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稼地是咱农民的体育场

贺承德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5年的玉米,生长得颇为传奇。先是播种完以后,老天爷适时布雨,给了它们发芽的权利。咱农民正好抓住这个时机,来到“体育场”,用喷雾器打下苗前的除草剂。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玉米苗问世以后,它们就拼命地往下扎根。不料,老天爷对它们的“人生大考”由此拉开序幕。一连几个月,天空无泪,但农民却心含热泪。纵观全网,不计其数的人都在替庄稼求情。求雨者慨叹:“玉米苗被老天爷拿来做烧烤了!”白天,苗是“死”的,渴得叶子直冒烟,像嗓子冒火似的;夜晚,苗才是“活”的,趁着夜色赶紧积聚元气。怎奈元气大伤,怎么也恢复不到前辈们年轻气盛的巅峰状态,可它们依然拼了小命地往上生长。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这期间,除草是农民必不可少的“体育项目”。毕竟野草也在奄奄一息地苟活于地,它们想着荒芜田野,却无法施展开疯狂的拳脚——那拳脚早就被干旱捆绑住了,而且捆得很硬气。如果说庄稼选择“顽强”,野草则主张“顽固”。咱农民不会袖手旁观,任由野草充当干旱的帮凶,合起伙来欺负庄稼。换作往年风调雨顺时,苗后的除草剂是庄稼必不可少的“武装”;可今年,由于持续干旱,农民原本早就备好的苗后除草剂,也没敢实行“拿来主义”。农民小心翼翼的,怕伤了玉米苗的身子——毕竟庄稼瘦得皮包骨头。不管怎样,野草都是咱农民必须拿下的“碉堡”。于是,我们弯着驼峰般的背,迈着猫步,在农田里进行“大扫除”。野草虽野,却没扎下深根,宛如浮萍;我们用手掌当扫帚,在它们“脑门”上一扫,那草就“土豆搬家——滚蛋”了。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秋季开学后,新生军训闭营仪式当天,又下起了大雨。玉米正在抽穗,算是享受了春天般的待遇。直观的景象,是根喝足了“可乐”,秆儿挺直了“笔杆”;换个说法,是玉米“心灵”格外滋润,“思想”倍感温暖。可雨似乎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以至于咱农民看到的情景,莫过于“三天一场小雨,五天一场大雨”。庄稼汉一拍脑门,恍然大悟:“哦,我明白了!这是老天爷对庄稼的第二场‘监考’!第一场‘监考’是‘烧烤’,第二场‘监考’是‘淋浴’啊!”庄稼没被旱死,自然也不会轻易被淹死。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人说,今年的玉米活成了神话,谱写出了传奇。在旱、雨极端天气的双重考验下,玉米穗长得足够大,像一个个筋强骨壮的金娃娃。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按照以往的惯例,十一黄金假期,当城市人开始旅行时,咱农民正在农田里喜收玉米。今年天气不“给力”,10月1日就开始下小雨。农民哪敢停歇?忙得像雨点似的停不下来。加之前些日子阴雨连绵,农田里早已泥泞不堪:脚一踏上去,就陷出两个深坑;等脚拔出来时,才发现鞋子陷在了坑里。坑里有水,鞋子在里面像艘小船,可这“船”无法远航,只能搁浅。把鞋子掏出来、穿上,农民又背着玉米负重前行。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0月1日那天,福田三轮车还能勉强进地转悠两圈;可经过10月2日一天一夜的中到大雨,三轮车再想进地已成奢望。农民无法借力,只能把三轮车放在地头,把口袋“放牧”于田间——等口袋“吃”得半饱(装满半袋玉米),农民兄弟两手一甩,把袋子甩到肩头,朝着福田三轮车的方向喊一声“走你”,便深一脚浅一脚地迈步。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一走,说起来轻巧,实际走得既不平坦,更不舒服。深一脚、浅一脚,脚窝在农田里使劲“盖”着“邮戳”:寻常邮戳是印泥和印章合作的结晶,这时的“邮戳”,却是两只鞋子和泥水“会晤”的荟萃;那一个个深坑,是咱农民在泥地里“捅”出来的“马蜂窝”。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0月3号,农民兄弟依然没看见太阳的身影。可天一放明,我们就下地干活了。工人说,这是“开工”;士兵说,这是“开弓”。不管怎么说,镰刀在农田里和雨水“大战”了起来。农民不是“神箭”,却以“宝剑”(镰刀)的威力彰显美名:“我是农民,和土地的感情最深!就算天下刀子,我也不能让玉米烂在地里——完美收官,是我的使命!”一些农家少年也出现在庄稼地里,这是往年没有的奇观。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袋子一袋子的玉米往外背,一车子一车子的玉米往家拉。连续奋战几日,这秋收的速度,简直比收割机还快。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农民不怕苦,也不怕累。太阳公公看在眼里,终于感动得露出了笑容,以此为光荣的劳动、豪迈的“锻炼”点赞。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回眸这几日战天斗地的经历,咱农民可以自豪地说:“庄稼地是我们的体育场!”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汗水告诉城市:其实农民更懂得“旅游”之道——农田,亦是咱农民的旅游胜地。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亲爱的朋友,十一黄金假期,你到农田“打卡”了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