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泉滋润涌珍珠 一一曾腾芳参加湖北省当阳创作学习班纪实

晓征

<p class="ql-block">1976年春,我再次接到湖北省文艺创作室的通知,到当阳参加全省音乐創作学习班。</p><p class="ql-block">提到当阳,我的脑海中就浮现出少年的代读过的[三国演义],长阪桥头张飞吼,赵子龙单枪匹马救阿斗,手提青龙偃月刀的关公,那些历史人物的名字,一下子从记忆深处跳了出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会议通知书。</span></p> <p class="ql-block">学习班住地在当阳县委招待所,那时候很少听到宾馆之说,县委招待所就是一个县接待来客的最高規格的场所。</p><p class="ql-block">学习班名为农业学大寨,同上次在云梦学习班一样,参加劳动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记得那天是挑土,当阳负责接待的文化干部李云,不知从哪里弄来哪些扁担,竹筐和铁锹,大伙儿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不知怎么回事,我突然感到身体不适,肚子隐隐作痛,气息不调,身上冒虚汗。实在坚持不住了,我就向省创作学习班负责人余远荣老师说明情况,他赶忙问我要不要到医院去看一看,我说就在一旁休息一下会好的。谢天谢地,休息了不到半个小时,我的体能恢复过来了,重新投入到劳动中去。</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2022年曾腾芳应邀并同当阳市音协主席杜爱平合作作词,由曾腾芳作曲,为当阳七万志愿者量身打造,创作了《共建一个家》歌曲,受到当阳市委宣传部高度重视并推介。这也是当年创作学习班开的友谊之花,四十多年后结的丰硕之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长阪雄风,当阳特有的地理标志。</span></p> <p class="ql-block">这次学习班,省里新闻文艺界来了不少领导和老师,(那时反对三名三高,名人以称老师为宜)他们是:</p><p class="ql-block">沈 毅,省创作室主持常务工作副主任</p><p class="ql-block">魏开泰,省音乐组组长</p><p class="ql-block">余远荣,省音乐组负责人</p><p class="ql-block">陈堂明,湖北日报副刊主任</p><p class="ql-block">方妙英,湖北艺术学员教授,</p><p class="ql-block">郑丹清,湖北省歌舞剧团创作员</p><p class="ql-block">罗伦嫦,湖北省歌舞剧团创作员</p><p class="ql-block">张广生,湖北人民广播电台编辑,</p><p class="ql-block">陈玛珊夫妇,省文艺创作室财务干部</p><p class="ql-block">这些要人中,他们的不少作品当时在全国和全省广播中播放。如魏开泰老师作曲的《誓作公社新一代》上了国刊[战地新歌],余远荣老师的作品《要做共产主义接班人》作为中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少儿节目开始曲,天天播放,郑丹清老师作曲的《一花引来万花开》唱遍荆楚大地,罗伦嫦老师作曲的《我一人看了一台戏》,由省歌男低音刘仁琪演唱,可谓场场获得热烈的掌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关陵,纪念和祭祀英雄之所在。</span></p> <p class="ql-block">记得到关陵参观的那一天,这些编辑和老师所到之处,身边总是团团围着一班学员。还有黄石歌舞团与会的邱刚强老师,特别健谈,时而夹带一些北京传来的内部消息,总是不乏追随者,而我却没有赶这个热闹。余远荣老师安排我整理各位学员的交上来的歌词,我的注意力放在作品上。监利文化馆来的唐永荣,上次云梦学习班没赶上,这次来了,因同属荆州地区,可谓一见如故。他以老大哥的姿态向我传授处世经验。他说:别人都跟着领导和老师转,你要趁着这样的机会主动接触他们。还说,你帮助编作品,不要把自己的作品编多了!这个老大哥,他爱人的姨父是当时的副省长,也是学习班中神气活現的人物。</p><p class="ql-block">关陵参覌,总给人一种落寞的感觉。荒草孤坟,埋着一个被砍掉了脑袋的英雄。但是,当阳文化馆后来为关公文化的专家鲍传华讲的一段奇事,我却一直没有忘记。他说,北京有一位姓关的大学教授,当年千里迢迢来关陵祭拜,感谢关公对他家的救命之恩。原来,这位教授的祖父,当年关公报梦,说他家五更时分有血光之灾。他祖父梦醒后,即带着全家老少按关公报梦指的东南方向逃难。果然,离家不上两里路,回头看去。家院大火熊熊,关公报梦救了他全家!这个故事虽然离奇,但确是真实的,我也对此深信不疑。</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玉泉寺铁塔,在我心目中竖立了近半个世纪。</span></p> <p class="ql-block">这次创作班,我创作了两首歌词,一首名《党的光辉》,由宜昌歌舞剧团刘耀华谱曲,并推上当地舞台,一首由石玉泉(后为宜昌市音协副主席)谱曲,名为《我们的大学生回山寨》,后由三峡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还受黄石工人作曲家黑光忠所托,修改了一首原为盛海源所作的歌词《支农路上滚春雷》,后在省群艺馆发表,这几首歌曲的演唱和投稿,都是由曲作者完成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1976年湖北音乐创作班在当阳玉泉寺留影。三排右一为创作班负责人余远荣,三排左七为曾腾芳。</span></p> <p class="ql-block">创作班还组织了到玉泉寺参观。当阳市音乐干部李云、鲍传华等极尽地主之谊,通过组织到风景名胜一游,既丰富了活动内容,又宣传了地方风物,可谓一举两得。</p><p class="ql-block">玉泉寺位于当阳市城西南12公里的玉泉山东麓,相传东汉建安年间,僧人普净结庐于此。南朝后梁时,梁宣帝敕玉泉为“覆船山寺”。隋代改为“玉泉寺”。玉泉寺大雄宝殿为中国南方最大的一座古建筑。殿前置隋代大型铁质文物十余件;殿侧有石刻观音画像一通,传为唐代画圣吴道子手迹。现存的玉泉铁塔对研究中国古代冶金铸造、金属防腐、营造法式、建筑力学、铸雕艺术以及佛教史具有重要的价值。</p><p class="ql-block">玉泉寺为佛教圣地天台宗祖庭之一,曾与浙江天台国清寺、山东济南灵岩寺、江苏南京栖霞寺并称为“天下四绝”,被誉为“三楚名山”。</p><p class="ql-block">玉泉寺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主要有如下几点:</p><p class="ql-block">一是景区温度恒温19度,冬暖夏凉。空气中散发着树木的芳香,十分令人惬意。</p><p class="ql-block">二是玉泉山上有一棵树高34米,胸径达3.2米的银杏,种植于唐代,枝叶繁茂,被誉为“宜昌市古树之宝”,具有极高的文化和生态价值,至今存活约1800余年。我们站在树下,仰望树冠,直插云天。两個人伸开手臂都合抱不下。</p><p class="ql-block">三是棱金铁塔、作为玉泉寺历史的重要象征。北宋嘉祐六年,1061年建造,倾斜角度约1.5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铁铸斜塔, 属于中国四大斜塔之一。其斜而不倒的原因主要与铸造工艺相关,充分展示了我们祖先的智慧。</p><p class="ql-block">四是珍珠泉。传说关羽败走麦城被杀后,英魂飘至玉泉山,向普净和尚求助复生。大呼:“还我头来!”,普净以“颜良、文丑之头向谁索”点化关羽,关羽悲愤交加。‌‌关羽坐骑赤兔马听闻对话后,仰颈嘶鸣、四蹄刨地,瞬间掘出深坑并涌出泉水。‌‌关羽泪水滴入泉中,激起旋风卷起三丈高水柱,其羽化升天后,泉水持续冒泡如珍珠,故名“珍珠泉”。‌‌珍珠泉西边的山坡边,立着一根石柱,上书还我头来。联想到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水淹七军。威风八面的英雄竟然败走麦城,身首异地,千秋之后,令人叹息。</p><p class="ql-block">十分感谢会务组精心安排和当阳文化馆胡 虎同志,他在铁塔前拍下了全体与会学员的集体合影,同时给我们包括一路义务讲解的鲍传华,在珍珠桥上留下合影。这里有玉泉滋润,珍珠冒涌,恰似歌词创作一样,生活植根大地有源源不断的玉泉滋润,歌词就是语言的珍珠。半个世纪恍惚瞬间过去了,当年在珍珠桥上留影的前两排八人,唯我独存世间。他们的慈祥,他们的学识,他们的纯朴,他们的活力,他们的友情,仍然留存在我心间,我将这段经历回忆出来,也是对他们最好的缅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珍珠桥上8人留影,前排右起为石玉泉,杨先武、曾腾芳、鲍传华。后左起为沈毅(省文艺创作室领导)半个世纪后,唯有我独存人间。晒此照亦是对领导和同仁以及拍摄者的深切缅怀。</span></p> <p class="ql-block">玉泉山上树龄有1800余年的银杏。</p> <p class="ql-block">这次创作学习班上,我认识了方妙英和罗伦嫦老师,方老师1928年出生,与我的母亲同龄,当年48岁,罗老师当年36岁,这两位老师都十分关心我,并在今后的岁月中,合作过成功的作品,建立了深厚的友谊。</p><p class="ql-block">当阳创作班结束后,同上一年在云梦学习班一样,音乐组把我和杨先武、石玉泉、刘运理等人留下来,转道武汉继续修改作品。回程时,汽车把我们先送到武当山。在那有限的两三个钟头的时间里,我在金童峰(或是玉女峰)登过一段台階,此刻早晨的阳光灿烂,彩云飘浮,青山明媚,我恍若步入仙境,然而,时间不允许我留连,我们急匆匆地在紫霄宫前走过,直攀南岩。</p><p class="ql-block">武当山南岩,全称大圣南岩宫,又名紫霄岩、独阳岩,属武当山三十六岩中最美一岩,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结合最完美之处。北瞰五龙顶,东邻展旗峰,西接飞升台,岩壁直立如刀削,形成“上接碧霄,下临绝涧”的险峻景观。</p><p class="ql-block">现存元代始建的天乙真庆宫石殿为仿木结构建筑,通高6.8米,采用巨石雕琢榫卯工艺组装。古建筑群依山势建于垂直峭壁间,形成“楼阁临空飞”的空间层次。</p><p class="ql-block">我在这里最感兴趣的是标志性景观龙首石(龙头香)为悬空石雕,据说烧香许愿的人们要经过悬空石雕烧龙头香,心不诚就会掉入深涧粉身碎骨。还亲眼看见一位香客,用铁絲穿过嘴边面颊,把口封住,背上背着一个像小学课本上画的玄奘西天取经的书箱。据说是烧锁口香。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p><p class="ql-block">匆匆游览了南岩之后,我们在太子坡止步,转道乘车到老河口上汉丹线的火车。上车前,罗伦嫦老师买了一点菜。托我带到省歌交给她的先生杨岚老师,杨岚老师当时是歌舞团的团长,罗老师是以这种方式把我向杨团长引荐。</p><p class="ql-block">上车后,随着车轮与铁轨“哐当哐当”金属交响曲,我渐渐沉入梦乡,火车向着江城武汉奔驰。</p> <p class="ql-block">武当南岩。</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心香一瓣,情系龙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夜读《玉泉滋润涌珍珠一一曾腾芳参加湖北省当阳创作学习班纪实》,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是此文一似一篇别具一格的抒情散文。作者采取文友活旧的笔调,通过感情的抒发表达对创作学习班的情感体验和评价,其中特别对三国时期发生在当阳的诸如关羽、张飞的故事及其当地的风物传说,以多种抒情方式,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或把感情融入叙述、描写和议论之中,可谓亲切隨意,洒脱不羁,赋予较为深刻含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这里特别要提到的是此文的文眼,即警策之言:"这里有玉泉(珍珠泉)滋润珍珠冒诵,恰似歌词创作一样,生活根植于大地有源源不断的玉泉滋润,歌词就是语言的珍珠。"多么形象通俗的比喻,以此对作者其后的歌词乃至曲作创作带来刻骨铭心的影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夜阑人静,姑且谈上这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原荆州地区群艺馆老领导徐风诚)</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