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购买一套万能毛笔599元原价2千699元</p> <p class="ql-block">国庆节的余温还挂在窗边的风铃上,院子里的桂花香也还没散尽,我便坐在书桌前,点开了那节等了许久的课——“一节课教会写意山水”,主讲人是青墨院长。屏幕亮起时,他并未急着讲笔法,而是先笑着问:“大家国庆去哪儿了?有没有在旅途中,随手画两笔?”弹幕一下子热闹起来,有人说去了黄山,想画松云;有人去了江南,被秋荷勾了魂。院长点点头:“山水不在远方,它在你提笔的那一刻,就在纸上活了。”</p> <p class="ql-block">课程正式开始,他讲起选笔的门道,说毛笔是画家的脚,走不稳,再好的意境也落不了地。他讲“四看秘诀”:看毛料要辨其柔韧,看用途得分清写意与工笔,看设计得合手型,看工艺则重毫锋。我听着,忽然明白为何市面上那么多笔,写起来却总差一口气——原来笔不是买的,是“配”的,像知音,得合性情。他轻描淡写一句:“走过最多的路,就是卖毛笔的套路;学画最大的坑,就是选错笔的坑。”满屏“深有同感”,有人立刻在评论区问:“院长的笔,能买吗?”</p> <p class="ql-block">没过多久,答案来了。一套六支的“院长首发毛笔套装”上线:兼毫、狼毫、紫毫俱全,配竹质笔盒,还附亲笔证书与寄语。售价599,原价标着2699,我愣了一下,随即笑了——这哪是卖笔,分明是把多年心得,一并装进了盒子。有人问:“真值这个价吗?”院长没直接答,只说:“这支笔,陪我画过三十场春雪,四次秋江落日。它知道什么时候该放,什么时候该收。”弹幕静了两秒,随即刷出一片“下单”“已拍”“等发货”。</p> <p class="ql-block">课继续进行,院长换了一支笔,开始示范画新竹。他说:“去年你笔下的竹许是稚嫩,今年,该多一分劲节。”他手腕轻转,几笔撇出,竹竿挺立,竹叶如剑,又似低语。他说,画画不是复制风景,是和自然对话。窗外交替着二十四番花信风,而我们,在纸上种自己的花,养自己的风。那一刻,我忽然觉得,这哪是一节技法课,分明是一场与时间的和解——用笔墨,把流逝的季节,一笔一笔挽留。</p> <p class="ql-block">课程尾声,他展示了一幅刚完成的荷花小品。墨色氤氲,花瓣半开,仿佛能闻到池塘的夜气。他说:“荷花的美,不在盛放,而在将开未开之际,像人生,最好的状态,是还在生长。”评论区有人写:“值得收藏。”不只是画,更是这句话。我回头看了看自己桌上那支用了五年的旧笔,忽然觉得,也该换一支新的了——不是因为它坏了,而是因为我,不一样了。</p> <p class="ql-block">下课后,我打开购买页面,点击“会员”,顺手把课程分享给了老友。她说去年就想学画,总说“没时间”“找不到好老师”。现在好了,一节课,从选笔到落墨,从心到手,全有了。我们约好,下个月各自交一幅作业,主题就叫“国庆之后的第一笔”。</p> <p class="ql-block">付款成功的那一刻,手机震动了一下,零钱余额减去599元,账单写着“青墨书院·院长毛笔套装”。我没有立刻关掉页面,反而多看了两秒。这数字,不只是交易,更像一种仪式——为这个秋天,为这场课,为重新拾起笔的自己,画下一个郑重的句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