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江南造船退休老干部10月集体生日</p>
<p class="ql-block">金秋十月,江南造船厂的老同志们迎来了一场温馨而热烈的集体生日会。红底金边的横幅高悬,上书“2025年江南老同志集体生日”,中国结与花团锦簇环绕四周,像极了老人们脸上绽开的笑容。这不仅是一场庆生,更像是一次久别重逢的家宴。他们曾把青春献给船台与钢花,如今白发染鬓,却依旧精神矍铄。这一天,他们放下平日的宁静生活,从四面八方聚来,只为共享这份属于“江南人”的温情。</p> <p class="ql-block">到场的老同志在一起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会议室里,阳光透过窗棂洒在长桌上,映照着果盘里饱满的橙子和冒着热气的茶杯。大家站成两排,所有人的目光都望向镜头,眼神里有骄傲,有怀念,也有藏不住的欢喜。这张合影,不只定格了笑容,更凝住了时光。</p> <p class="ql-block">许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同志们围在蛋糕前,烛光摇曳,映在他们布满皱纹却神采奕奕的脸上。有人闭眼默念,嘴角微扬;有人轻拍胸口,似在向岁月致意。那一刻,安静得能听见蜡烛燃烧的轻响。他们许下的或许不是宏愿,而是健康平安、儿孙绕膝、老友常聚。这些朴素的愿望,比任何豪言壮语都更动人。一呼一吸之间,是半生风雨后的从容,也是对余生最真挚的期盼。</p> <p class="ql-block">分切蛋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戴着生日帽的老者执刀切下第一块蛋糕,动作稳健,像当年在图纸上勾画船体线条一般认真。身旁几位老同事含笑注视,有人打趣:“你这刀法,还是当年总工的风范!”众人哄笑。蓝衣的身影穿梭其间,递盘、分餐,服务周到却不显疏离,倒像是家人间的默契配合。墙上的日历写着一个大大的“福”字,沙发旁堆着几本旧相册,仿佛提醒着:这里不只是会议室,更是记忆的港湾。</p> <p class="ql-block">寿星分享喜悦的心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围坐桌旁,茶香袅袅,有人端起瓷杯轻啜一口,缓缓开口:“咱们这些人啊,一辈子造大船、闯风浪,没想到退休了还能一块过生日。”话语朴实,却引得一片点头。有人回忆起七十年代冬夜抢修船舱的往事,冻得直跺脚,却没人喊苦;也有人说起第一次看到自己参与建造的巨轮下水时,站在岸边泪流满面。这些故事像老酒,越陈越香。他们谈笑间,没有悲秋伤逝,只有对过往的珍视与当下的满足。</p> <p class="ql-block">图片:这张图片描绘了几个人在室内进行交谈的场景。他们围坐在一张桌子旁,桌上放有茶壶、杯子和一些文件。背景墙上挂着一个时钟和一个写有“福”字的挂历,旁边还有一个信息栏。房间的窗户透进自然光,整体环境显得温馨而舒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阳光斜照进屋,时钟滴答走着,仿佛也放慢了脚步,不忍打扰这份宁静。茶壶嘴冒着细烟,杯中茶色澄亮,像极了他们此刻的心境——温润、平和。有人翻着文件,像是还在关心厂里的近况;有人指着挂历上的“福”字笑着说:“这字挂得好,咱就得天天见福。”信息栏上贴着活动通知与健康贴士,琐碎却贴心。这样的空间,既承载工作记忆,也安放晚年温情。</p> <p class="ql-block">图片:这张图片展示了一群人在室内合影的场景。他们站在一张长桌前,桌上摆放着一些食物和饮料。房间的天花板是网格状的,装有几盏明亮的灯具。整体氛围显得正式而友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尽管屏幕上的欢迎词似乎指向另一场活动,但此刻的焦点早已转移。食物未动,饮料未饮,大家的心思都在彼此身上。灯光明亮却不刺眼,照在每一张慈祥的脸上,像是为这段晚年时光镀上了一层柔光。或许这场生日会本就该如此——不拘小节,不重形式,只要人到了,心就到了。他们站在一起,不是为了合影本身,而是为了证明:我们还在,我们同在。谢谢金义书记、小张提供的照片,在此表示感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