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古希腊文物</p> <p class="ql-block">知青鲁忠靖,是下乡到小河大队,一小队的城镇上山下乡的知青。一个文质彬彬,白白静静,生得眉青目秀,一表人才,很有一点书香门第风范之人。我看过恩施的文史资料,得知其父鲁坚是原国民政府宜昌地区专员,当时代管恩施。1949年恩施解放前夕,由宜昌率领7000多人的部队,增援恩施途中,在建始一带遇解放军围困,宣布阵前起义的将领。解放后不知什么原因又被政府枪毙。</p> <p class="ql-block">当年鲁忠靖下乡到小河大队后,生产队因为其父被政府镇压。将其视为不可救药的反革命子女。在那个阶级斗争最狂热年代陪受岐视欺凌,其母沈老师也因其父原因,在那个动乱的年月,被开除公职,而遣送乡下。鲁忠靖长期在极不公正恶劣的生存环境下生活,感受不到一点社会的温暖,看不到一丝前途与人生希望时,万念俱灰,一位极其聪明之人,干了一件极其糊涂之事。古话说得好,好死不如赖活着。只要再扛过最后几年,便到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时,真的十分可惜,可悲,在知青运动既将结朿之季,于1976年选择了上吊自杀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做出了让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荒唐伤心之举。当时惨状让人闻之伤感,观之悲痛,一个年轻的生命是不应用这种方式走完一生的。</p> <p class="ql-block">鲁忠靖自杀时,我在外出差,一点也不知情,后来是曾参加为忠靖守夜全过程,当时在米田中心小学教书,下乡到红星大队的知青章国宪告知实情,得知参加守夜的小河大队在乡的男知青姓名,和从外地怱怱赶來的忠靖的,鲁开功,鲁开化俩位兄长。并得知一夜未眠的知青,又用担架将忠靖遗体,翻山越岭护送于几十里外的天桥公路,送上在此等候的灵车,让其魂归故里之举,其战友情谊感天动地。因我曾为鲁忠靖之死,实事求是的写了一篇纪叙文章。忠靖在湖北民院任教的兄长,鲁开功看后,不知怎么知道我的电话号码,不仅打电话过来,还相互加了微信。就这么常常微信联系,一晃多年过去,到成就了一种望年之交的朋友。前不久我正在外地旅游途中接到他打来的电话,我向他什么事,他说想见面聊聊,我说可以等我回来后再联系。</p> <p class="ql-block">青铜神树</p> <p class="ql-block">旅游归來我给鲁老师电话告之我已回家,他忙说想见面一叙,问我是到他那里,还是他到我这儿来,我忙说你年长,肯定是我拜会您了,于是我和老伴怱怱吃了午饭,便向他家走去,他早已跟门卫说好了,我和老伴很顺利进入了湖北民族大学院內,他又热情的亲自前来相迎,那场面就像多年未见的老朋友一样。到他家后早已做好了一座香气扑鼻的饭菜,再等我俩,一家人热情请我们入席,我俩忙说谢谢,告之刚放碗过来,请他们一家快趁热吃,一家人的热情真诚让人感怀。</p> <p class="ql-block">在和鲁老师夫妻俩交谈中,深感他们对鲁忠靖的那种特有情感,既有一种浓浓骨肉亲情的血缘之情,也有作为长哥长嫂,对兄弟未尽照顾不周的深深内疚自责之意。一谈到他忠靖兄弟时,夫妻俩眼角泛出泪花,声显哽咽。夫妻俩对忠靖都有一种共同亲呢的称谓,称之靖靖,当我听到这种不一般的称谓时,深知里面既有对往事的伤感,也有深深的痛爱或对往事的无奈。我能深深感受到其中的五味杂陈……从言谈中得知小平同志主政后,他父亲的历史问题予已平反,他母亲也给予了退休待遇,并補发了以前的工资。这一切余温來得虽迟了些,总能让人感受到它的來之不易和心灵上的慰藉。</p> <p class="ql-block">矿工下矿乘坐的狗儿车,</p> <p class="ql-block">鲁老师告诉我,几十年前那个夜晚,他面对兄弟的那个非正常死亡的遗体,整整哭了一夜,心都碎了。看到那么多知青战友陪伴他兄弟度过人间最悲惨的最后一晚,为兄弟守灵,真心感谢知青们的善举。问了很多当年曾参加陪伴他兄弟最后一晚的知青战友近况,并能如数家珍的说出着每一个知青名字,问每一位知青近况,一个一个的问,我一个个告诉那一个走了,还有那一些健在。他深沉的望着户外,沉默不语,空气仿佛凝固一般。一个85岁的耄耋老人,还能如此清楚的记住几十年前那个凄凉暗淡悲伤的夜晚,还能记住知青战友们的情,还能记住那些参与守夜知青的姓名,我想他一定在为知青们真诚格局与友谊而感念。</p> <p class="ql-block">他夫妻俩告诉我,忠靖的骨灰一直放在家中,总不是一回事,还是应让它入土为安方好。他们花了几千块钱,为忠靖在向家村买了一块墓地,让他兄弟按中国传统习俗入土为安了,并还为苦命的兄弟立了一块墓碑,人葬碑立,一切竞在不言中。足见他们兄弟情谊之深,让人感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