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登华山的温暖

褚厝人

<p class="ql-block">文字 老褚</p><p class="ql-block">图片 自拍、网络(呜谢)</p> <p class="ql-block">五月,暖风轻拂,正是攀登华山的绝佳时节。十九日午后三点多,阳光敛去了正午的炽热,我们一行十五人,携着宜人暖意,浩浩荡荡地踏上华山的石阶,开启这场充满期待的登山之旅。</p> <p class="ql-block">出发伊始,队伍里满是欢声笑语。有人手持相机,捕捉着石阶旁肆意绽放的野花,粉紫相间的花朵点缀在青灰色的山石间,宛如不经意洒落的点点繁星。有人热情地分享着提前备好的登山小零食,而走在队尾的我,时不时呼喊着:“前面的慢些,等等后面的伙伴。”山风裹挟着松针的清香,悠悠掠过耳畔,偶尔还能听到从密林深处传来的阵阵鸟鸣。在这迷人的山间景致中,原本陌生的彼此,距离渐渐拉近。</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我们一行都戴着红色帽子,从右侧往上爬。穿红色衣是阿廖,前面是许克忠,再前面是刘建亚。</span></p> <p class="ql-block">起初的山路,坡度较为平缓,我们步伐轻盈,心情愉悦。然而,越往高处攀登,石阶愈发陡峭。行至“千尺幢”下,抬头仰望,窄窄的石梯镶嵌在悬崖之间,仿佛直插云霄,不少人瞬间心生怯意。此时,我的双腿也微微发颤,走在前面的同伴立刻放慢脚步,回头关切叮嘱:“扶好旁边的铁链,一步一步踩稳,我在前面陪着你。”队伍中的年轻人更是主动承担起责任,帮扛起的背包,还将自己的登山杖递给体力不支的队友。“加油啊!再往上走一段就能看到观景台啦!”“坚持住,咱们十五个人要一同登顶!”此起彼伏的鼓劲声,仿佛比山间的凉风更具力量,轻松驱散了大家的疲惫。当所有人都成功爬上顶端,转身俯瞰来时之路,只见云雾在山谷间缓缓流淌,远处的山峦层层叠叠,宛如一幅被墨笔精心晕染开的画卷。此刻,所有的汗水与沉重的双腿,都在这壮阔的美景中被一一抚平。</p> <p class="ql-block">夕阳西下,我们终于并肩站在了东峰观景台。橘红色的余晖洒落在华山的奇松怪石之上,为冷峻的山石披上了一层暖金色的纱衣。有人拿出提前准备好的小国旗,郑重地插在山石旁;有人忙着将自己的身影与晚霞一同框进镜头;体力充沛的伙伴则在人群中跑前跑后,热心地帮每个人拍下与华山的合影。“你瞧咱们的影子,凑在一起多热闹。”同行的人笑着感叹,游客们在一旁欢呼雀跃,风里都弥漫着欢快的气息。就在那一刻,我忽然领悟,登山的意义并非在于征服,而是在一步一步的攀登过程中,感受山的心跳,更是在彼此的相互扶持中,体会同行的温暖。</p> <p class="ql-block">下山时,夜色逐渐浓重,石阶旁的路灯亮起,犹如一串温暖的灯串。队伍自觉排成一列,后面的人不断提醒着:“小心脚下台阶。”回望华山,它在夜色中勾勒出硬朗的轮廓,安静且巍峨。当我们终于走下最后一级石阶,随团的导游小柯说:大家都饿了,吃晚餐去吧。于是十五个人簇拥着走向山下的饭店,脚步声、谈笑声在夜色里交织,格外温暖。这趟午后启程的登山之旅,虽没有追赶日出的匆忙,却收获了满程的惬意与惊喜。原来,最美的风景,一直都在脚下的每一步,更在身边一同前行的每一个人身上。</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07年6月10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