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电器元件厂曾经的辉煌 <p class="ql-block">青岛电器元件厂的历史沿革</p><p class="ql-block">青岛电器元件厂始建于1960年7月5日,曾经是青岛邮政第一号信箱,电报挂号为6075。</p><p class="ql-block"> 在1958年大炼钢铁和大搞技术革命的高潮中,青岛市市北区技术革命办公室组织了部分人员,借用青岛针织二厂的两间教室,进行电子管研发,经历了“七人一辆地排车”的艰苦创业,于1960年7月5日建厂,当时称为青岛电子管厂。1960年10月青岛市政府将撤散的复兴祥橡胶厂厂址划拨给青岛电子管厂,厂址迁移到青岛市铁山路83号,工厂隶属于青岛市市北区。</p><p class="ql-block"> 1960年研制成功的5U4G电子管之后,又开发出872A、807电子管,继而开发研制电力半导体器件。1961年12月开始开发2Cz系列产品,先后有5A、10A、20A、100A硅整流二极管实现量产。</p><p class="ql-block"> 1962年3月29日,山东省计划委员会、山东省机械厅正式命名该厂为青岛电器元件厂。成为我国为数不多的第一代电力半导体器件专业生产厂家。</p><p class="ql-block"> 1965年11月,青岛电器元件厂抽调部分人员及设备,支援国家小三线建设,在济宁成立“山东硅元件研究所”,以后改称济宁硅元件厂,发展成为当地的明星企业。1966年10月青岛电器元件厂抽调整机生产线在青岛娄山后建立了“青岛整流器厂”。</p><p class="ql-block">随着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1971年青岛电器元件厂迁至人民路401号。开始了企业发展的黄金时期。</p><p class="ql-block">电器元件厂的职工曾因这个厂的辉煌而骄傲,曾因为是这个集体的成员而自豪,30多年的发展光辉历程,深深刻在每一名电器元件厂人的心中!</p> <p class="ql-block">青岛电器元件厂的基本概况</p><p class="ql-block">青岛电器元件厂位于四方北岭人民路401号,占地42670㎡,约计64亩,厂房建筑面积约计16400余平方米。在计划经济年代,被市政府定位为县团级企业,1983年末固定资产3500余万元,按经济类型定位中型企业。</p><p class="ql-block">工厂设有6个生产车间。</p><p class="ql-block">一车间为机械加工车间,承担着工厂所有机械加工及维修业务。工种涉及车、刨、铣、磨、锻、冲等机加工业务,以及前方维修、后方维修及模具钳工等工种。工作母机大到龙门刨床,小到仪表机床,门类齐全配套完整。特别是线切割、滚齿机、坐标镗等需要编程输入的加工设备,一般机械厂都难以配备。一车间的加工能力表现在可以组装整机c1616机床。</p><p class="ql-block">二车间为整流二极管2CZ生产车间及大桥组装。</p><p class="ql-block">三车间为可控硅3CT、3CTs生产车间。</p><p class="ql-block">这两个车间承担了工厂主打产品的生产任务,从芯片生产到器件组装测试,多个工序联动。车间净化要求高,三车间有一条净化生产线,灰尘颗粒达万级水准。</p><p class="ql-block">四车间为准备车间,为前方车间提供配套产品,如管壳、管帽的烧氢加工、硅片落圆切割、电镀出厂成品出厂等。</p><p class="ql-block">五车间为大功率器件3DD生产线,是企业新品开发成果,产品的生命周期不长。</p><p class="ql-block">“引进车间”是在新建厂房3600㎡内生产,使用3英寸大直径硅片生产大功率器件。由于企业没有足够的生产资金周转,开工能力明显不足,大型扩散炉、链式烧结炉、高效蒸发台、光刻机、划片机等引进设备,没有充分利用,为企业发展埋下隐患!</p> <p class="ql-block">青岛电器元件厂生产发展过程</p><p class="ql-block">基本与产品的生命周期相似,即成长期、成熟期、饱和期、衰退期四个阶段。</p><p class="ql-block">1、1960~1962年,主要生产电子管及整流电源设备。</p><p class="ql-block">2、1962~1976年主要生产2CZ、3CT系列,期间的1964年研制成功硅可控3CT5A产品;解决了硅整流二极管正反烧工艺,青岛电器元件厂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p><p class="ql-block">随着器件工艺稳定,1964年为我国原子弹爆炸成功提供了“高可靠”的电力半导体器件,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表彰与奖励。</p><p class="ql-block">1971年~1972年试制成功双向可控硅、高压硅柱、高反压硅三极管。</p><p class="ql-block">3、1976~1985年,主要生产2CZ系列、3CT系列、KS系列、触发器件。</p><p class="ql-block">这期间的1982年电子工业部确定该厂为电力半导体器件为重点定点厂,为“七专”任务定点企业,产品以质量好、体积小、外观精美,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之路,深受国内外用户好评。</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977年硅整流二极管、硅可控器件在山东省机械厅进行的质量检查评比中,荣获一类产品称号。1978年试制成功高频可控硅,受到全国科学大会表彰奖励。同年又完成了整流桥Q5A/6kv、8A/11kv的技术鉴定,高质量完成第四机械工业部下达的“七专”军工生产任务,为我国向太平洋海域发射运载火箭,提供了高可靠电力半导体器件,受到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嘉奖及表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由电子工业部(原第四机械工业部)召开的一年一度电子产品订货会议,青岛电器元件厂产品供不应求,有些单位拿到电子工业部的分配单也难以及时提货,厂销售科长甚至躲藏起来。而订货厂家需求的订单都无力接受。电子部安排的“七专”高可靠产品的指令性计划,让我厂必须开足马力连轴转,红红火火的企业一片生机!</span></p><p class="ql-block">4、1985~1998年。为提高企业竞争力,企业高层决策,决定引进一条大功率半导体器件生产线,工厂主要领导考察了美国、英国、意大利、瑞士等国家半导体器件设备生产厂家,并顺利从中国银行贷款400万美元,并新建3600㎡引进车间,为企业后续发展埋下隐患。</p><p class="ql-block">新建厂房的钢筋水泥属于紧缺物资,施工进展缓慢;来自意大利、荷兰、英国的半导体器件生产设备,陆续进厂,由于当时人民币对美元的比率不断下降,汇率不断提升,债务负担越来越重,加上流动资金严重不足,原材料采购成为影响引进线生产的突出矛盾;企业从各车间抽调骨干力量充实引进生产线,也影响了老产品的升级换代。致命一击是引进生产线发生了一次燃爆事故,损失巨大……</p> <p class="ql-block">青岛电器元件厂青元牌商标是国家电力半导体器件行业中著名商标,是知名度极高、影响力极大的产品标志,是全体电器元件厂职工心中永不磨灭的象征!</p><p class="ql-block">商标图案由“青元”两个字汉语拼音声母QY叠加构成,寓意青岛电器元件厂像海燕一样展翅飞翔、生生不息!</p><p class="ql-block">以上商标图案由电器元件厂职工汤化文根据回忆制作,对此向汤化文同志表示衷心感谢!</p> <p class="ql-block">2cz整流二极管在国家质量检查评比中荣获全国第一名。</p> <p class="ql-block">青岛电器元件厂产品1979年2CZ57达到国家“7804”条件一类品,3CT103、3CT104达到二类品,受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委、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机械工业部联合奖励。</p> <p class="ql-block">科研、新品开发及获得的荣誉</p><p class="ql-block">青岛电器元件厂自建厂以来,不断进行科研及新产品试制,共研制新产品30余种,为国防、军工、航空、航天提供高可靠产品,受到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电子工业部多次表彰奖励。</p><p class="ql-block"> 获得省以上优质产品:</p><p class="ql-block">A、2cz57在全国同类产品质量评比中,获得第一名,被电子工业部授予部优产品称号。</p><p class="ql-block"> 2cz60获得山东省优质产品称号。</p><p class="ql-block">B、3ct103、G3ct103获得山东省优质产品称号。该产品是反向阻断晶闸管,1980年-55℃低温攻关成功,产品质量上升到一个新水平。在华东地区变流行业评比中,荣获第一名。</p><p class="ql-block">C、晶闸管触发器件Dac、Put、Sbs、Sus和小双向晶闸管Ks5、Ks1、Ks0.5获得国家经委优秀新产品奖。</p><p class="ql-block">D、晶闸管触发器件研制成功,并通过部级鉴定,为国家工业生产提供了触发电路、张驰震荡、定时、限压、调光、调速、脉冲电路、电机调速等应用中,提供高可靠器件保证。</p><p class="ql-block">E,上世纪60年代末期,为解决器件玻璃绝缘子易炸裂问题,课题组组长单年凯带领实验组成员进行技术攻关,器件外壳用陶瓷结构替代了玻璃绝缘子结构,开创了国内电力半导体器件生产的先河,独树一帜的陶瓷外壳结构,不仅美观适用、缩小了器件体积,还延长了器件使用寿命。</p><p class="ql-block">产品器件应用中,军工“七专”产品是电器元件厂的王牌。从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从东风导弹发射成功,到巨浪火箭从海上起飞;从人造卫星回收着陆、到核潜艇出海;青岛电器元件厂的产品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的航空、航天事业里,有着青岛电器元件厂人奋勇拼搏的身影!</p><p class="ql-block">青岛电器元件厂生产的工业总产值,占青岛市电子仪表局工业总产值任务的一半,局长召开的生产调度会,几乎都会提到青岛电器元件厂,因为它为全局任务完成有着托底的功力,影响着电子仪表系统的任务完成的大局。</p> <p class="ql-block">山东省经济委员会向青岛电器元件厂颁发的3CT103优质产品标志证书。</p> <p class="ql-block">山东省商标主管部门向青岛电器元件厂颁发2CZ的优质产品标志证书。</p> <p class="ql-block">山东省商标主管部门向青岛电器元件厂颁发的3CT103著名商标标志证书。</p> <p class="ql-block">压焊工序的女工在精细操作。</p><p class="ql-block">青岛日报社记者到青岛电器元件厂采访,留下了珍贵的工作照片!</p><p class="ql-block">青岛电器元件厂生产的产品,无论是军品还是民品,职工们都遵守严细工艺规程操作,用严格的工作作风把关,让出厂的每一支器件都能经得起各种环境的考验。职工们说得好:“要把元件厂人的拼搏精神和严细作风,揉进每一支出厂的半导体器件里。”,这就是青岛电器元件厂人的格局!在青岛电器元件厂辉煌的年代里,职工因能进“元件厂”而荣,青岛因有“元件厂”而耀!</p> <p class="ql-block">长二捆大推力火箭发射成功后,青岛电器元件厂受到电子工业部、国防科工委的表彰与嘉奖,我本人也被电子工业部评选为先进个人。</p> <p class="ql-block"> 照片是1985年4月30日工厂在青岛十七中召开运动会时拍摄的合影。</p><p class="ql-block"> 左三为青岛电器元件厂党委李书记。他在文革前行政级别为16级,1971年由青岛半导体所调入青岛电器元件厂任党委书记。在青岛电器元件厂发展历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他工作能力超强,行事果敢,是电器元件厂鼎盛时期的掌舵人,1984年离休。</p><p class="ql-block"> 右二为由厂长,电器元件厂建厂初期由青岛缝纫机厂调入。他兢兢业业工作几十年,任劳任怨为企业付出,在那交通不发达的上世纪7、80年代,每天骑着自行车奔走在中韩北村与北岭之间,上下班的艰苦可想而知。</p><p class="ql-block"> 右一为厂工会武主席,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由海军转业入厂。该同志在不到13岁时的1949年2月入伍,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1949年4月进行的渡江战役,是目前为数不多的离休老干部之一。他性格开朗、性情豪爽,如今仍参加许多社会活动,是老年人学习的好榜样。</p><p class="ql-block"> 左二吴厂长,上世纪80年代初期由海军转业入厂。1953年入伍的老兵到地方工作后,负责工厂的后勤工作,他做事干练,一直保持军人作风。</p><p class="ql-block"> 左一为本人,1984年7月被破格提拔进入企业决策层,成为分管企业生产的副厂长。能与几位企业老领导同框很难得。现在李书记、由厂长已经告别人世间。</p><p class="ql-block"> 藏厂长是上世纪70年代初期由市级机关调入青岛电器元件厂担任厂长职务,享受县团级待遇。他辛辛苦苦在工厂耕耘十几年,于1984年退居二线,他退休时正逢社保制度改革,企干退休金大打折扣,与他过去在机关里的同时大相径庭,但他却无怨无悔。人生的大局观让人敬佩!</p> <p class="ql-block">这是由青岛市市长臧坤签字的《任命书》定格在1984年7月20日。</p><p class="ql-block">之前因李副厂长调往青岛市计划委员会任副主任,原先领导班子老领导都退居二线,我在1984年6月15号已经上岗,分管企业生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青岛电器元件厂是盛产优秀干部的摇篮。</p><p class="ql-block">照片左一是31岁的衣厂长。后调入机关任职,先后担任崂山区经济发展局局长、胶州市副市长、崂山区人大副主任等职。</p><p class="ql-block">照片的右一,是工厂年轻的厂长助理小孙,他是典型的半导体器件生产专业技术干部,后调入西海岸经济开发区任职。</p><p class="ql-block">李厂长于1984年6月调往市计划委员会任副主任不久,又调往青岛啤酒集团公司任董事长多年,任职期间,让青啤集团发展步入快车道。</p><p class="ql-block">张厂长1986年考取了青岛市经济委员会任副主任之职,后任市长办公厅副主任。李、张两位青岛二中学长,成为企业最先走进市府办公大楼工作的青岛电器元件厂人,是这个企业的光荣与骄傲!</p><p class="ql-block">青岛无线电三厂党委书记、后提升为电子仪表局党委书记单书记;<span style="font-size:18px;">青岛市电视机总厂厂长、后提升为电子仪表局副局长的崔局长、</span>是青岛电器元件厂输出的领导干部。</p><p class="ql-block">青岛市城建局蒲局长是从青岛电器元件厂提拔的领导干部。</p><p class="ql-block">青岛电视机总厂党委赵书记、分管生产的扈厂长都是从青岛电器元件厂干部队伍中选任的。</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青岛电器元件厂年轻的党委书记小张,调往市级机关工作,担任局级领导职务。</span></p><p class="ql-block">青岛市政府及其下属的青岛市规划局、青岛市公安局、青岛市劳动局、青岛市电子仪表局、青岛市侨联、青岛市物资局……都有青岛电器元件厂人的身影!</p><p class="ql-block">青岛电子元件一厂的党政主要领导王厂长、沈书记是从青岛电器元件厂输入的领导干部。</p><p class="ql-block">青岛电子元件二厂党委周书记从青岛电器元件厂选调干部。</p><p class="ql-block">青岛电子元件三厂的郝厂长、青岛晶体管实验所徐书记也是从青岛电器元件厂转调的优秀人才。</p><p class="ql-block">电器元件厂还出了许多社会著名的企业家、律师、书法家、软件工程师及IT人才……</p><p class="ql-block">人才济济的青岛电器元件厂,是出干部、出人才的风水宝地,按理不该迈出那痛苦的一步!</p> <p class="ql-block">1990年7月5日,青岛电器元件厂千余名职工,欢聚在四方大剧院,庆祝青岛电器元件厂建厂30周年。健在的老领导、在多个岗位上担任领导职务的原电器元件厂职工,都来参加了厂庆活动。每个职工都得到一个纪念品--摆盘。至今许多职工都珍藏着这件具有纪念意义的老物件,看着它,就会唤起许多美好的回忆……(摆盘照片由青岛电器元件厂原厂办主任张朝杰提供)</p> <p class="ql-block">每位职工都有一个带有青岛电器元件厂厂标的搪瓷茶杯,许多职工都认真保存着,端起它,喝着白开水,也会从脸上甘甜到心田里!</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产品手册,大小尺寸为8.5cm x 6.5cm,经历了40多年岁月沉淀,泛黄的封面似乎是诉说着历史的沧桑……</p> <p class="ql-block">1998年7月17日,我与两位同事在工厂大门前,留下一张最难以忘却的历史照片。</p> <p class="ql-block">电器元件厂职工汤化文根据本《美篇》以及张朝杰、芦震提、马素平等职工提供的相关资料,制作了这个小视频,除表达了对青岛电器元件厂的思念之外,也供各位读者欣赏。</p><p class="ql-block">再次感谢汤化文同志对补充、完善本《美篇》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感谢广大青岛电器元件厂广大职工对本《美篇》的关注与评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