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两语难说先秦吕不韦·续⑦

荷塘秋色

<p class="ql-block"> 第 七 回 </p><p class="ql-block"> 吕 氏 春 秋 功 成 名 就 </p><p class="ql-block"> 倾 情 相 待 误 己 英 名</p><p class="ql-block"> 话说吕不韦囤积居奇的商业模式,和他的商业思维,在他已经达到破天荒般的成熟季节时。才觉得自己万万没有想到,摆在眼前诸多理不清头绪的疑难杂事,才刚开始。</p><p class="ql-block"> 诸如没完没了的资金投入,情感和亲情投入。还有官场上那些永远也弄不明白的关系网络,更有像赵姬那般何时才能理得清的纠缠瓜葛,和政儿将来的拓土辟疆,治国安民的策略,以及文职武功的教导。等等,都不得不思考。幸亏他在多年的经商贸易中结交广泛,见识丰厚,加上他积攒的金银珠宝也还算过得去。因此,也只需他闲暇之余静心,理一理思绪也就能应服。</p><p class="ql-block"> 话说赵姬当下虽然贵为太后,但她年少育子,而立尚远丧夫。正值风华正茂的少妇年华,怎叫她清静寡欲?不要说她长夜孤灯苦寒冷月难熬,单就面对偌大后宫,晃来晃去依旧是几个宫女宫人。就是餐饮山珍海味,也难让她口中有味周身有力。因此,她夜来盼望天明,日头刚迎朝霞,便又期待黄昏日落,那也是她自然而然的某种向望而已。</p><p class="ql-block"> 然而,吕不韦在忙完朝政的前提下,利用空闲时间来一趟后宫,在关心政儿的同时,顺带探望昔日妻子也是自然,何况他还是村姑的初恋恩公。况且赵姬还是在日复一日,寒暑不见春风拂,春催蕾丰苞满时,春风自是无孔不入,春雨贵如油的时节。赵姬见到吕不韦,自然是眼前一亮。在她心慌意乱之时,那刀光箭影般的幻想间,自然也会在兔死狐悲,鸟尽弓藏走狗烹,再度相逢像首歌的当儿。来一曲剑拔驽张的声势,又何妨不可?何况她俩一日夫妻百日恩的潜伏还是保质期,生物体拼盘也正处在发育阶段。吕不韦就是再有顾虑,也只能硬着头皮上,待到日后再去作计较也来得及。</p><p class="ql-block"> 因为吕不韦知道,和赵姬的儿女情长再有牵挂,怎能与当下的国事,和政儿的前程来相提并论。他也更知道当下的秦国不缺武夫,倘若想成为七雄之首,必须要在文治武功的韬略上下功夫。于是,他思虑再三,再度利用手头闲钱,和权利。礼贤下士,广募门客,准备在囤积居奇的基础上,再来一个前所未有的放矢,用著书立说来走自己的路。</p><p class="ql-block"> 不日,来自天下七雄的三千文人墨客,集聚在吕不韦门下,继续用他那套生意经来拢络人心。他利用大型酒会宣布∶“本相虽然行商出生,但懂得人才比钱财更为重要。吕某不才,把大家请来。一是有富同享,二是诸位在喝好吃好玩好,畅怀痛饮的同时,从今日始不限时日。若有喜欢撰文者,可以把自己曾经的所见所闻,或者是远见卓识,甚至是感怀感概感想,都可以用自己的鸡毫笔把它记载下来。文章可以不拘一格,文字也不论多少,只要内容完整有寓意即可。到时,还要请在坐的诸位集思广益,视其优质论功行赏,并且还要把文稿分门别类编辑成册,让其成为传世经典,才是咱们共同的意愿。”</p><p class="ql-block"> 不出一年时间,三千门客中的文人墨客便将天地四方,古往今来的那些个三教九流、农工行商、奇闻异事、宇宙万物。甚至治家、立国、兴邦的策论方略,等等。应有尽有,无所不及,无所不在,无所不有,统统都记录在案。虽然人手数千,人思万种,却没有指其一端;虽舌有千千,口有千千,也没有言其一处论其一方。但是,众手挥毫,众思无拘,众口无束,众语无事不论。因此,文思来自各心,自当卷袖泼墨挥毫,也就各有各的文案在手。</p><p class="ql-block"> 然后,吕不韦再从撰稿者中挑选高人,或是毛遂自荐,在所有文稿中逐一修订精心筛选,分门别类定稿,择优编篡成辑。</p><p class="ql-block"> 吕不韦非常看好此书,定稿后的书名一直推荐为《吕氏春秋》。所谓春秋,泛指一年,或者是岁月,吕氏春秋本意是指先秦历史时期的鼎盛年代。这是中华有史以来第一部有组织有计划,编篡而成的杂家全书。全套共有十二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作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完全是博采众家之学说。</p><p class="ql-block"> 书中以儒、道思想为主道,融墨、法、兵、农、纵横、阴阳等各家思想为策应。是吕不韦为嬴政在青少年时期,特意编辑的一套阅读教材,是秦始皇课外必读的课本之一。旨在他举政之后治国安民,开疆拓土,和七雄争霸中建立大秦帝国,为纵横四海一家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理论依据。所以说《吕氏春秋》,是一部旷世奇书。特别是《吕氏春秋》中包含的内容,即有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主张孝悌忠信,仁义道德,中庸之道,同时也提倡礼法并重,德刑并举。也有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主张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同时,也追求以简驭繁的朴素辨证法。还有韩非子、商鞅为代表的法家思想,他们虽然主张严刑峻法,赏信罚明。但是,他们也追求奖励农耕和战例,图富国强兵。更有墨子创建的墨家学派,虽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思想,与儒家思想“仁爱、礼制”,形成了儒墨两家的明显对峙。但是,墨子推崇的是博爱、团结、贤能和政治的统一也是可取的。他还有一句史上最为霸气的十四字语∶“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讲究的是言行一至,和坚韧不拔。</p><p class="ql-block"> 《吕氏春秋》文体虽杂,但书中内容全是先秦民间史实可考。不但内容丰富,涉及面广,而且通俗易懂,可读性强。其价值可研可究,是一部难得的传世全书,更是中华文学遗产。上海古籍出版社,还将《吕氏春秋》列为国学典藏类书籍,特别设置了精装版本,供学校和各类博物馆珍藏。</p><p class="ql-block"> 诸如书中的民间故事,《掩耳盗铃》、《刻舟求剑》、《颜回抓饭》、《引婴投江》、《穿井得一人》、《割肉相啖》、《举贤不避亲,举才不避仇》、以及《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等等。都是先秦时期可考的真人真事,故事虽小,但事理明白,寓意深刻。</p><p class="ql-block"> 例如∶《掩耳盗铃》,是劝告他人不要自欺欺人;《刻舟求剑》,是告诫世人不要默守成规;《颜回抓饭》,则是提醒大家,亲眼所见未必就是真相;《引婴投江》之说,更是凭主观臆断的偏见;《穿井得一人》,是告诫世人不要道听途说,因为传话必有失真;《割肉相啖》,更是告诫后人,凡事呈强必害己,韬光养晦才是谦虚谨慎的为人之道;《举贤不避亲、举才不避仇》,其典故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大夫祁黄羊在告老还乡时,国君晋平公询问他何人可以继任?他首先举荐了仇人解孤,但解孤还未来得急上任便突发急症而亡。随后,晋平公又向祁黄羊求继任者时,他举荐了自己的儿子祁午。即体现出了为政者公正廉明的原则,更体现出了为政者,有唯才是举,和公正无私的用人之道。从而,后世还以此为典故衍生出了“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等成语。《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说的则是小人不度君子之腹的道理。</p><p class="ql-block"> 吕不韦为了使《吕氏春秋》达到精业求精,扩大文献影响,成为有价值的经典巨著。他还不惜重金,聘书画名家用正楷抄录全书,校对后在城门的显眼位置,新建风雨走廊并且悬挂於其中,供人审阅的同时,还张榜承诺∶凡是前来审阅修订者,以一字千金论赏。吕不韦的这一举措,也成为了后世成语∶“一字千金”的典故。</p><p class="ql-block"> 消息一经传出,不但天下的文人墨客争先恐后而来,而且七雄中的商贾大咖也是接踵而来,看热闹围观者更是门庭若市,来来去去络绎不绝。其气势就像逢年过节时赴宴,其气氛更像佛徒那般的赶庙会。其中,文人墨客前来,一是为了见识文采风格,二也可以碰碰运气。商贾大咖前来,首先在拜访吕相同时,分享他的前程福禄。其次是采点,看看有否商机可乘。围观者一是看热闹,二是领略咸阳风光,三也为《吕氏春秋》的问世,给吕不韦即带来了好名声,也给咸阳城带来了不可多得的商机。</p><p class="ql-block"> 与此同时,文人墨客中的精英们也认为《吕氏春秋》,字字珠玑编篡严谨,篇篇文章语熟能详,不失尽善尽美的篇章风格。最后,以无字可更,无处可改圆满告终。同时,也为吕不韦许诺的“一字千金”美名,传世至今。</p><p class="ql-block"> 更令吕不韦得意之处,此举竟然还给咸阳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当初开始时,也只是增加了不少餐饮排档,以求应急之需。接下来的便是饭铺客栈,以求供不需求。相继而来的更是商铺、花楼比比皆是,应有尽有,以求不同层次的客商需要。这也是为了咸阳城的市井繁华,甚至为国富民强的秦国,带来了勃勃生机的国运。</p><p class="ql-block"> 吕不韦在万事俱备不欠东风的情况下,终于轻松下来想到了后宫的赵姬。何况她还是自己亲自从乡下带回来的村姑,那情是不能用言语来表白的。</p><p class="ql-block"> 赵姬也理解仲父,他在不辞劳苦的为朝政国事、为政儿成长而忙碌。有幸前来后宫问安已经是情份,她也自然是用温馨温暖温柔相待。何况他还是自己由村姑脱变成太后的恩公伯乐,那情岂是用几词半语就能说得清楚的?</p><p class="ql-block"> 所以,今日之见不但有三日不见如隔三秋之热烈,而且还有说不完的心里话。更有说不清理还乱的情絲,需要她们在平心静气的坏境中来调理,来磨合。经过长时间无声胜有声的调理之后,赵姫从磨合中解脱出来,嗲嗲般的嗔怨道∶“先生,俗话说,床上无君子,榻上无淑女。想当年女娲补天造人,为天下创造了优美环境,也为天下提供了繁衍后代条件,还为天下的男人,和女人在日落而息时提供了消遣娱乐时间。先生不会责怪村姑放矢无度吧?”</p><p class="ql-block"> 吕不韦听赵姬如此一说,倒觉得她成熟了许多,便温馨般的说∶“自古愁者劳心,娱者酒肉情色。夜色依然螢火自然,泰然自若那也当然。回首过来路,似曾燕归来。有的放矢才村姑,众矢之的不先生。村姑不是说了榻上无淑女吗?何况商人也不是伪君子。先生倒是想起孩提时一位朋友,当下这位门客来。”</p><p class="ql-block"> 赵姬侧身相拥道∶“孩提事多为懵懂,门客事不然。村姑倒想打听。”</p><p class="ql-block"> 吕不韦吊她胃口道∶“有些话说又不妥,不妥吧倒也未必。”</p><p class="ql-block"> 赵姬听吕不韦如此一说,更是依偎得紧了,便缠绵悱恻于他,还似忸怩作态般的撒娇道∶“什么不妥不宜,都已经是老夫老妻了,最多不过也是这样。村姑等不得了,快说!”</p><p class="ql-block"> 吕不韦拗她不过的说道∶“也罢!大不了再转让一次。”</p><p class="ql-block"> 赵姬听后语无伦次般说道∶“说啥呢?”</p><p class="ql-block"> 吕不韦认真的说∶“别紧张,这也是无奈之举。政儿也懂事了,倘若咱们不小心惹出点风吹草动的状况来。他,情何以堪。”</p><p class="ql-block"> 赵姬强忍性子,捏着他耳根嗔怨道∶“这有关吗?先生还是他的仲父呢?”</p><p class="ql-block"> 吕不韦释然般的说∶“无关才好,但愿了也不见得会如愿。因为村姑现在是太后,商人是臣民。仲父,政儿也不会认为是他</p><p class="ql-block">爹呀?”</p><p class="ql-block"> 赵姬仍然嗔怨道∶“又扯远了,快说你那位孩提的故事吧。”</p><p class="ql-block"> 吕不韦慢条斯理的说∶“他叫嫪毐,比咱长两岁。身材虽然玉树临风,但他能说会瞟爱打斗,而且他那傢伙什还雄风十足。孩提年代咱们爱在坟头,玩‘做皇帝打江山’的游戏,第一位皇帝是比谁尿得高来决定。当他尿尿那刻,伙伴们都被他那傢伙什惊得连呼‘哇塞’。比起咱们谁来,简直是天壤之别,一个是胖乎乎的红润圆滑,其他的都是萎靡不振。大家都认为他是年岁大的缘故,自认为随着年岁的增长,自然也有他那般的雄风。可是,想不到他长大后一直在江湖干着卖艺的活计,这次招募文人墨客时,他也成为了咱的门客。一天傍晚时,他竟然在院子里耍起了江湖把戏,把所有在场的人,都耍得欢天叫地的呼喊。转头看时,咱也被他惊呆了。猜他怎么着?</p><p class="ql-block"> “别卖关子,讲。”</p><p class="ql-block"> “竟然用那傢伙顶着一辆桐木车磆碌在快速的绕场奔跑。众人见如此的场面能不贺彩?咱也想不到成年后的嫪毐会有如此雄风。”</p><p class="ql-block"> “比起先生呢?” “只能说是汗颜。”</p><p class="ql-block"> “本来认为先生已经够雄风,听先生一说,倒觉得这位嫪毐更神奇。可否见识见识?”赵姬虽带矜持,但又好奇问道。吕不韦送热吻道∶“他傢伙凭好奇心就可以随便见识吗?”赵姬道∶“为什么不能?”</p><p class="ql-block"> “除非?”吕不韦还没说完,赵姬便追问他∶“什么?讲!”吕不韦也不含糊怼她∶“除非这样。”赵姬心恢意冷般求助他∶“这也太让人失望。还有好主意吗?”吕不韦也哄她道∶“除非”,赵姬嗔怨∶“又除非,说!”吕不韦宠她般调侃道∶“除非姬儿拿出定力来,不上他的钩。否则,商人虽然不甘心,但又不得不转让。”赵姬说∶“不会吧?只是见识而已。”吕不韦接茬∶“如此私密有随便见识的?”赵姬说∶“要咋样,才能见识?”吕不韦道∶“至少相约时有语言交流。妳心能肯怕身难抗拒?”赵姬理直气壮的说道∶“咋就不能,别小看村姑。”吕不韦说∶“既然妳已决,商人退居二线作战略转移便是。姬儿得接受商人的战略测试才行,倘若过关,商人安排妳见识。否则休想。”说完便是鹞子般翻身,在她动弹不得的情况下,吕不韦说∶“还要不要见识?”</p><p class="ql-block">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