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游西欧篇章三——威尼斯:一座浮在碧波上的千年帝国

惟道是从

<p class="ql-block">  在踏足威尼斯之前,我对其的想象就是一个充满浪漫色彩的水上都市。然而,亲临其境后,我觉得浪漫只是它的表象,其实它更是一座曾在碧波之上叱咤风云的千年帝国。这里的每一滴水,都映照着满载香料与丝绸的商船的历史;每一座石桥,都记录着共和国议会曾经的权谋与智慧;每一条水巷,都隐藏着海军舰队远征的号角与荣光。威尼斯非但不是一个仅供生活的温婉之地,更是在汹涌的海浪中,凭借勇气与商业智慧,在沼泽之上构筑的,曾让地中海为之瞩目的海上霸权。今天,我们将在威尼斯水城,揭开那层浪漫的面纱,深入探寻这座“碧波之上的千年帝国”所蕴藏的传奇故事。</p> <p class="ql-block">  上午十点半,我们乘坐大巴抵达威尼斯梅斯特雷火车站,随即登上了火车,火车应该是日本制造的,因为看车内电视上的介绍,用的是日语。其内部空间宽敞、干净整洁,与佛罗伦萨的小火车相比,完全是另一番景象。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它还配备了厕所,极大地方便了乘客。大约10分钟后,我们抵达了圣露西亚站。出了车站穿过码头,就看到一座灰白色石拱桥——赤足桥。这座桥是横跨大运河的四座桥梁之一,连接圣露西亚火车站与主岛。站在桥上,我们欣赏着往来如织的船只,感受到这座水城独特的运输繁华;两岸的商铺鳞次栉比,让人依稀窥见其作为昔日欧洲商业中心的辉煌。这座建于潟湖之上的城市,是世界上唯一不会遭遇交通拥堵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赤足桥</p> <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的第一个项目是主岛深度游,时间大约一个半小时。一个当地的华人导游领着我们踏上了主岛,他介绍道:威尼斯是意大利东北部城市,亚得里亚海威尼斯湾西北岸重要港口。人口34万,主建于离岸4公里的海边浅水滩上,平均水深1.5米。由铁路、公路、桥与陆地相连。由118个小岛组成,并以 177条水道、401座桥梁连成一体,以舟相通,有“水上都市”“百岛城”“桥城”之称。</p> <p class="ql-block">  在水城内游玩,仿佛是进入了梦幻的水的世界,我们跟随着导游的步伐,穿过曲折蜿蜒的巷道,穿梭在水、船、桥、各类建筑之间。</p> <p class="ql-block">  威尼斯主岛的巷子,是这座城市最迷人的迷宫,每一步都藏着不期而遇的惊喜。它们大多狭窄而蜿蜒,两旁是色彩明快的古老建筑,脚下的石板路被岁月和雨水打磨得光滑发亮。你永远不知道在下一个转角会遇到什么。可能是一家飘出浓郁咖啡香的小馆,可能是一扇挂着鲜艳天竺葵的窗台,也可能是一座横跨小溪、仅供一人通过的迷你小桥。巷子里很安静,只有脚步声、远处隐约的贡多拉歌声,以及偶尔从敞开的门里传来的当地人的交谈声。这些巷子没有规整的街道名称,像一张随意织就的网,却能把你从喧嚣的游客区,悄悄带入威尼斯最真实、最宁静的生活深处。</p> <p class="ql-block">  威尼斯的水,是这座城市的灵魂。导游介绍道:它并非一成不变的蓝,而是像一块巨大的调色板,随着天光流转而变幻无穷。清晨,薄雾尚未散尽时,水面是朦胧的灰蓝色,倒映着远处教堂的穹顶,恍若梦境;正午时分,阳光洒在水面,又化作一片碎金,晃得人睁不开眼;而到了黄昏,夕阳为河水镀上一层温暖的橘红,整个世界都变得柔和起来。城内的水巷狭窄而幽深,水色清澈,能看见水底的鹅卵石和偶尔掠过的小鱼,它们静静流淌,串联起城市的每一个角落。</p> <p class="ql-block">  有水的地方,必有船。威尼斯的船,是这里唯一的“车马”。最负盛名的当数贡多拉,那黑色的、月牙般的小船,由船夫站在船尾,用一根长篙轻轻点水,便能在狭窄的水巷中灵活穿梭。船夫们戴着标志性的草帽,偶尔哼起悠扬的威尼斯小调,让人瞬间沉醉在浪漫的氛围里。除了贡多拉,水上巴士“瓦波雷托”是当地人的日常通勤工具,像陆地上的公交车一样按站停靠,载着人们往返于城市各处;还有速度更快的水上出租车,为赶时间的游客提供便捷服务。</p> <p class="ql-block">贡多拉小船</p> <p class="ql-block">  威尼斯的桥,是这座水城跳动的脉搏,每一座都承载着不同的故事,连接着迷宫般的小巷与水道。400多座桥气象万千,形态各异,有方桥、拱桥,有木桥、石桥、铁桥,还有桥身装饰有精美的雕刻、充满美感的艺术桥。这些桥不仅是通道,更是生活的舞台。桥上总有悠闲踱步的游客,有相拥的恋人,还有写生的艺术家。当贡多拉从桥下缓缓划过,船头的歌声与桥上的笑声交织在一起,便构成了威尼斯最动人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  威尼斯的房屋建筑,更是与水完美交融的艺术。这些房子大多依水而建,底层直接浸泡在水中,许多人家的门口就是石阶,延伸至水边,方便上下船。建筑风格极为多样,既有哥特式的尖顶与雕花,又有文艺复兴时期的对称与典雅,还有拜占庭风格的圆顶与马赛克。墙面色彩斑斓,明黄、浅蓝、粉红、淡绿等柔和的色调交织在一起,搭配着窗台上摆放的鲜艳花朵。最令人惊叹的是,这些建筑的地基都建立在水下的木桩之上,历经数百年风雨依然坚固,展现了古人非凡的智慧。我们问导游“为什么岛上的建筑这么拥挤”?他告诉我们“居民在建房时,怕房子倒,所以才连在一起,形成了密密麻麻的状况”。</p> <p class="ql-block">  在这座不大的城市里,教堂的身影随处可见,导游说有120座教堂,每一座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艺术。我们在岛上途经了两座教堂,一座是圣方济会荣耀圣母教堂,始建于1236年,历经近百年建造于1338年落成,以其威尼斯哥特式建筑风格著称。该教堂采用拉丁十字架形平面布局,外立面装饰玫瑰花窗并竖立三座尖塔,内部保存有提香创作的《圣母升天》等艺术珍品。另外一座叫不上名字,导游说这座教堂已经改变了用途,一半是剧场,一半是商店。在这些建筑中,歌剧院和威尼斯大学颇有特色。凤凰歌剧院,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歌剧院。始建于1792年,以悠久历史、卓越声学效果及华丽建筑风格著称,被誉为世界最优美的歌剧院之一。更有趣的是这座歌剧院经历了三次火灾,但每次都能浴火重生,堪称奇迹。威尼斯大学的主楼位于水城威尼斯中心著名的福斯卡里宫内,现拥有超过2.3万学生。还有一个小插曲,我们4个人在歌剧院拍照时,浑然不觉团队已经走了,拍完照找团队时,四周的巷子不知走哪一条,只好和导游联系,才接走我们。</p> <p class="ql-block">圣方济会荣耀圣母教堂</p> <p class="ql-block">教堂已变成剧院和商店</p> <p class="ql-block">凤凰歌剧院</p> <p class="ql-block">威尼斯大学</p> <p class="ql-block">  威尼斯的文化与历史,就沉淀在这水、船、小巷、桥、建筑与教堂之中。它起源于公元5世纪,当时人们为躲避蛮族入侵,逃到潟湖小岛定居;10世纪后逐渐崛起,凭借强大的海军和海上贸易,成为地中海的商业帝国,迎来了“黄金时代”;1797年,拿破仑的入侵结束了共和国的千年历史;如今,它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全球游客。每年的赛舟节上,华丽的船只在大运河上飞驰,更是将这座城市的水上文化推向高潮。还有久负盛名的威尼斯电影节,是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电影节,有国际电影节之父之称,与戛纳国际电影节及柏林国际电影节并称世界三大电影节。导游告诉我们,因为威尼斯每天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络绎不绝,原来的居民喜欢清静,大部分已搬离了主岛。</p> <p class="ql-block">  岛上深度游结束后,中午我们吃到了威尼斯最具特色的意大利墨鱼面,这是一道具有浓郁海洋风味的传统意大利美食。从墨鱼或乌贼的墨囊中提取的天然色素,不仅赋予了面条独特的深黑色泽,还带有淡淡的海腥味和咸鲜味,味道浓郁醇厚。</p> <p class="ql-block">  午饭之后,我们游览了圣马可广场,它是威尼斯的中心广场,被誉为“欧洲最美的客厅” 。广场长约170米,东边宽约80米,西侧宽约55米,呈长方形。四周建筑风格多样,东边是圣马可大教堂,它融合了拜占庭、巴洛克等风格,五座圆顶仿自伊斯坦布尔的圣索菲亚教堂,正面有华丽的马赛克镶嵌画和青铜马雕像,内部更是金碧辉煌,被称为黄金教堂。紧邻教堂的是四角形钟楼,高96米,可俯瞰威尼斯全景。广场西侧是总督府,原是9世纪的防御堡垒,现存建筑为14至15世纪所建,是威尼斯哥特式建筑的典范。步出广场,拐向左侧,我们终于目睹了著名的叹息桥。那闭合的拱券与小巧的窗户,曾目送无数囚犯投去最后的回望。转向右侧,便是一片繁忙的码头,泊满了各式游艇。一只鸽子安然伫立于木桩之上,凝视远方,为这喧闹的港湾增添了一抹宁静。</p> <p class="ql-block">圣马可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钟楼和总督府</p> <p class="ql-block">叹息桥</p> <p class="ql-block">  我们游览水城的最后一个项目是乘快艇游览黄金运河,全团24人分坐2艘船,我选了船尾能够站立的位置。两岸的风光就像一部快速播放的文艺复兴建筑纪录片,每一帧都精致得让人屏住呼吸。视线会被连绵不绝的宫殿和教堂占据。巴洛克风格的华丽阳台、哥特式的尖顶、新古典主义的廊柱,每一栋建筑都有独特的立面和故事。阳光照射下,建筑的轮廓被勾勒得格外清晰,墙面的浮雕和石刻细节即使一闪而过,也足够惊艳。不同于威尼斯主岛常见的明亮色块,黄金运河两岸的建筑多以沉稳的米白、浅黄和赭石色为主,显得庄重典雅。偶尔穿插几扇亮蓝色或绿色的窗户,或者阳台上垂落的红色天竺葵,为这幅古典画卷增添了活泼的点缀。这不是一条只供观赏的“死”运河,而是充满生活气息的“活”街区。不时会看到居民推开窗户晾晒衣物,咖啡馆的露天座位上有人悠闲地喝咖啡,甚至能瞥见庭院里精心打理的小花园,这些日常画面让宏伟的建筑多了几分人情味。</p> <p class="ql-block">  结束旅程,当我最后一次回望渐渐远去的威尼斯,它在阳光下化作一幅金色的剪影。那些曾见证过帝国辉煌的宫殿与教堂,此刻安静地矗立在水边,仿佛仍在诉说着昔日的荣光。贡多拉的桨声依旧欸乃,只是不再伴随舰队出征的号角;大运河的碧波依旧荡漾,只是不再承载垄断世界贸易的商船。它或许不再是那个纵横地中海的海上强权,但它依然是那座独一无二的"浮在碧波上的千年帝国"。只是今天,它的"帝国"不再是疆域与财富,而是凝固在建筑里的智慧、流淌在水巷里的文化,以及那份让全世界为之倾倒的、永恒的魅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