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工业

弓长

<p class="ql-block">什么是重工业?按俗话说,重工业就是国家的基本公共基础设施,这个设施搞得好,起点高,国家进步快,发展也快。按行话讲,就是钢铁(厂房建设、铁钢产量、钢铁质量、钢铁源料)、交通运输(铁/公路建设、海/陆/空设施)、动力建设(水/电/气/煤的基础建设)、军工建设(海/陸/空军的建设、各种武器的硬/精/量度)、高科技的发展(海/陆/空的尖端科技-太空探索与利用、航海设施建设、各行各业的科研与智能、新科技的研究与发展/发明)。由于17年战争(14年抗日,3年解放战争)的破坏,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起步晚、低。解放前,用的洋货,解放时连生产火柴都难,真是一穷二白。解放后(1949年-1978年),在共产党毛主席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紧缩裤腰带,进戈壁,钻深山,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白手起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展重工业,在短々30年内,硬是把我国建设成了工业强国。</p> <p class="ql-block">重工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物质技术基础的主要生产资料的工业。重工业与轻工业对应,提供生产资料的部门称为重工业,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称为轻工业。</p><p class="ql-block">重工业:钢铁工业、冶金工业、机械、能源(电力、石油、煤炭、天然气、核能等)、化学、材料等工业。它们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包括工业本身)提供原材料、动力、技术装备等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是实现社会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物质基础。重工业的发展规模和技术水平,是体现其国力的重要标志。现代工业结构是由重工业、轻工业、化学工业三大部分构成。</p><p class="ql-block">重工业产品是实现社会扩大再生产的物质基础。重工业的增长速度快于轻工业和农业。但重工业发展也要受到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的制约。因此在安排重工业发展规模和速度时,要把需要与可能结合起来进行平衡。</p> <p class="ql-block">重工业按生产性质和产品用途,可分为三类:采掘、原材料、加工工业。</p><p class="ql-block">1、采掘工业-指对自然资源如石油、煤炭、天然气、金属矿、非金属矿、木材开采/开伐等工业;</p><p class="ql-block">2、原材料工业-指向各经济部门提供基本材料、动力、燃料的工业。包括黑色和有金属冶炼及加工、炼焦及焦炭、化学、化工原料、水泥、人造板及电力、石油、煤炭加工、玻纤原料、锯材及人造板等工业;</p><p class="ql-block">3、加工工业-是指对工业原材料进行再加工的工业。包括机械设备、电子、化肥、农药、金属结构、水泥制品、其它建材制造等工业。重工业产品只有少部分用于生活消费,如电力、煤炭、天燃气、小轿车等。</p><p class="ql-block">重工业划分的两种方法:①依重-根据产品的体积和重量,重的为重工业如钢铁、冶金、金属材料、机械工业等,轻的为轻工业;②提供与制造-提供生产资料的为重工业,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为轻工业。国家统计局对重工业的定义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物质技朮基础的主要生产资料的工业。对轻工业的定义是:主要提供生活消费品和制作手工工具的工业。在研究中,常将重工、化工合称为重化工业。</p> <p class="ql-block">发展方向</p><p class="ql-block">因重工业产品多与高层次社会需求相关,能促使内需规模不断地扩张,产业结构也随着需求变化而变化,其发展对内需总量的拉动效应是持续性的。重工业的发展能为许多产业的发展提供投入品,也为本国其他产业创造出巨大的市场。一个国家的重工业发展水平,决定其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中国重工</p><p class="ql-block">一、重工行业</p><p class="ql-block">中国重工业包括能源、钢铁、机械、化工等行业。</p><p class="ql-block">1、能源:①煤一现有大型煤炭基地16个(山西大同、河北开滦、河南平顶山、安徽淮北、山东兖州、江苏徐州、黑龙江鸡西、辽宁铁法等),煤矿已发展多种经营企业17000家;②石油一现有油田11个(东北大庆、辽河、山东胜利、河北华北、天津大港、新疆塔里木/吐鲁番-哈密/准噶尔、渤海、南海东部、南海西部等油田;③天然气一新组建“中国石油天燃气集团、中国石化集团;④电力(火电、水电、核电)现发展到2亿千瓦,发电量/装机容量居世界第二位,中国已建成大型水电站58座(共中装机容量≥100万千瓦的电站19座,正在建的大型水电站有二滩、小浪底、三峡水电站。连云港、岭澳核电工程正在建设中,已建成的核电站有浙江秦山、广东大亚湾核电站。各大电网已覆盖中国全部城市和大部分农村。</p> <p class="ql-block">2、钢铁,大型钢铁企业分布在鞍山、太原、包头、北京、上海、天津、武汉、攀枝花等地。≥百万吨的纲铁企业24家,上海宝钢是新组建的钢铁集团。一批大型钢铁企业采用先进工艺技术,改造、更新设备,已能生产冷轧钢板、冷轧硅钢片、镀锌钢板、开采石油用钢管等一批高档次钢材。</p><p class="ql-block">中国已能冶炼1400多个钢种、轧制20000多种规格的钢材,钢材自给率已达90%。</p> <p class="ql-block">3、机械工业一一已有农业机械、工程机械、通用机械、重型矿山、仪表、机床、电工电器、轴承、汽车、食品机械等行业。一批代表当今工业发展水平的高技术产业已在中国迅速发展并初具规模。如汽车工业,长春、上海引进德国大众技术,制造出㨗达、奥迪、桑塔纳、别克等名牌轿车并推向市场。</p><p class="ql-block">中国机械工业可向各行业提供各种高水平的大型成套设备,包括炼铁高炉、板坯连铸机、发电、煤矿开采、石油勘探、石油钻机、炼油厂、化工厂、浮法玻璃生产线等成套设备。</p><p class="ql-block">中国机电产品已成外贸。</p><p class="ql-block">中国化学工业,包括化学矿山、化肥、农药、基本有机原材料、基本无机原料、合成纤维单体、合成橡胶、感光材料、橡胶制品、塑料制品、石油化工、日用化工、医药化工等行业,能生产40000多种产品。上海、北京、天津、沈阳、大连等地是中国重要的化学工业基地,其产不仅满足国内需求,还出口到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中国的战略目标:一是国民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技术装备主要用国内供给-自力更生,自给自足,摆脱控制。二是重工业水平达到或超过国际先进水平,使重工业在国民经济运行中起主导作用,带动促进轻工业和农业快速发展。出于对市场垄断的考虑,跨国公司不会有兴趣促使中国转向重工业化。面对全球经济竞争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新格局,中国政府采取强有力措施促使向重工业转型,拉动国民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重点方向和任务有九条。</p> <p class="ql-block">一、关键基础部件和基础制造装备。</p><p class="ql-block">1、基础部件-液气密元件及系统、轴承、齿轮及传动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等;</p><p class="ql-block">2、基础制造-数控机床及冲压、锻造、焊接、热处理等“工业母机”</p><p class="ql-block">二、重大智能制造装备。力争将我国机械、冶金、纺织、资源开采、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产业所需智能制造装备的本土化提高到30%。</p><p class="ql-block">三、节能和新能源汽车。</p><p class="ql-block">1、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p><p class="ql-block">2、节能减排,坚持节能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并举;</p><p class="ql-block">3、发展纯电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p class="ql-block">4、推动自主品牌,鼓励优势企业实施兼并重组,形成3-5家大型汽业企业集团;</p> <p class="ql-block">四、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p><p class="ql-block">我国已具备了全系列主流船型的自主设计建造能力,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船实现了自主研发和批量建造,大型船用曲轴等产品实现自主生产,成功研制了首台自主品牌中速柴油机;具备了自升式钻井平台的总承包能力。未来将逐渐撑握和深化适应新的国际造船标准及规范、液化天燃气船(LNG)高技术设计建造技术、提升船舶配套水平、突破深水装备关键技术、实施绿色精品船舶及动力系统集成、深海资源探采装备及空间站的创新发展工程。</p> <p class="ql-block">五、轨道交通装备</p><p class="ql-block">轨道交通装备:机车车辆、工程及养路机械、通信信号、牵引供电、安全保障、运行管理的技术装备。我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独立的的产业体系,创新了高速动车组、大功率交流传动机车,但与国内需求有距离,需大力发展具备节能、环保、安全的时速≥200公里/小时的各等级客运机车、大轴重长编组重载货运列车、中低速磁悬浮车辆、新型城轨装备和新型服务保降装备。</p> <p class="ql-block">六、民用飞机</p><p class="ql-block">加快自主研发干线飞机、支线飞机、大中型直升机、大型灭火/水上救援飞机、航空发动机、核心设备和系统、大型客机、中高端喷气公务机、新型通用飞机、多用途通用飞机、直升机、教练机、无人机、特种飞行器。</p> <p class="ql-block">七、民用航天</p><p class="ql-block">完善现役运载火箭系列型谱,研发新一代运载火箭,实现先进上面级、多星上面级飞行演示验证,启动重型运载火箭和更大推力发动机关键技术攻关;实施月球探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逐步实现新型对地观测、通信广播、新技术与科学实验卫星,完善应用卫星体系,推进国家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航天军民两用技术发展。</p> <p class="ql-block">八、节能环保装备</p><p class="ql-block">自主设计/制造城/乡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垃圾焚烧发电、除尘脱硫成套设备和相应的各种装备,使环境达到约束性指标。</p> <p class="ql-block">九、能源装备</p><p class="ql-block">建成世界首条±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和1000千V特高压交流输变电示范工程-自主研制&gt;2000千瓦大功率厚煤层牵引采煤机、6.3m高的液压支架、55立方米矿用挖掘机、1.2万米的陸地用石油钻机、乙烯“三太压缩机”并投入使用;掌握系统设计、压缩机、电机、变频控制系统的设计制造技术,实现油气物探、测井、钻井等重大装备及天燃气液化关键设备的自主制造。</p> <p class="ql-block">无论是算政治账还是经济账,发展重工业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前提。无论是常规战争还是核威胁,都需重工业为基础,国防工业涉及大量尖端技术,不可能一步登顶,只能在完全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的基础上,日积月累、厚积薄发。</p> <p class="ql-block">中国的重工业、轻工业、农业并不是相互独立的、互不相干的、任意选择的。在这“三业”.当中,重工业是基础,因为重工业为轻工业各部门提供原料和设备,为农业提供化肥/农药和机械设备</p> <p class="ql-block">建国初期,重工业基础薄弱(1949年,中国钢产量只有15.8万T,而美国的钢产量是8785万T,苏联是2733万T。1952年的人均发电量仅为12.6千瓦时,只有苏联的1/44,美国的1/234。这种工业基础,不可能为轻工业和农业提供机械、化肥,也无力开展交通、水利、电力、能源等基础建设),农业依靠人力、畜力和使用农家肥,生产方式是单家独户(打土豪分田地,分田地户),农业无法摆脱自然经济的瓶颈。1958年,党中央,毛主席在全国开展三面红旗运动,成立人民公社,农村组织亙助组、合作社、人民公社,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公有制,大兴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工业/农业大发展。实践证明只有重工业发展了,其他业才能同步发展。</p> <p class="ql-block">一个国家不发展重工业,二三产业发展只是表面现象,不是真的国家富强,人民小康,遇到外强,只能跪拜,说不起话,直不起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