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山东无棣古城:感受历史文化独特魅力

shijun

<p class="ql-block">  无棣古城位于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无棣古城形成于商周时期,发展于隋唐,繁荣于明清。古城以“古、水、绿”为特色,融合齐文化,燕文化,河海文化及民俗风情,被誉为“观一城则窥鲁北全貌”的历史文化名城。</p><p class="ql-block"> 古城至今保留着唐代的“大觉寺”、海丰塔,宋代的古城墙,明代的县衙大堂,清代的吴式芬故居等一些历史人文遗迹。汇聚了鲁北地区多元建筑风格,是鲁北和天津以南广大地区历史文化风貌的典型代表。</p> <p class="ql-block">无棣古城镇海门(北门)</p> <p class="ql-block">下面是一组无棣古城宜春门(东门)外护城河边景色</p> <p class="ql-block">宜春门(东门)</p> <p class="ql-block">宜春门(东门)的夜景</p> <p class="ql-block">城墙外荷花湾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城墙边上荷花湾的夜景</p> <p class="ql-block">东门外护城河边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由古城迎恩门(南门)入城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三座古色古香的牌坊,由南至北依次是“大宰坊”、“少保坊”、“荣寿双全坊”。牌坊采用传统石材建造,雕刻工艺考究,南北三座牌坊形成错落有致的布局,展现了明代官制文化与建筑艺术的融合。</p> <p class="ql-block">大宰坊是明代为表彰吏部尚书杨巍其官职(冢宰为吏部尚书别称)及政绩敕建的牌坊。</p><p class="ql-block">杨巍是明代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元老,杨巍因他的仁德清廉和卓越的文韬武略,被朝廷赐予“天下达尊”的称号。在明朝时期,吏部尚书被尊称为“天官”,</p><p class="ql-block">因此无棣人民亲切地称他为“杨天官”。</p> <p class="ql-block">大宰坊</p> <p class="ql-block">县城的夜景</p> <p class="ql-block">少保坊是为表彰户部尚书王佐敕建的。王佐是明朝时期的杰出人物,他出生于山东海丰县(现今的无棣县)曾官至户部尚书,在土木堡之变中英勇牺牲,被赠予“少保”之衔,以示崇敬。</p> <p class="ql-block">少保坊</p> <p class="ql-block">县城夜景</p> <p class="ql-block">荣寿双全坊为吏部尚书杨巍之母安氏百岁高龄而敕建,颂扬其德行与长寿。</p> <p class="ql-block">县衙大门马路对面的青云万里牌坊</p><p class="ql-block">这是古代为官者的理想——做“为官一任,造福百姓的青天大老爷”。</p> <p class="ql-block">海丰县署(无棣县衙)</p> <p class="ql-block">海丰县署仪门</p> <p class="ql-block">仪门后的“公生明”石牌坊</p> <p class="ql-block">县衙大堂</p> <p class="ql-block">大堂里悬挂着“明镜高悬”的匾额</p> <p class="ql-block">棂星门牌楼 是中国传统文庙建筑中轴线上的建筑。得名于古代神话中的棂星(文星)象征孔子施行教化、广育英才,体现“尊孔如尊天”的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大成殿</p> <p class="ql-block">大成殿里的孔子像</p> <p class="ql-block">纳福牌楼是毗邻县衙、吴式芬故居的古城标志性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吴式芬故居 。吴式芬清代著名金石学家(1196年—1856年),被称为一代硕学鸿儒。他是道光十五年进士,曾任河南按察使、直隶、陕西、贵州布政使,浙江学政、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p><p class="ql-block">在清代吴氏家族以其卓越的学术成就和显赫的政治地位,被誉为“一方望族”,享有“进士世家”和“尚书门第”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尚书第 吴氏祖居旧称“尚书第”,门楣上悬“尚书第”牌匾。是由吴式芬第十四世传人吴坛于清康熙三年(1664年)建造。吴氏家族自清代顺治至光绪年间共出仕官百余人,其中进士9名,翰林3名,被誉为“一门九进士”。</p> <p class="ql-block">天官祠是为缅怀明代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元老杨巍而建立的。</p><p class="ql-block">杨巍因他的仁德清廉和卓越的文韬武略,被朝廷赐予“天下达尊”的称号。在明朝时期,吏部尚书被尊称为“天官”,而杨巍曾担任此职位,因此无棣人民亲切地称他为“杨天官”。</p> <p class="ql-block">冯安邦将军故居(现为冯安邦纪念馆)</p><p class="ql-block">冯安邦(1884—1928年)山东无棣籍人,国民革命军将领、抗日英烈。曾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十二军中将军长,共参加116次抗日大战,在娘子关、台儿庄等战役中帅部重创日军,1938年11月3日于湖北襄阳殉国,终年54岁。后追授陆军上将,并列入民政部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名录。</p> <p class="ql-block">曾任国民党主席的连战题字的冯安邦将军雕像</p> <p class="ql-block">大觉寺,本名“普照寺”,寺中“海丰塔”原名“普照寺舍利塔”。大觉寺与海丰塔自创建,历经五代、宋元兴废,明清相继重建、修葺。寺内大雄宝殿、东西偏殿、天王殿等殿宇与明清旧殿建筑和谐统一,浑然一体是一处具有较高历史价值和独特艺术价值的佛教文化圣地和旅游胜地。</p> <p class="ql-block">海丰塔始建于唐,为唐太宗派尉迟敬德建造,塔身十三层。上世纪90年代复建宝塔42米,框架结构,八角楼阁式,飞檐翘角,角悬铜铃,微风吹过梵音袅袅,丛林塔影,自古就是无棣的著名景观。距今一千三百余年,省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无棣古城并非知名的旅游景点,无意中走入,探访游览中却被古城特有的历史文化所震撼。小小的古城历史上竟涌现出“一个相国、七个翰林、九个尚书、十位侍郎、五十五个进士、一百六十七个举人、三百九十四个贡生。古城以“进士世家”“尚书门第”而闻名,仅从无棣一小城的历史文化可知我大中华5000年历史文化底蕴的灿烂。</p> <p class="ql-block">摄影整理:shijun</p><p class="ql-block">摄影时间:2025.10.4</p><p class="ql-block">摄影器材:佳能90D. 华为手机nova1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