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美好的未来</p><p class="ql-block">美篇号:315019967</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回想四年前去贵州玩时仍记忆犹新,贵州青山绿水太美了,尤其这红色革命根据地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就是遵义会议旧址,打开手机找到当时拍下的照片,遵义会址仿佛就在眼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它位于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子尹路96号,是原国民党二十五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宅。建于20世纪30年代初,建筑为砖木结构、中西合璧的两层楼房。1961年遵义会议会址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站在遵义会议旧址大门前,我凝视着毛泽东题写的“遵义会议会址”六个金色大字。“一个纪念地若有灵魂,那必是历史在当下的回响。” 六月的风穿过枇杷树,沙沙声如历史的低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 …… ……</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穿过门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方青石铺就的院坝。九十年前,一支坚定的队伍就是从这里走过。那些穿着草鞋、衣衫褴褛的红军战士,他们即将参与改变中国命运的遵义会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 …… ……</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遵义会址主楼坐北朝南,为中西合璧砖木结构建筑,一楼一底砖木结构,歇山式屋顶,上盖小青瓦,整栋主楼通道面阔,占地面积528平方米,建筑面积428.48平方米。楼房有抱厦一圈,楼顶有一老虎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主楼下有一棵百年槐树,在八十年代被狂风折断了树干,后竟以残躯孕育出新枝,与幼苗共绘出“V”字图腾。它以伤痕累累的躯干镌刻着革命的坚韧,断裂处恰是重生之始,正如遵义会议在绝境中为长征拨正航向。今日抚过它干裂的树皮,仍能触摸到1935年那个冬天的灼热信仰:真正的伟大,从来不是从未跌倒,而是跌倒后,仍以年轮为碑,站成一座山的姿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会址主楼上下的门窗是板栗色,所有窗煽均镶嵌彩色玻璃。楼层走廊上,可以凭眺四围苍翠挺拔的群山。可指点昔日红军二占遵义时与敌军鏖战地红花岗、插旗山、玉屏山、凤凰山诸峰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 …… ……</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当踏上咯吱作响的楼梯,走进二楼一股浓重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那简陋而庄严的木桌、那斑驳的墙壁,仿佛都在诉说着那段生死攸关的历史。二十多平方米的会议室仿佛在时光中定格。二十把藤椅保持着环形队列,讲解员说当年会议持续三昼夜,桌上油灯换过七次灯芯。手指抚过发黄的地图,仿佛触到那些焦灼的笔迹,听见红军战士草鞋踩碎霜花的声音。我站在会场中央,闭上眼睛,仿佛能听到当年与会者们坚定而深思熟虑的声音。他们正是在这里,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 …… ……</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楼是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曾经居住的房间简朴得令人动容,木床、煤油灯、旧藤椅,这就是运筹帷幄的统帅部。“伟大往往寓于朴素之中”,名人的这句话在这里找到了最恰当的注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走进彭德怀与杨尚昆的住室简朴得令人震撼,薄棉被整整齐齐的放在木板床上。两把木椅,画像上的目光如炬。陋室之中,却藏着扭转乾坤的力量。正如毛泽东所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这方寸之间,革命的火种从未熄灭。触摸斑驳的床栏,仿佛能听到历史的低语, 真正的伟大,从来不在物质的丰盈,而在精神的坚韧。今日重读这段历史,更觉信仰之光照亮前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遵义会议期间,红军总司令朱德,总政委周恩来,总参谋长刘伯承住二楼,彭德怀、杨尚昆、刘少奇、李卓然等住一楼,总司令部一局作战室设在一楼,称为军委总司令办公室(作战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屋子正中陈列着两张黑漆大方桌,桌上有铁座马烟、订书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信、报纸做的信封、30年代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分省地图册等。北壁上陈列着一幅巨大的云、贵、川三省接壤地区的军用地图,图上插着红蓝色的三角小旗,标示着遵义会议召开期间的敌我态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 …… ……</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站在遵义会议纪念馆里,望着那间简朴的会议室,我忽然意识到历史转折往往就发生在这样平凡的空间里。1935年的那个冬日,二十多位共产党人围坐在火盆旁,用五天时间改变了中国革命的命运。这场会议没有轰轰烈烈的场面,却如黑夜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了长征路上最艰难的一段行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游学过程中,我详细了解了遵义会议的历史背景和意义,会议主要是总结第五次反“围剿”的经验教训。有周恩来作军事问题报告,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毛泽东作了长篇发言。最后会义决定毛泽东进入党和红军的核心领导班子,体现了党心军心的最大意愿,是最大的民主体现。遵义会议因此成为党和红军生死攸关的重大历史转折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次会议最打动我的,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span>那种直面成认错误、勇于自我革新的精神。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从此中国共产党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领导下,克服重重困难,一步步地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 …… ……</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件重要事情。这次会议的成功举行,对于中国革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这次参观中,我看到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和图片,这些都是我们了解这段历史的重要途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 …… ……</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转入陈列馆,玻璃柜中陈列着打了补丁的灰布军装和一份份电报、地图静静诉说那段历史。湘江战役的惨烈,四渡赤水的神奇,都在无声地诠释着什么叫做“转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 …… ……</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参观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智慧和勇气。他们不仅有坚定的信仰和革命精神,还有着敏镜的洞察力和高超的领导才能。他们的决策不仅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奠定了基础,也为我们今天的生活提供了保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 …… ……</span></p> <p class="ql-block">中共中央政治部委员</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次的游学还让我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的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精神。他们在极其困难的环境下,仍然坚持斗争,不怕牺牲,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奋斗到了最后。他们的英勇事迹和革命精神将永载史册,激励着我们这一代人不断前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 …… ……</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走出旧址,阳光正好,游客们在门前拍照,孩子们在广场上奔跑,这寻常的人间烟火,正是当年那群人用生命追寻的理想。回望青瓦灰墙的小楼,我忽然明白:“星火之所以不朽,不是因为它曾经燃烧,而是因为它始终在传递。”遵义的星火,从这扇门传出,燃遍了神州大地。而今天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守护这星火,让它在我们手中继续发光,照亮前行的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图片拍摄遵义会议旧址2021.6.9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