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寻根!探秘濮阳市博物馆——濮阳市油田第五中学八年级12班

濮阳市油田第五中学

<p class="ql-block">金秋十月,国旗飘扬。国庆假期里,濮阳市油田第五中学八年级12班的三位男生,揣着对家乡历史的好奇,相约走进濮阳市博物馆,开启了一场别样的 “文化寻宝” 社会实践之旅。</p> <p class="ql-block">初见:展厅里的 “时光之门”</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门口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我们背着书包,带着提前查好的濮阳历史小资料,兴奋地刷身份证入馆。一进大厅,巨大的 “颛顼帝丘” 主题浮雕就吸引了我们的目光 —— 杨家宇指着浮雕上的人物图案,忍不住念叨:“原来咱们濮阳是上古帝王颛顼的都城,也太酷了吧!”​</p><p class="ql-block">在讲解员阿姨的带领下,我们先来到 “史前文明” 展区。玻璃展柜里,距今 6000 多年的龙山文化灰陶鬲、红陶杯静静陈列,表面的纹路还清晰可见。杨家宇掏出笔记本认真记录:“这些陶器居然是古人做饭、喝水的工具,比课本上的图片直观多了!” 我们还围着一件 “中华第一龙” 的复制品讨论 —— 听说濮阳出土的蚌壳龙,是中国最早的龙形图腾,看着那弯弯曲曲的 “龙身”,瞬间觉得家乡的历史底蕴太深厚了。</p> <p class="ql-block">探秘:文物里的 “濮阳故事”</p> <p class="ql-block">走到 “春秋战国” 展区时,一件青铜剑让我们停下了脚步。剑身虽有些锈迹,但锋利的轮廓仍能想象出它当年的模样。讲解员阿姨说,这把剑是战国时期濮阳地区贵族使用的兵器,见证了古战场的风云变幻。吴文博忍不住感叹:“原来咱们濮阳在古代就是兵家必争之地,难怪历史课本里总提到这里!”​</p><p class="ql-block">最让我们感兴趣的是 “民俗文化” 展区。这里摆放着濮阳传统的麦秆画、剪纸作品,还有旧时的纺车、犁耙。我们试着模仿纺车的转动方式,杨家宇笑着说:“以前只在爷爷奶奶的故事里听过纺车,今天终于见到真的了,原来劳动人民的智慧这么厉害!” 展区里还有互动屏幕,我们通过答题了解到濮阳杂技、东北庄武术的起源,原来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这么丰富。</p> <p class="ql-block">收获:实践中的 “成长感悟”</p> <p class="ql-block">参观结束时,夕阳透过博物馆的窗户,洒在大厅的国旗上。我们坐在休息区分享感受,任远方说:“以前觉得历史很枯燥,今天逛完博物馆才发现,每一件文物都在讲家乡的故事,以后我要多了解濮阳的历史!” 吴文博也点头:“这次实践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学会了和同学互相配合 —— 比如任远方帮我拍文物照片,杨家宇帮我补充笔记,团队合作太重要了。”​</p><p class="ql-block">走出博物馆,街上的国庆氛围依然浓厚。看着身边的高楼大厦,再想起展厅里的古老文物,我们突然明白:家乡的今天,是从悠久的历史中一步步走来的。作为油田五中的学生,我们不仅要好好学习课本知识,更要走进家乡的文化场所,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将来用自己的力量为濮阳的发展添砖加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