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井红军医院

王世英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江西井冈山茨坪镇小井村,有一处红军医院旧址。虽然存在的时间不长,但它是我军历史上第一所正规医院。它的故事令人泪崩,它不仅是井冈山斗争时期的实物见证,更是人民军队医疗卫生事业的起点,激励着一代代人铭记历史,传承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28年10月,为适应井冈山武装斗争需要,红军和群众节衣缩食,最后凑出了1000多元,请来木工、石匠、铁匠和红军战士一起,就地取材,采集木材石料,用了两个月时间,修建了一座两层高木结构房子,共32间,可容纳200名伤员的医院,取名“红光医院”。院长曹镕,党代表肖光球,支部书记曾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当时的红军医院条件十分艰苦,缺医少药,一是用打仗从敌军那里缴获的药械,二是靠白区党组织收集而来的药品器材,三是上山采集各种中草药,请教当地土郎中,总结治疗伤病药方,并编写了医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29年1月,国民党军对井冈山根据地发动第三次“围剿”,红军主力外出打仗,只留一小部分部队守山,一天夜里,敌人窜入小井,医院130多名重伤员和部分医务人员来不及转移,不幸被俘,被敌人全部杀害,医院也被烧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简朴的曾志同志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英雄们倒下后没有留下名字,被集中埋在稻田里。后来人们在红军牺牲的地方建立了红军烈士塔和墓冢,用作长久的缅怀、瞻仰和怀念。同时按历史原貌修复了这所医院。当年医院的支部书记曾志(陶铸夫人),在1998年临终前对子女交待:“把我的骨灰带回井冈山,埋在树下做肥料,我想继续看看那片土地,见见曾经的革命战友”。</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