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爱古村落,喜欢这小桥流水,喜欢那高高耸起的马头墙,还有那袅袅升腾的炊烟。2024.11.15日几个朋友相邀来到宏村,西递。一进宏村就被村口的月塘吸引。它位于宏村的中心位置,是游客们必打卡的绝美景点之一。这个月塘始建于明永乐年间,由宏村的先人汪思齐聘请了知名的风水先生,与村内的长辈共同规划建造的。形成了独特的“牛形水系”月塘建在村中心的天然井泉处,不仅用于蓄水,还供村民们防火和饮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四百多年前,宏村规划并建造了以水圳、月沼、南湖为主要水系的“牛形”村落塘渠水利设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月塘的形状像半月形池塘,水常年碧绿,塘面水平如镜,四周青石铺展,粉墙青瓦整齐有序。月塘北侧是汪氏宗祠,祠堂的主体建筑为乐叙堂,建于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年)2。整个祠堂构建精美,背山面水的环境给人增添了一份灵气与神秘之感。</p> <p class="ql-block">宏村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黟县东北部,始建于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名为弘村。清乾隆(1736~1795年)年间改为宏村,享有“中国画里的乡村”之美称。</p> <p class="ql-block">宏村的古建筑为徽式特色,整个村落选址、布局和建筑形态,与地形、地貌、山水等自然风光看上去是那么和谐统一。不得不佩服祖先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西递是安徽省南部黟县的一个古村庄。始建于公元11世纪的宋朝的元祐(宋哲宗)年间,由于河水向西流经这个村庄,村西有古驿站,称“铺递所”,故而得名“西递”,素有“桃花源里人家”的美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西递始祖为唐昭宗李晔之子,因遭变乱,逃匿民间,改为胡姓,西递属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胡氏聚居村落。胡家从1465年起开始经商,他们经商成功,大兴土木,建房、修祠、铺路、架桥。在17世纪中叶,胡家中有人从经商转向官场所产生的影响使村庄得到发展。18世纪到19世纪,西递的繁荣达到最顶峰,当时村里有大约600家民居。</p> <p class="ql-block">青石牌坊建于明万历六年(1578年)清康熙三十年。</p><p class="ql-block">这里的民居建筑结构,基本是采用抬梁或穿斗的人字形坡顶,外墙围护结构,采用山墙隔离。底部用黟县青条石做基础,顶部做迭落形或凸孤形,用青 石镂空雕成花卉和几何图案装饰。大门均用黟县青石做框,上部镶嵌门罩,多砖石雕刻,以花鸟虫鱼或历史场景为题,各有寓意。</p> <p class="ql-block">西递民居庭院大都置于前庭,也有的庭院置于楼两侧或房后。庭院设置灵活,小巧玲珑,布局紧凑。巧妙运用造园手法,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巧与因借,在即步可吟的庭园景中充满诗情画意。民居院落善于利用漏窗、门洞、隔扇、建筑、花木等划分、组合空间,创造出通透疏朗,层次错迭、隐约迷离的效果,用以表达多重的意境,引发人们的想象和联想,使之获得多方面的感受和启示。</p> <p class="ql-block">镜头记录过往,美片留下记忆。</p><p class="ql-block">感谢欣赏关注,下期再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