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俄罗斯之旅⑶--彼得保罗要塞

鑫时空

<p class="ql-block">插本文上篇,11点左右下车,沿岸边步道前往彼得保罗要塞👇</p> <p class="ql-block">高耸的教堂钟楼无疑是涅瓦河畔亮眼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该建筑在2012年前保持着圣彼得堡最高建筑的纪录。</p> <p class="ql-block">远观彼得保罗要塞围墙、教堂钟楼</p> <p class="ql-block">一座高大尖顶的钟楼威武地屹立在墙内,垂直的金属尖顶,陡然冲破要塞矮墙,站在墙外已然感受到它金光闪闪的光芒。</p> <p class="ql-block">远观当年的兵工厂、现在的炮兵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走进彼得保罗要塞👇</p> <p class="ql-block">【彼得-保罗要塞】位于圣彼得堡市中心涅瓦河右岸的兔子岛,1703年5月16日由彼得大帝下令建造,于1733年完工,是圣彼得堡的发源地。</p><p class="ql-block">十月革命前夕,要塞成为起义军的司令部;按照列宁指示,以棱堡的旗杆上悬挂一盏明灯为号,使“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炮轰冬宫,从而掀起起义怒潮。</p> <p class="ql-block">要塞中现保留有彼得保罗大教堂、钟楼、圣彼得门、彼得大帝的船屋、彼得大帝坐像、造币厂、兵工厂、克龙维尔克炮楼、十二月革命党人纪念碑等建筑物。</p> <p class="ql-block">彼得保罗要塞最初作为北方战争的前哨阵地,墙体呈六棱体结构,高12米、厚2.4-4米,沿涅瓦河延伸700米。要塞中建有6座棱堡及其他军事设施。3座面对涅瓦河,3座面对克龙维尔克海峡。棱堡中有300门大炮。从18世纪起,每日中午12时,纳富什金棱堡的大炮就射出一发空爆弹,向全城居民报时,这一习俗流传至今。(图片源自网上)</p> <p class="ql-block">外观彼得保罗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彼得保罗大教堂是彼得保罗要塞的核心建筑</p> <p class="ql-block">【彼得保罗大教堂】位于圣彼得堡市涅瓦河畔的彼得保罗要塞内,是奉献给要塞的主保圣人使徒:彼得和保罗。教堂始建于1703年,原为木结构教堂,1712-1733年改建为石砌巴洛克式建筑。该堂在1859年以前是该市的主教座堂,此后改为圣以撒大教堂,即圣伊撒基耶夫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教堂钟楼高122米,金色尖顶饰有手持十字架的天使塑像,顶部十字架高3.2米并兼作风向标。</p> <p class="ql-block">钟楼尖顶上的天使塑像高3.2米,塑像双翼伸展3.8米,塑像头上十字架高6.4米。</p> <p class="ql-block">教堂内部装饰富丽堂皇,有镀铜的吊灯和有色的水晶枝形灯架,内壁装饰有43幅精雕细镂的木刻雕像。教堂内还有从彼得大帝到亚历山大三世的俄国历代沙皇的陵墓以及附葬于此的许多大公墓,均立有大理石墓碑。可惜我们无缘入内观赏。(图片源自网上)</p> <p class="ql-block">1720年教堂的钟楼上曾装有音乐报时钟,1756年毁于水灾。1776年又新装自鸣钟。钟的机械部分由荷兰工匠克拉斯造,有11个钟铃,其中最小的重16千克,最大的重5吨。1952年自鸣钟又被改造,每昼夜可自鸣四次,及时向人们报时,并成为要塞的一大景观。</p><p class="ql-block">我们有幸,在观赏之际,闻得了它的自鸣声音。</p> <p class="ql-block">教堂自建成后成为罗曼诺夫王朝皇家陵寝,葬有从彼得大帝至尼古拉二世的几乎所有的俄罗斯沙皇和皇后的遗骸。只有彼得二世和伊凡六世没有埋葬在这里(彼得二世安葬在克林姆林宫的天使长米迦勒大教堂)。1998年尼古拉二世遗骸迁葬于此。2006年9月28日,亚历山大三世的皇后,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的母亲玛丽亚·费奥多萝芙娜,在去世78年以后,从丹麦罗斯基勒大教堂迁葬彼得大保罗教堂。</p> <p class="ql-block">教堂外墙窗沿上的雕像</p> <p class="ql-block">大教堂曾被作为显耀俄国武力的博物馆。这里陈列过18世纪俄国军队与瑞典和土耳其作战期间缴获的各种证章,城门和要塞的钥匙,20世纪初这些战利品被分散到其他博物馆展出。</p> <p class="ql-block">位于教堂附近的彼得大帝坐像,两只手的颜色明显有别于其它部位,且很光滑,显然是游客抚摸的结果。</p> <p class="ql-block">彼得大帝青铜坐像,按1:1比例铸造,看着修长的四肢,可见彼得大帝不仅是个伟人,还是个身高马大的巨人,导游之前说过,彼得大帝身材很高,达2.08米,如果雕像站起来的话,应该有这个高度,只是相比高大的身躯,雕像头部显得有些小,不知是视觉差异所致,还是原形就是这样。</p> <p class="ql-block">导游说抚摸他的手会带来好运,大家不约而同的都伸出了手,去抚摸一下。</p> <p class="ql-block">彼得大帝坐像前忽然聚集了一群学生,显然是来接受传统教育的。</p> <p class="ql-block">位于青铜坐像背后的是人物蜡像馆</p> <p class="ql-block">位于教堂旁的一座小亭子,屋顶装饰有圆柱和航海女神的塑像,是保存彼得大帝的一只小船的船屋。</p> <p class="ql-block">矗立在船屋顶上的航海女神塑像</p> <p class="ql-block">继续游览要塞👇</p> <p class="ql-block">位于教堂正面的造币厂,今天俄罗斯的金币、纪念币等依然是在这里被制作的。</p> <p class="ql-block">造币厂一角</p> <p class="ql-block">圣彼得堡历史博物馆正门</p> <p class="ql-block">【圣彼得堡历史博物馆】一座规模庞大、内容丰富的博物馆,展示该地区从石器时代开始的历史资料。</p> <p class="ql-block">历史博物馆背面</p> <p class="ql-block">历史博物馆漂亮的金色尖顶</p> <p class="ql-block">【酷刑博物馆】由俄罗斯人Tsar Peter创建,专门收藏和展示中世纪以来的各类刑具及相关历史物品。馆内陈列包括火刑装置、钉子椅、涂蜜引蜂刑具等代表性展品,通过实物与图文说明系统呈现俄罗斯刑罚手段的演变过程。</p> <p class="ql-block">馆外一个老外小朋友把自己的头、手分别伸进了一架刑具的三个孔里,既像是在体验,又像是在演示,太有趣了。</p> <p class="ql-block">建在纳富什金棱堡上的克龙维尔克炮楼,地面上安放有几门展示的大炮。</p> <p class="ql-block">沿岸炮楼城墙上建有瞭望塔,塔上飘扬的是俄罗斯波罗的海舰队的舰旗。要塞每天向居民报时的大炮,就安置在炮楼城墙上。</p> <p class="ql-block">城墙内隧道口</p> <p class="ql-block">这里曾是监视涅瓦河水位的地方,隧道内<span style="font-size:18px;">城墙</span>保留着三块1824年等年份发生过洪水的水位标记牌。每当涅瓦河泛滥时,这里会启动警报系统,以炮声通知民众。</p> <p class="ql-block">要塞码头</p> <p class="ql-block">要塞附近跨越涅瓦河的圣三一桥</p> <p class="ql-block">外观要塞城墙</p> <p class="ql-block">1717年它失去了军事意义,成了国家监狱,它宽厚的墙壁里筑有很多阴暗、潮湿的单人囚室,曾关押拉吉舍夫、车尔尼雪夫斯基、高尔基等政治犯,1887年,列宁的哥哥亚·乌里扬诺夫试图谋杀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在要塞中被杀害,年仅21岁。</p> <p class="ql-block">【涅瓦门】要塞的水上入口,曾被用作政治犯转运通道,被称为“死亡之门”。政治犯们被船只押送至要塞码头,经涅瓦门,被带入监狱里。</p> <p class="ql-block">11:40左右结束要塞观光,徒步前往上车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