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和平而战—观《浴血和平》有感

杨烈云

<p class="ql-block">  《浴血和平》是以朝鲜战争作为历史背景,是一部史诗级富有爱国教育意义题材的战争影片,该片以朝鲜战场作为布景,以美国主战统帅李奇微与中国志愿军在板门店签订停火协议为主线,因美帝国主义不甘失败,中国志愿军与美帝国为首的多国部队频频交手,在那场胶着和拉锯战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们不惧美国联军坚炮利舰,不怕李奇微的钢铁猛兽,在这场阵地争夺战中不畏流血牺牲,最终,以弱胜强,打败美帝国的多国部队,迫使其在停火协议签了字,让他们缴械投降,从敌人手中夺回上甘岭,为朝鲜人民迎来了和平的曙光。</p><p class="ql-block"> 《浴血和平》,明星阵容强大,陈凯哥为执导,宋佳,王挺、李晨、张子枫、郭涛、朱亚文、肖央、彭昱畅等大腕明星联袂主演。</p><p class="ql-block"> 影片主线是,林月明、李晓、乔冠华、李克农等外交官组织一批谈判专家亲赴朝鲜板门店与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进行停火谈判,以期达到永久性的停火目的,实现朝鲜长期而有效的和平,然,遭到美帝国主义的挑衅,用发动战争来争取自己利益、政治的筹码,用侵略的方式迫害中朝在谈判桌的让步,来挽回国际社会上失败的形象和声誉,他们利用飞机大炮,尖端而新式的武器装备,在板门店附近的松骨峰、上甘岭与“小米加步枪”的志愿军进行一系列的阵地争夺战,中国志愿军根据自己装备落后陈旧的缺陷,面对强敌敢拼敢杀,不怕抛头颅,洒热血,以弱胜强将敌人手中一次次夺回阵地,迫使,美帝国主义的谈判专家坐回“三八”线桌上,与中朝谈判专家们签下了停火协议,为朝鲜迎来了和平的希望。</p><p class="ql-block"> 《浴血和平》是围绕着“以打促和”为主线,只有志愿军勇敢、顽强、舍生忘死,不怕牺牲,让美帝国主义看到中国人捍卫尊严、保卫领土、视死如归的决心,使他们望而生畏,从心底打破他们“不可战胜”的神话,把他们的精神、意志击垮,才能心甘情愿地回到谈判桌上来,顺顺从从地签下和平停火协议,再也不敢张牙舞爪,逾越雷池半步。</p><p class="ql-block"> 本部影片,可以看出中国外交官与美帝国主义斗智斗勇,她们用才智、勇敢、自信,敢于斗争的精神捍卫了中国神圣不可侵犯的尊严,他们边打边谈,志愿军用流血牺牲所获得的胜利为他们增加了谈判的筹码,使林月明、李晓和乔冠华等谈判专家们更有实力,更有底气的与美帝国主义讨价还价。</p><p class="ql-block"> 通观了《浴血和平》这部影片,让我明白了这样一个真理“在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就会在谈判桌上失去。”开始,美国帝国专家们面对中国谈判专家认为他们武器精良,装备先进,根本不把中国外交官们放在眼里,一副居高临下,趾高气扬、目中无人的样子,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百般刁难和挑衅的姿态,经过几次在战场上的较量,几次美帝国主义败下阵来,终于,使他们放下傲慢的态度,乖乖地坐在谈判桌上签下了停火停战协议。</p><p class="ql-block"> 其实,我们做每件事要想成功,就要善于拼搏,善于付出,只有这样,才会离成功的步伐越来越近,成功有了,增加自信的实力,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p><p class="ql-block"> 参加这场松骨峰和上甘岭争夺战的志愿军战士们,他们年龄不过17、18岁,最大的,也不过二十几岁,他们为了朝鲜的和平,新中国的安宁,不惜亲赴朝鲜前线。扛起钢枪,参加到“抗美援朝”这场战役中来。</p><p class="ql-block"> 就是这些,本应该生活在父母疼爱,拥有幸福生活的孩子们,却永远长眠在朝鲜战场上,为了正义,为了世界的和平,为了我们的明天和祖国的未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p><p class="ql-block"> 当我看到此处,不由得掉下了眼泪,看着他们一张张稚气未脱的脸蛋,被炸弹炸得血肉模糊,伤心至极,联想至今,或许,他们和我们一样走进高校,学业有成,用自己的知识为祖国尽绵薄之力;或许,他们和我们一样娶妻生子,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或许,他们和我们一样,用自己的行动来孝敬自己的父母;或许,他们和我们一样生长在红旗下,见证祖国繁荣昌盛的时光;或许,他们和我们一样,风里来雨里去,为了一日三餐而奔波不息;或许,他们和我们一样,拥有自己的家庭,孩子绕行膝下,过着平凡的日子,可惜,他们的年龄永远定格在17、8岁,他们的英魂永远飘荡在异国他乡。</p><p class="ql-block"> 看到此处,我不由得掉下眼泪,不由自主地惋惜,同时,为他们为我们的付出而倍感珍惜和不忘,只有他们的付出,才会感到和平的可贵,只有不忘历史,才会拥有更好的明天。</p> <p class="ql-block">  《浴血和平》这部电影,有几个场景让人至今难忘,记忆犹新。</p><p class="ql-block"> 林月明、李克农和乔冠华等外交官刚到板门店,就谈判的双方位布置和方向,与美方联络官发生了第一次较量,中方坐在南方面向北方,联络官认为不妥,认为美国专家坐在南方,美国本来是战败国,应该接受中国的谈判条件,而美联络官却变被动为主动,这种是非颠倒,混淆黑白的作法,遭到林月明坚决而有力的反对,美联络官看到林月明坚定而不容侵犯的眼神,只得悻悻而去。</p><p class="ql-block"> 看到这一幕精彩的对白,真的很解气,林月明在这场斗智斗勇中,为祖国挽回了尊严,在国际上树立了中国大国的威风。</p><p class="ql-block"> 百年来,美帝国主义在他国作威作福习惯了,欺软怕硬,颐指气使,目中无人,傲慢无礼是他们一贯的行事风格,对于中国,他们联合其他国家在中国门口架几尊大炮,就打开了国门,在中国土地上为所欲为,烧杀掳掠,无恶不作。</p><p class="ql-block"> 可惜,这样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抗日战争,国内战争,已经充分说明,那种软弱可欺的形象,已经荡然无存,在朝鲜战争中中国在世界和国际社会中树立了不可战胜,不怕牺牲,勇敢无畏的大国形象。</p><p class="ql-block"> 美国想故伎重施,注定拿鸡蛋撞城墙,撞得头破血流,空手而归。</p><p class="ql-block"> 当美国拿出一些数据,来证明自己的“战果”,通过舆论、媒体来窃取和抹杀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辉煌战果,面对这样的挑战,林月明等这些专家不辞辛劳,争分夺秒,从万册的记录数据中,寻找最有力而真实的依据,使美帝国的专家们哑口无言,恼羞成怒。</p><p class="ql-block"> 污蔑、虚报、抹黑、掩盖、夸大、窃取、盗用,都是西方国家一贯的手段和伎俩,通过媒体和舆论来抹杀别人成果之目的,来挽回自己在朝鲜战场上一败涂地的形象,通过此种手段,确立自己大国的地位,纸,永远包不住火,当真相水落石出之时,便会穷凶极恶,无地自容。</p><p class="ql-block"> 于是,他们在板门店附近的松骨峰上,利用飞机大炮进行狂轰滥炸,企图在这块高地上挽回失败的损失,可惜,他们遭到志愿军的顽强而英勇地抵抗,最终,以败北而告终。</p><p class="ql-block"> 这些年轻的解放军战士们,他们为了保家卫国,不惜舍生忘死,不惜背井离乡,抛妻弃子,为了祖国的安危,毅然赴朝与美军在战场上一决胜负,一决雌雄。</p><p class="ql-block"> 像林月明,身患疾病,如果没有那场战争,就可以在国内接受很好的治疗,拥有一副健康的身体,组织一个家庭,可以幸福地生活,战争的到来,祖国和人民的需要,她不得不和谈判专家们去板门店参加与美谈判,劳累过度,旧病复发,最后,倒在朝鲜战场上,再也无法回到祖国,从此,静静地躺在板门店。</p><p class="ql-block"> 李晓的父亲—李默尹,哥哥李想,刚回到家不久,父亲接到上级任务,就奔向前线,在曹川水库的地方,与敌人发生了遭遇战,与李默尹同行的几个战友,壮烈牺牲,而他与敌人交火的时候,边打边退,不幸被敌人炮弹弹片击中,打断了左腿,为了不连累队友,毅然跳下万丈悬崖,静静地安息在曹川水库附近。</p><p class="ql-block"> 而与李晓刚相见不久的哥哥—李想,在松骨峰的战役中被敌人的炮弹击中,从此再也无法回到家乡,就只剩下李晓一个孤苦伶仃的人。</p><p class="ql-block"> 李默尹临走的时候,李晓在后面光着脚丫追赶,她含泪喊到:“你们都走了,剩下我一个咋办?”</p><p class="ql-block"> 我看到这一幕和听到这句台词时,不由泪目,像李晓一家,母亲在1937年被叛徒出卖,英勇就义,1950年,一家三口刚团聚不久,朝鲜战争爆发,为了捍卫疆土,他们三口不得不再次别离,毅然决然地奔赴前线,父亲李默尹、哥哥李想,在朝鲜战场上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p><p class="ql-block"> 在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是四川中江人,十八岁与战友们上了阵场,在上甘岭那场战役中,敌人躲在碉堡里,敌人架起重机枪从发射口向志愿射出密集的子弹,战士们向敌人发起猛攻,由于,敌军火力太猛,迟迟拿不下上甘岭这块高地,许多战士倒在血泊之中,为了争取最后的胜利,黄继光不顾敌人密集的子弹,拿起炸药包,冒着子弹,奋勇前进,子弹打在腿上,他不顾疼痛,不怕流血,倒下了,他爬起来,又跑向前去,胸口中枪了,匍匐前进,爬到了碉堡口,炸药包却丢了,为了自己战友能够夺回高地,他用自己的身体挡在碉堡口,挡住了敌人火力凶猛的子弹,使战友们消灭了敌人,把胜利的旗帜插在上甘岭阵地上,而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十八岁,再也回不到自己父母的身边,失去了与亲人团聚的机会。</p><p class="ql-block"> 像这些电影片断,多不胜数,像张孝恒和张孝文都牺牲在朝鲜战场上,他们为了祖国的安宁和朝鲜的和平,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都洒在板门店的“三八线”上。</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和平鸽的眼睛是红色的?</p><p class="ql-block"> 林月明在孙醒牺牲时,举办的追悼会向在场的同事讲了这么一段故事。</p><p class="ql-block"> 在二战中,一位老者的儿子在欧洲战场上牺牲了,他找到画家毕加索,要求他画一只鸽子,祈福于未来,世界没有战争,只有和平,毕加索经过几天的构思和努力,终于,把这只鸽画好了,老者看了十分满意,只是有一点不理解,问毕加索道:“鸽子的眼睛为什么是红色的?”毕加索道:“红色,和平是许多人的鲜血换的,”的确,和平,来之不易,经过许多人的鲜血铸就而成,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和平总是被重重乌云所笼罩,只有冲破层层阴霾,才能重现和平的曙光。</p><p class="ql-block"> 林月明还有一句经典的台词:“也许和平,就像一个孩子,他不分什么中立线,只要哪里好玩,他就会转到什么人的面前来。”</p><p class="ql-block"> 在朝鲜战场上,那些牺牲和阵亡的将士们,他们为了我们的和平和祖国的未来,为了我们美好而幸福地生活,为了我们今日的美丽家园,献上了宝贵而年轻的生命,这些英魂长眠于朝鲜战场上,我们向这些英雄们致敬。</p><p class="ql-block"> 祖国今日有繁荣昌盛的局面,中国能跻身于世界第二的行列,你们是功不可没的,正是:“去时少年郎,归来英雄魂。”是你们用鲜血换来的安宁和美好,你们活在我们心中,你们的名字将铭刻在我们的记忆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