</p> <p class="ql-block">上海今天的最高气温定格在了32°C,实际感觉更热,体感黏腻得像裹了层湿毛巾。更让人"绝望"的是,气象预报显示,未来连续三天的最高温都将攀升至33°C,且湿度居高不下。有人调侃,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不仅吸引着无数人前来追逐梦想、落户扎根,连这高温似乎也格外"青睐"此地,赖着不走,看样子是铁了心要"定居"了。往年这个时候早已香气满城的桂花迟迟未开,大家都开玩笑说,它大概是在等梅花开了,直接跳过秋天,完成"夏入冬"的无缝衔接。</p> <p class="ql-block">当北方早已启动“秋裤预警”,上海的衣柜里,夏装依旧占据着C位。这场“秋日夏景”或许是极端天气的缩影,却也让上海人在10月的街头,意外多了一段与盛夏重逢的奇妙记忆。今年的夏天,真的热得太久、太离谱了,今年秋天是夏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