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小布达拉宫

雁翎.魏

<p class="ql-block">普陀宗乘之庙,又被称为“小布达拉宫”,是清代乾隆皇帝为了庆祝他本人60寿辰,以及崇庆皇太后80寿辰,而下旨仿西藏布达拉宫建设的佛教庙宇。建筑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庄严。</p><p class="ql-block">远远望去,寺庙全都围绕着山水而建造,很有种天人合一的意境,这正是乾隆皇帝“以山为体,以寺为用”设计思想的体现。据说在乾隆时期,只要是一些大型的讲经、祝寿活动都要在这里举行。</p> <p class="ql-block">圣洁的白色和高贵的赭红色是小布达拉宫的主色调。我行走在这处神圣的的殿宇间,恍若踏入一场色彩的朝圣。</p><p class="ql-block">白是经幡抖落的圣雪,是信徒额前凝结的寒霜,而赭红却是僧袍在风中燃烧的火焰,是灼热信仰不停跳动的脉搏。</p> <p class="ql-block">我登上大红台,看见人们正在五色经幡上,虔诚地写着家人的名字,我也加入其中,把最牵挂之人的名字细细写下,然后与众人合力升起,为家人祈福。</p><p class="ql-block">仰望着那些写满家人名字的经幡在空中飘扬,我眼中的蓝色像天空的呼吸,白色如云朵的絮语,红色似血脉的奔涌,而自己亲手写下的那些名字,则在阳光里跳动,丈量着神性与尘世之间的距离。</p> <p class="ql-block">普陀宗乘之庙最值得观赏的,是图中的万法归一殿,它是普陀宗乘之庙的主殿,整个主殿的亮点是这些屋顶。屋顶上覆盖着镏金鱼鳞铜瓦。据介绍,整个殿顶用了将近15000两黄金,制成金叶覆盖而成,看上去金碧辉煌、蔚为壮观。</p><p class="ql-block">史料记载,日军侵华期间曾刮取金瓦上的金子,现存的刮痕与乌突突的瓦片,就是日本侵略的罪证‌。据说日军在刮取金瓦时因殿顶陡峭,滑落摔死过多名士兵,余下的士兵因恐惧“神灵报应”,而中止了掠夺行动‌,才保存住了珍贵的文物。</p> <p class="ql-block">三百年前,这里曾迎来六世班禅的朝觐,三百年后,游人的脚步声与快门声此起彼伏,这座庙宇早已超越了宗教建筑的范畴,成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见证。</p><p class="ql-block">此刻,我站在普陀宗乘之庙的红墙金顶之下,仰望着琉璃瓦暗红的光,恍若穿越时空,见证着汉藏文化的交融,体验着清王朝曾经的雄心与虔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