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墨院长课

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

<p class="ql-block">2025年10月9日,节后第一堂国画课,我重新坐到了屏幕前。青墨院长还是那身素雅的浅色西装,声音温和却有力,像一缕春风拂过宣纸。课程标题写着“一节课教会写意牡丹”,我笑了笑,心想哪有这么容易,可还是忍不住铺开了笔墨。那幅紫气东来的牡丹在画布上缓缓成形,花瓣舒展,墨色氤氲,仿佛能嗅到一丝幽香从屏幕里飘出来。弹幕里飘过一句“【青墨院长】青墨老师今天调的是冷紫”,我心头一动——原来那抹紫,不只是颜色,是心境。</p> <p class="ql-block">她教我们用笔要松而不懈,落墨要活而不僵。一支笔蘸清水,一支笔调胭脂,再加一点花青,冷紫便在碟中悄然诞生。她说:“写意不是照搬,是把心里的花画出来。”我看着她手腕轻转,一笔下去,花瓣便有了呼吸。那不是机械的勾勒,是情绪的流淌。我忽然明白,她教的哪里是牡丹?分明是教人如何把生活的焦灼,一笔一笔,化成宣纸上的从容。</p> <p class="ql-block">今天这堂课,我咬牙买了一套毛笔,整整五百九十九元。付款那一刻手指都有点抖,毕竟不是小数目,可想到万老师说“笔是手的延伸”,便觉得这钱花得值。零钱扣款成功,账单静静躺在手机里,像一张通往水墨世界的入场券。现在每支笔都躺在笔洗旁,蓄势待发,仿佛它们也知道,今晚要画的,不只是牡丹,是一份久违的静心与执着。</p> <p class="ql-block">这套笔是狼毫兼毫搭配,笔杆是温润的竹节样式,握在手里竟有些沉。我一支支试过,轻点宣纸,听笔尖与纸面摩擦的沙沙声,像春蚕食叶。原来工具真能影响心境——从前用廉价笔,总觉笔不听使唤,画两笔就烦躁;如今笔锋听话了,心也跟着稳了。万老师说:“你对笔有多诚,笔就对你多真。”这话听着像禅语,可当我真正铺纸研墨时,竟觉得字字入心。</p> <p class="ql-block">有时候我在想,我们报这门课,真是为了学会画牡丹吗?或许不是。我们是想在通勤、打卡、会议间隙里,找回一点能由自己掌控的节奏。青墨院长从不催我们“快点画完”,她总说:“慢一点,再慢一点,让墨自己走。”这哪是教画画,分明是在教人如何喘口气。</p> <p class="ql-block">每节课结束,弹幕总会飘过“谢谢老师,今天活过来了”。我笑了,也跟着打下一行字:“紫气东来,不是画出来的,是心静了,它自己来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