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中午的时候,翻看会抖音,有人发了个市教育局参与的行风热线,我听了几句,是有群众反映教师在微信上布罝作业,我再看看评论区,对家长评论一片叫好,我挺诧异,我怎么不知道这期呢,又一细看,是去年的。</p><p class="ql-block"> 这事的热点在于,家长认为学生学习是学校的事,教师的事,不应该发到微信上,一是亦引发孩子的手机瘾,二是加重了家长的负担的。</p><p class="ql-block"> 做为一个有学生的家长,对这件事好像有发言权,又好像没有发言权。</p><p class="ql-block"> 这件事情,首先是个认知问题,刚毕业的时候,农村以前交公粮等,我家也曾有七亩多地,个别家长到校就很嚣张,认为是他们养着教师,教师就应该低人一等。甚至有家长说,你们一月工资,不够我们卖两天面油皂。我跟熟的家长解释,你们交的不够全乡几百教师的工资,后来也懒得解释了。</p><p class="ql-block"> 二是责任问题。既然生育了就要负起这份责任。有些家长是工作繁忙,对孩子问题照顾不全面。有一年我带一个班,班中有个孩子从早自习能瞌睡到晚自习,观摩了一段。我见了小孩的父亲,很委婉地对他说,孩子近段瞌睡大,你也操个心,别叫上网了。家长一听,对我说,不可能上网,早自习和他妹妹走,晚自习后和他妹妹一起回,上不了网。我笑笑没多说话。又过了几天,他找我说,老师,孩子真上网了。我问,咋上的,他说,晚上回来后,熬到十点多,等一家都睡了,翻墙出去上网,早上四点多再回来,等五点多起床和他妹妹一起上学。</p><p class="ql-block"> 三是手机管控问题。以前上网不便,即使翻墙也要创造条件去,现在机不离手,时时刻刻即可。部分孩子家长出门在外,心疼孩子,给孩子买个手机,方便联系。个别小孩手机上瘾,节假日把自己锁到屋里,除了爷奶送饭,屋都不叫进。听到看到一些孩子为手机痴狂的模样,心疼无语。</p><p class="ql-block"> 一些事情,埋怨终归解决不了问题,很多是一些普遍性的问题,暂不去评论对错,直面问题,携力解决问题,才是应对之道。</p><p class="ql-block"> 我见过一些家长,往往不太忙,你一打电话,忙的很,细一打听,在垒长城。</p><p class="ql-block"> 也见过一些家长,文化不高,不会英语,但会看呀,叫孩子读背之后默写,自己一一查看,字母不同,顺序不同,就是不对。想努力,没有任何理由,不想努力,有千万条理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