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松长青》

一枝笔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十年松常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推开那扇熟悉的门,客厅里时光仿佛凝滞了。唯有圆桌上那盆盆景松,又比去年茂盛了几分。虬枝苍劲,针叶翠绿,微微向前倾着身子,像在迎客,更像在等待儿女的归来。我进门第一件事便是走到松树前,指尖轻触那些细密的松针——这是十年来的习惯,仿佛透过这片翠绿,就能触到父亲从未远离的温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父亲走的那年春天,刚给这棵松树换过新盆。他倚在旧沙发上,手指轻柔地抚过挺拔的小树干,眼里含着笑:“你们看,这松树五枝,正好象征咱们家五男五女,多齐整。”我只当是父亲的又一个玩笑。谁曾想,这句话竟成了他留给我们的象征性的箴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十年,足够让青丝染霜,让稚子长成。我们这十根枝桠,果然如松树般各自生活,却也各自疏离。大哥和二妹夫为着区区小事起了心病,这些年都在非常憋屈的冷脸相对,反目成仇。理念的不同让我们在饭桌上渐行渐远,连最热闹的开斋节,团圆饭的桌子也总是缺了一角。母亲总是拿着小剪刀,一边细细修剪松针,一边喃喃自语:“你大要是看见这松树长这么高了,看见你们姊妹几个这样……”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上个月弟弟为父亲的十年提前过了尔曼力,小妹突然回来了。离婚后的这些年,她像变了个人,往日的神采被生活的风霜磨蚀。她独自坐在客厅的松树前,目光空洞,反复念叨着:“我这辈子,就这样了。”那一刻,父亲临终前的话突然在耳边响起:“松树耐寒,人也一样。风霜来了,根要扎得更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们九个兄妹,除了二妹萍子,从四面八方赶回老宅。大家不约而同地围坐在松树旁,空气中有种久违的安静。老三望着那棵愈发苍劲的松树,声音哽咽:“父亲走了十年,我们散了十年。”阳光透过窗棂,在松针上跳跃,恍惚间,我仿佛听见父亲在说:“孩子们,回家来吧,这里永远是你们团聚的地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父亲的尔曼力在即,今年我们第一次商定分开在不同的日子过。但我们必须要姊妹十人团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十年了,我们才渐渐懂得父亲说“五枝”的深意。不是非要捆在一起,而是明白彼此同根而生,应当相互守望。就像桌上这棵松树,枝杈朝着不同方向伸展,有的向阳,有的背阴,可它们的根,始终紧紧缠绕在同一个盆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小妹离婚已经五六年了。那天清晨,她站在松树前仔细整理衣襟,准备去面试新的工作。“我不是去找依靠,”她转身对我们微笑,眼里重新有了光,“我要像这松树一样,再小的天地,也要自己站成风景。”我们相视而笑——这何尝不是父亲用十年时光,教会我们最珍贵的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深夜,我在母亲的柜子框架里找到父亲的笔记本。最后一页的字迹略显潦草,却字字千钧:“我们十个子女,个性迥异,特长不同。老大,老二,老三,老四……”父亲对我们兄弟五人的评论就像松树的每一根枝条,姿态各异,却共同构成这棵树独特的美。让我深深体会到父亲的心思:分开是各自的修行,团聚是共同的根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圆桌上的松树在月光下泛着幽幽的绿光。十年间,它从不到一尺高长到如今的两尺有余,每一根新枝都在诉说着时光的故事。阳光洒在翠绿的针叶上,我仔细观察,果然如父亲所说:有的枝条倔强地向上生长,有的温柔地向外舒展,还有的谦逊地向下低垂——恰似我们十兄妹迥异的人生选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十年了,父亲。我们终于学会了如何做您的儿女,如何在各自的人生路上,依然能做彼此最坚实的依靠。这十年的尔曼力,我们无论在一起还是分开祈祷,却都在为同一个心愿向真主叩首——让这个家,如松常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再过些时日,就是父亲的十周年忌日。昨夜梦里,我看见父亲站在一棵参天松树下,笑容一如十年前那个春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松树年年翠绿,我们岁岁相聚。就像您说的,五枝同根,风雨共担。这十年,我们失去了很多,却也得到了最珍贵的领悟:亲情不是捆绑,而是无论走得多远,都知道有一盆共同的根,在等着我们归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窗外的麻雀落在松枝上,惊落几滴晨露。我忽然明白,父亲留下的不只是这棵松树,更是一个永恒的提醒:生命如松,既要学会在孤独中挺拔,也要记得在风雨中相守。而这,或许就是他用十年时光,想要告诉我们的一切。</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