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米饭三十年:我的黑土粮心路

丁明录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b>一碗米饭三十年:我的黑土粮心路</b></span></div> <b>我是刘凤云,人们都叫我“大米姐”。</b><br> 三十年前,我还是个背着电饭锅走街串巷的农家女。记得那时候,我常常天不亮就起床,把刚煮好的米饭装进电饭锅,坐着绿皮火车去城里推销。在成都的街头,雨水打湿了我的衣裳,可我顾不上擦,只是紧紧护着怀里的电饭锅,生怕米饭凉了。“尝尝吧,这是我们泰来的大米。”这句话,我说了成千上万遍。<br> 有人笑我傻,说我一个农村妇女,能折腾出什么名堂。可我知道,让农民种的好米卖上好价钱,这件事值得我傻一辈子。那时候我就暗暗发誓:一定要让全国人民都吃上我们泰来的好大米!<br> 如今三十年过去了,我带领的鑫粮云桥农业科技公司已经发展成为年加工30万吨、年销售额1.8亿元的现代化农业龙头企业。但我始终记得,自己还是那个在黑土地上摸爬滚打的农家女。<br> <b>我深深爱着这片黑土地。</b><br> 在北纬47°的世界黄金水稻带上,松嫩平原腹地的泰来县,有着上天赐予的珍贵礼物——世界上最肥沃的黑土和最纯净的嫩江水。这里的黑土地,捧在手里能攥出油来;这里的嫩江水,清澈得能看见水底的鹅卵石。<br> 我常常蹲在田埂上,看着绿油油的稻苗在微风中摇曳。阳光洒在叶片上,露珠晶莹剔透,就像一颗颗珍珠。我知道,这就是我们农民的希望,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本。<br><b> 我把每一粒大米都当成自己的孩子。</b><br> 在鑫粮云桥,我们建立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完整产业链。5万亩绿色水稻种植基地,7000亩有机种植基地,2条国内领先的数控精米加工生产线...这些数字背后,是我们对品质的极致追求。<br> 我常常对员工说:“宁可公司倒闭,也不让人戳脊梁骨!”我们坚持“五不原则”:不施农药、不用转基因、不掺劣质米、不短斤少两、不欺农压价。因为我知道,每一粒大米都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健康。<br> <b>我最骄傲的是带着乡亲们一起致富。</b><br> 2014年,我们创新推出“五统一分一定”的经营管理模式,带动了3000多户农户共同致富。看到乡亲们的腰包鼓起来了,脸上的笑容多了,我的心里比吃了蜜还甜。<br> 记得有个叫王老汉的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后第一年就增收了2万多元。他拉着我的手说:“大米姐,要不是你,我这辈子都住不上新房子!”那一刻,我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了。<br> <b>我知道,这条路还很长。</b><br> 虽然现在我们的产品已经远销全国23个省市,获得了“全国十大好吃大米”等多项殊荣,但我深知,农业现代化这条路还很长。<br> 未来,我们要继续扩大有机种植规模,深化农产品精深加工,让泰来大米不仅香飘全国,更要走向世界。我要让全世界都知道,中国农民种出来的大米,就是最好的大米!<br> 这就是我,刘凤云,一个永远扎根黑土地的“大米姐”。<br> 从背着电饭锅推销大米的农家女,到带领企业年销售额突破亿元的创业者,我始终记得自己来自哪里。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还会想起三十年前那个在雨中护着电饭锅的自己。<br> 我知道,我这一生,注定要与大米结缘。因为在这片黑土地上,每一粒稻谷都是大自然的馈赠,都是农民心血的结晶。而我,愿意做那个守护这份馈赠的人,让中国人的饭碗里,永远盛满香喷喷的中国好米!<br> 碗中一粒米,云桥十分心。这就是我,一个普通农家女最朴实的承诺。</h1>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b>黑土长出的金稻穗:一个铁娘子的稻香人生</b></span></div> 我是刘凤云,一个在黑土地上摸爬滚打的农家女。我的家乡泰来县,有着世界上最肥沃的黑土,嫩江水滋养的稻田,种出的稻米晶莹剔透、香气扑鼻。可这么好的大米,却因为没名气,卖不上好价钱。<br> 看着乡亲们辛苦种出的好稻谷被低价收购,我的心像被针扎一样疼。“一定要让泰来大米走出黑龙江!”这个念头在我心里疯长。可当我拿出全部积蓄16.5万,又借了80万外债办米厂时,所有人都说我疯了。<br> 第一年,血本无归。80万外债像座大山压得我喘不过气。多少个夜晚,我躲在被窝里偷偷抹泪。但天一亮,我又开着小货车出发了。车里装着电饭锅和大米,我要让全国人民都尝尝我们泰来的好米!<br>34个城市,10万公里路程。在赤峰的寒风中,我冻得直跺脚;在成都的烈日下,我晒脱了皮。可最让我心寒的是,任凭我怎么推销,订单还是寥寥无几。<br> “放弃吧!”有人劝我。可我知道,开弓没有回头箭。我咬牙再次举债,更新设备、扩大规模。这一次,我不仅要卖米,更要打响“泰来大米”这个品牌!<br> 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我们的米厂年加工能力达到30万吨,产品销往全国100多个城市。看着仓库里金灿灿的稻谷,看着乡亲们脸上洋溢的笑容,我知道,这一切都值了。从负债80万到年销1.8亿,从一个人单打独斗到带领500户农民致富,我用实际行动证明:黑土地不仅能长出好稻米,更能孕育出不服输的梦想!<br> 这就是我的故事,一个普通农家女的稻香人生。我要告诉所有人:只要心中有光,黑土地也能长出金稻穗;只要永不言弃,农家女也能闯出一片天!</h1>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b>我命由我不由天:一个农家女的倔强人生</b></span></div> 我叫刘凤云,一个从黑土地里爬出来的农家女。1970年,我出生在黑龙江泰来县一个穷得叮当响的农家。作为家里的长女,我从小就懂得什么叫“穷人的孩子早当家”。<br> 1983年,父亲突然病倒,眼睛几乎失明。看着母亲既要照顾父亲,又要下地干活,我的心像被刀割一样疼。1985年那个寒冷的冬天,15岁的我躲在柴火垛后面哭了一整夜,然后擦干眼泪,把书包永远地挂在了墙上。<br> 16岁那年,我发现村里小卖部的挂面总是卖得很快。一个大胆的想法在我心里生根发芽:我要做挂面!可当我把这个想法告诉父母时,却遭到了强烈反对。“一个丫头片子,能成什么事?”村里人的闲言碎语像刀子一样扎在我心上。<br> 但我刘凤云就是不信这个邪!白天干完农活,我就偷偷跑去学做挂面的手艺。800块钱,这是我和命运对赌的第一笔赌注。没有和面机,我就用手揉,一天200斤面,揉到手指都伸不直;没有烘干机,我就用扇子扇,汗水把衣服浸透,能拧出水来。<br> 记得最危险的一次,半夜赶工,我的衣服被机器绞住。我拼命挣扎,衣服袖子都扯掉了,左胳膊被打得淤青发紫。那一刻,我真的怕了,但第二天天一亮,我又站在了面案前。<br> 渐渐地,村里人看我的眼神变了。“这丫头做的挂面,筋道!”客户越来越多,我的腰包也慢慢鼓了起来。但我始终记得:宁可少赚,也绝不以次充好;宁可熬夜,也绝不耽误交货。<br> 六年时光,我从一个“假小子”变成了村里人嘴里的“小老板”。给家里盖了四间大瓦房,买了村里第一台18马力的拖拉机,看着两个弟弟在新房里成家,那种自豪感,比蜜还甜。<br> 现在的我常常想:命运给了我一手烂牌,但我偏要把它打成王炸!因为我知道,在这片黑土地上,只要肯干,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只要骨头够硬,就一定能活出个人样来!<br> 这就是我的故事,一个普通农家女的不认命的故事。</h1>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b>一碗米的温度:一个米娘子的赤子之心</b></span></div> 我是刘凤云,一个在黑土地上长大的农家女。三十年前,我背着电饭锅走遍全国34个城市,只为让更多人尝到家乡的好米;三十年后,我依然会为每一粒稻谷弯腰,因为我知道,这一碗米饭里,盛着的是农民的汗水和希望。<br> 记得创业最艰难时,我带着电饭锅在成都街头煮饭。雨水打湿了我的头发,却浇不灭我心中的火种。“尝尝吧,这是我们泰来的大米。”这句话,我说了成千上万遍。有人笑我傻,可我知道,让农民种的好米卖上好价钱,这件事值得我傻一辈子。<br> 如今,我们的“悯农爱人”四个字,不仅刻在公司的墙上,更刻在每个云桥人的心里。每年秋收,我都会亲自去田间,用高于市场价0.15元的价格收购贫困户的稻谷。看着他们数钱时颤抖的双手,我就想起当年那个在柴火垛后哭泣的自己。<br> 疫情最严重时,我捐出了价值几万元的防护物资。有人问我值不值,我说:“在生命面前,钱算什么?”就像我常对员工说的,做企业要有温度,卖米更要讲良心。<br> “泰来大米”是我的孩子,更是这片黑土地的骄傲。 我们办大米节、建体验馆,就是要让全世界都知道,在这片未被污染的黑土地上,有一群人在用最质朴的方式,守护着最纯净的粮食。<br> 从负债80万到年销过亿,我始终记得自己是谁——我是黑土地的女儿,是农民的代言人。每当看到仓库里金灿灿的稻谷,看到乡亲们脸上幸福的笑容,我就知道,这一路的风雨兼程,值了。<br> 这就是我的故事,一个关于米的故事,一个关于不忘本的故事。我要用这一碗米的温度,温暖更多人的心。</h1> <h1></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b>《泰来大米鑫粮云桥篇》——三字经</b></span></h1>黑龙江,大粮仓。黑土地,多风光。<br>泰来县,产好粮。赛江南,鱼米乡。<br>积温高,日照长。松江润,沃土香。<br>氨基酸,凝琼浆。矿物质,蕴营养。<br>糯如玉,泛油光。煮粥饭,满屋香。<br>鑫粮业,云桥强。承古法,谱新章。<br>精工艺,保质量。建渠道,通四方。<br>创品牌,美名扬。联电商,销路广。<br>京津冀,沪苏杭。大湾区,订单忙。<br>育良种,科技昌。守诚信,树榜样。<br>合作社,富老乡。万吨仓,储希望。<br>兴农策,国运长。泰来米,耀北疆。<br>金穗垂,稻浪扬。中国碗,盛龙江!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刘凤云董事长简介</b></div><br> 泰来县云桥米业董事长刘凤云,出生于泰来县江桥镇偏僻小村贫苦农民家庭。13岁时,她为了贴补家用,只要学校放假休息,她就会用瘦弱的肩膀扛起比她还要高很多的草靶子,走村串户叫卖母亲用白糖和山楂自制的冰糖葫芦,每天为了那一元钱的微薄收入而起早贪黑、顶风冒雪。15岁时她因家境贫寒和父亲患病双重压力无奈辍学,开始靠一己之力赚钱养家、为父治病,弱肩扛重担,向坎坷命运发起挑战,务农、打工、经商、创业。1988年,年仅16岁的刘凤云与人合办小型挂面厂,工人、销售员、厂长“一肩挑”,勤奋、勤劳加耐心、恒心,历尽千辛万苦打拼下“第一桶金”。不满足现状的她,于2005年创办云桥大米加工厂,后成立泰来县云桥米业有限责任公司,现改为云桥米业有限责任公司。从那时起她心底埋下一个夙愿,让每一个人都可以品尝到家乡绿色、健康、安全的优质大米。再次创业路上历经重重困难,十年艰辛探索,云桥米业成为省内外知名粮食加工龙头企业。云桥米业的成功让刘凤云农家女的人生逆袭,现在的她已成为黑龙江省人大代表、齐齐哈尔市妇代会委员、泰来县政协常委、泰来县妇联副主席、泰来县工商联副主席、泰来县女企业家协会会长,获黑龙江省五一劳动模范、齐齐哈尔市第十三届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从名不见经传到业内闻名,骨子里坚韧不拔的韧劲和女性特有的细腻是她成功的“秘籍”,随身背着的电饭锅是她把泰来大米推向全国的“法宝”,悯农爱人、厚德载物的博爱情怀是云桥米业做大做强的“铁律”。云桥米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以来,规范管理,守法经营,诚信经营,被评为齐齐哈尔市市级重点龙头企业、黑龙江放心粮油企业、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省优质粮食工程品牌创建示范企业、“中国好粮油”示范企业、国家放心粮油企业。<br> 2020年5月10日母亲节,在由湖北孝感市委市政府、黑龙江报业集团及孝感日报社通过快手平台举办的“江湖儿女情,好礼送母亲”走进泰来、直播家乡活动中,一款名为“鼎桥”牌的优质大米成为母亲节礼物的“新宠”,这款凝聚孝心的“鼎桥”牌大米,是黑龙江省泰来县云桥米业有限责任公司为天下母亲精心准备的。属于云桥米业的这样的“高光时刻”不胜枚举。云桥米业经层层筛选参与这次活动,与云桥在行业内的知名度、消费者口碑分不开,更与公司董事长刘凤云热心公益、社会事业分不开。熟悉刘凤云的人对她赞誉有加,特别是当地农民,发自内心地感谢她能让他们的粮食卖上好价增加收入,更由衷佩服,一个娇小的农家女竟然一步步成为远近闻名的女企业家。<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有骨气的农家女</span></div> 说刘凤云是现实版“趟过男人河的女人”一点也不为过。<br> 1970年6月,刘凤云出生在黑龙省泰来县江桥镇一个偏僻小村十分贫困的农民家庭,家里姐弟三个,她是老大。老话说:“屋漏偏逢连夜雨”,1983年,刘凤云父亲突然患病,眩晕无力,眼睛几乎失明,一家五口的生计压在她母亲一个人身上,母亲在照顾父亲之余,还要耕种承包田、干重体力活。刘凤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br> 1985年,年仅15岁的刘凤云一个人躲在角落里撕心裂肺地痛哭一场后,毅然决定退学。也就是从那时起,她开始靠一己之力赚钱养家、为父治病,弱肩扛重担,向坎坷命运宣战,务农、打工、经商、创业,从不屈服。<br> 当时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之初,从城市到乡村,老百姓的过的都是“抬头日子”,人们干劲十足,而刘凤云家没有主要劳动力,日子穷得“叮当响”,刘家人总觉得在人前矮了半截儿。可刘凤云并不甘心,细心的她偶然间发现了一个“商机”。<br> 16岁那年,刘凤云发现小卖部里挂面是紧俏货,于是动了念想,可她把想做挂面的事和父母一商量,立即遭到强烈反对。但她并不气馁,务工之余,偷偷跑去学做挂面的技术,了解做挂面需要哪些投资、投多少钱......回来,她就给父母讲,说得头头是道。知女莫过母,闺女要想干啥一定要干而且一定能干好。于是,母亲帮她东挪西凑,短短几天时间,一个投资800块钱与人合资的“挂面厂”开张了!<br> 设备简陋,她把自己当机器使,没有和面机,她一个人一天手工和面200多斤,累得吃饭拿筷子手都发抖;买不起烘干机,她用大扇子扇,挂面干了,她的衣服却能拧出水来。<br> 没钱雇工人,厂长、技师、勤杂工、推销员、送货员她“一肩挑”。那个年代,一个未成年的女孩在外面抛头露面,总有人指指点点说不是“正路”,辛苦、劳累和不被理解对于刘凤云来说根本不算什么,最可怕的是做挂面还有生命危险。<br> 那时农村电压不稳,供电时断时续,有一次停电后半夜来电,她起来赶活儿,正困得迷迷糊糊,机器出面条儿时把她的衣服绞进了链条里,她挣扎着往出拽,衣服袖子扯掉了,但左胳膊被链条打肿了,左乳房淤血发青,她差点变成残疾。<br>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渐渐的,刘凤云发现人们看她的眼光有了变化,客户多了,自己的钱包也鼓了。刘凤云虽然想尽办法降低做挂面的成本,却坚决不用质劣价低面粉,且从不缺斤短两,虽然设备简陋人手少,她却千方百计保证供货,大家感觉到这小丫头年龄虽小,做事却本分、实诚,因此她赢得了很多忠实客户。<br> 转过年,随着市场扩大,随着手里资金增加,刘凤云放弃合资选择单飞,添置了自动和面机及烘干设备。于是,生产能力翻番了,每天达到了四百斤面,收入也翻番了。<br> 六年寒来暑往,刘凤云终于用柔弱的身躯顶住身心的压力杀出一条血路,人们猛然发现,她已经从一个梳长辫的“假小子”变成了有钱的“小老板”。她为家里新盖了四间大瓦房,修建了院墙,添置了周围十里八村没见过的18马力拖拉机,两个弟弟在新房里结婚成家。<br> 刘凤云曾说,那时我才感觉到自己活出了人样,内心满满的自豪感,心里也有了更的大志向。<br>有情怀的铁娘子<br> 为了摆脱贫穷她杀出一条血路,为了卖好家乡的大米她更是破釜沉舟。<br> 她的家乡黑龙江省泰来县,地处世界上公认的三条最肥沃的黑土带之一的松嫩平原,全国两条未被污染河流之一的嫩江滋养灌溉几十万亩良田,这里所有耕地、水域、草原、林地整体通过无公害质量评价,泰来县因此成为黑龙江省水稻产业优势发展区、高产工程示范县及国家和黑龙江省商品粮基地县。这里普遍种植优质水稻,加工的大米,食味品质高,堪称“色香味”俱佳,属大米中的上品。<br> 当时泰来县也有一些大米加工厂,只是由于没有形成统一品牌导致知名度低,泰来大米没有被更多的人认可。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汗珠落地摔八瓣,刘凤云生长在农村,眼见亲戚朋友、老邻旧居销售水稻原粮增收乏力,好稻子卖不上好价,她从内心为他们感到不甘,而且从长远来看,刘凤云坚信泰来大米的市场空间一定是广阔的,所以她决心投资米业。<br> 刘凤云的决定立即招来包括家人在内的反对声和嘲讽声。可刘凤云决定的事,九头牛也拉不回。她顶住压力,拿出自己全部家当并从亲戚朋友那里借钱,与人合伙投资大米加工厂。<br> 准备大干一场的刘凤云却遭到当头一棒,秋后算账,她自己投入的16.5万元血本无归不说,另外欠下80万元巨额外债。<br> 打击犹如五雷轰顶,刘凤云感觉自己的人生跌倒了谷底。但刘凤云就是刘凤云,仿佛“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是云桥使命一般,短时低迷之后,她重拾烂摊子,主动承担了外债,开始自己一个人独闯米市的生涯。<br> 于是,刘凤云开着拉米的小货车,带上焖米饭的电饭锅,再一次开始风里来雨里去的创业路,内蒙古扎旗,中旗、林东、赤峰、保定、北京、宁波、杭州、苏州、上海、成都……34个城市留下她风雨兼程的身影,每走到一个地方,她就现场给客户闷饭、品尝、试吃、赠送……<br> 可是,她的努力仍然没有换来更多的订单。<br>事到万难,必须放胆。再三打击,刘凤云反而愈挫弥坚,因为失败让她知道自己到底差在哪儿,知道了家乡的大米为啥打不开市场。于是,她毅然再次举债更新升级设备、扩大规模,她深知“开弓没有回头箭”,此时放弃,意味着她所有的努力都将付之东流。<br> 十月怀胎何其苦,一朝分娩云烟轻!<br> 重整旗鼓之后,公司建立起完备而科学的现代企业管理体系,同时刘凤云借助泰来县加强“泰来大米”品牌推介的有利时机,加强和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合作,使企业终于走上正轨,销售渠道逐步扩大,并且开辟了线上销售渠道。短短几年时间,云桥米业就发展壮大成为拥有固定资产7000万元、厂区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综合实力雄厚的现代化农业龙头企业,并建立了自己的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有绿色水稻种植基地5万亩、有机种植基地7000亩。现在年加工能力30万吨,销售额达1.8亿元。产品畅销全国二十几个省及自治区、直辖市的100多个大中城市,在全国23个城市开设了“黑龙江泰来大米直营中心”。<br> 如今的云桥,已是齐齐哈尔市市级重点龙头企业、黑龙江放心粮油企业、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省优质粮食工程品牌创建示范企业、“中国好粮油”示范企业、国家放心粮油企业。<br>有良心的米娘子<br> 从名不见经传到业内闻名,从江桥小镇到国内大中城市,从最初小挂面厂,到现在云桥米业有限责任公司。刘凤云经历了自己人生的蜕变,骨子里坚韧不拔的韧劲和女性特有的细腻是她成功的“秘籍”,随身携带的电饭锅是她把泰来大米推向全国的“法宝”。悯农爱人、厚德载物的博爱情怀是云桥米业做大做强的“铁律”。 <br> 蜕变的过程虽艰辛、痛苦,却更坚定了刘凤云心中的信念,她把这个信念注入到的企业核心价值观—悯农爱人,厚德载物,并且初心不渝的践行下去。<br>刘凤云创立企业的初衷,就是把家乡的好大米介绍给国人。云桥米业成立以来,每年都和当地百姓签订单,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按需种植,按需加工,在当地形成了“龙头企业+合作社+订单+农户+贫困户”的生产经营模式,通过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让百姓既“种的好”还能“卖得好”,走中高端市场,实现了优质优价。<br> 在注重公司发展的同时,刘凤云始终热心社会事业和公益活动。除了参加政府及有关部门组织的活动,刘凤云每年坚持为江桥镇一线清洁工人献爱心、送大米,经常去敬老院看望慰问鳏寡孤独老人。多年来,她爱心捐赠的款物达53万元,仅2019年就有16万元。<br> 在脱贫攻击上,2017年,刘凤云她通过公司种植基地发展种养业带动273户贫困户增加收入,其中包括以高于市场价0.15元的价格收购20户贫困户的水稻;企业还专门为贫困户设立了就业岗位,保证他们稳定就业持续增收。<br> 在新冠疫情突发的这个春天,刘凤云在做好公司疫情防控的同时,捐赠了价值几万元的防护服、口罩等防疫物资。有人问她到底捐赠了多少钱,她只是轻描淡写地说:“在生命面前,钱不算什么。”<br>刘凤云对家乡的那份爱,还体现在对“泰来大米”品牌的朔造和使用上,她说,“泰来大米”就像我的孩子,十月怀胎,母子连心!谁要是砸了我们“泰来大米”的牌子,就像扎了我的心一样疼。<br> “泰来大米”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标识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经层层筛选,云桥米业成为《泰来大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管理办法》首批授权使用企业。为了进一步扩大“泰来大米”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她每年拿出高额费用参加省内齐齐哈尔绿博会、黑龙江大米节及省外各种展会、“中国好粮油系列活动”等,宣传介绍“泰来大米”。刘凤云还与县政府部门联手,发起并创办了“春插福稻秧、夏看稻田画、秋收泰来米、冬赏稻草雕”的系列活动,在云桥米业辟建了“泰来大米展示体验馆”,成功举办了泰来县首届大米节。让更多的人来到这片黑土地,了解这片黑土地上生活的人们,体验农耕文化,品尝泰来大米。<br>天道酬勤,刘凤云这只山村里飞出的金凤凰,终于浴火重生,翱翔天宇。但无论飞得多高多远,都时刻不忘向生她养她的这片黑土地投注深情的目光,更挥不去她心底黑土地女儿那份浓浓的乡情!</h1>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b>黑龙江省鑫粮云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简介</b></span></div><br> 黑龙江省鑫粮云桥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坐落于马占山将军打响中国抗战第一枪的泰来县江桥镇,是一家集优质水稻种植、收购、仓储、精加工、批发、零售为一体,经济及技术等综合实力雄厚的农业现代企业。生产加工的中高端大米畅销云南、四川、广东、陕西、安徽、甘肃、内蒙古、北京、上海等省及自治区、直辖市的100多个大中城市。在北京、天津、成都、昆明、广州、上海、长春、哈尔滨、雄安新区、嘉兴、营口等23个城市开设了“黑龙江泰来大米直营中心”年产大米30万吨,年销售额达1.8亿元。企业及其产品享誉全国。<br> 海纳百川,鸢志鹏程。黑龙江省鑫粮云桥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立于2021年8月,投资660万元,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公司以现代化企业为标杆,高端站位、博采众长,始终如一以“做好泰来大米,无愧天地良心”为宗旨,践行“泰来大米,天地粮心”的核心价值观,建立了体系完备、部门齐全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泰来县区位交通便捷畅通,是黑龙江省、吉林省西部和内蒙古东部地区物流大通道重要节点,承启东西,连接南北,四通八达,111国道、齐泰高速贯穿南北,平齐铁路、嫩丹高速穿境而过,可直达北京、大连等中心和港口城市。乌江铁路和江音一级公路,是内蒙古东部连接“一带一路”东北经济圈的新通道。泰来县两小时车程半径内分布着4座机场,距齐齐哈尔三家子机场105公里,距大庆萨尔图机场240公里,距乌兰浩特机场160公里,距白城机场100公里,便于陆海、陆空联运,是区域重要交通物流节点。<br> 专意一心,守业不营。企业以规模化、品牌化、标准化、产业化为发展方向,宁精勿杂,专注、专业、专心致力于优质水稻、大米的产、加、销。有绿色水稻种植基地5万亩,有机种植基地7000亩;拥有国内一流的数控精米加工生产线2条;500吨的烘干机一台,年可加工大米30万吨;恒温仓储库8栋1400㎡,可储存水稻10万吨;打造了充分展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的泰来大米体验馆。<br> 悯农爱人,厚德载物。为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解决农产品供需矛盾、产销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探索农民增收乏力的破题之路,鑫粮云桥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要途径,竭力推动质量兴农、效益强农,引领带动广大农户种植优质的哈粳稻,松粳,龙阳等优质水稻。自2014年起成立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合作社和优质水稻基地推广统一品种、统一种植标准、统一技术服务、统一加工、统一销售、分户管理、订单回收,既“五统一分一定”的经营管理模式,让利于农、合作共赢。公司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和“宁产精品一粒,不做歹米半斤”的质量标准。 鑫粮云桥多个品牌产品大米执行GB/T1354-2018国家标准、 NY/T419绿色标准,通过国家有机质量体系认证并执行GB/T19630.1-2011有机标准。为了让广大消费者买的放心、吃着舒心,在优质水稻种植基地,建设了“物联网+”农产品全程可追溯系统,安装了前端视频监测、虫情测报、病虫害预警、气象监测、土壤墒情监测等设备,实现企业产品的品质及安全从田间到餐桌全程可追溯。企业产品全部被授权实用“泰来大米”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标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及“三品一标”,贴上了国字号安全标签。<br> 与时俱进,与时偕行。鑫粮云桥所在的泰来县江桥镇,位于世界仅存的三大黑土平原之一的松嫩平原腹地、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上限区域,年活动积温2930.6摄氏度,比第二积温带多近300度,年均无霜期在145天左右,比第二积温带长近20天,流经域内的嫩江是全国仅无污染的两条河流之一,水资源丰富,土质肥沃,被公认是世界土壤最肥沃的黑土区。所有耕地、水域、草原、林地整体通过无公害质量评价。<br> 鑫粮云桥已成为高品位时尚健康生活的引领者,鑫粮云桥大米就是品质和安全的保证,我们孜孜以求的,正是天下有识之士所期待的。善行无辙,德交归焉。黑龙江省鑫粮云桥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诚邀业内企业、人士交流合作,共创辉煌!<br><br></h1>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泰来县推介材料</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泰来县人民政府</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2017年9月)</b></div><br>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br> 大家好!很高兴与大家相识。借此机会,就泰来县区位交通、资源禀赋、发展环境等有关情况向大家作以介绍:<br> <b>泰来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快捷。</b>泰来县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地处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三省(区)交界处,素有鸡鸣三省之称。全县辖8镇2乡,人口32万,幅员面积3996平方公里,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泰来县交通基础设施完备,111国道贯通南北,平齐铁路、嫩丹高速穿境而过,可直达北京、大连等中心和港口城市;正在修建的乌江铁路和即将改扩建完工的江音一级公路,是内蒙古东部连接“一带一路”东北经济圈的新通道。两小时车程半径内分布着齐齐哈尔、大庆、乌兰浩特、白城4座机场,便于陆海、陆空联运,是区域重要交通物流节点城市。<br></h1><h1> <b>泰来生态优良、优质资源富集。</b>泰来县地处松嫩平原,土壤富含有机质及微量元素,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国家I、II类水体标准。背靠大兴安岭原始森林和呼伦贝尔大草原,全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50天以上。泰来县位于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光热充足,年均活动积温2930.6℃,年均气温4.9℃,年均无霜期145天,年均日照2908.8小时,年均降水量392.6毫米,素有“塞北江南”之称。境内有“一江五河”,水域宽广,全国水质最好的河流之一嫩江流经全县140公里,盛产“三花五罗”等鱼类,享有“鱼米之乡”美誉。</h1><h1> <b>泰来县稻米资源量质皆优</b>,是黑龙江省水稻生产大县,有优质水稻面积170万亩,一半为江河水灌溉,其中:全国绿色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50万亩。水稻总产95万吨,主产中长粒粳稻米,米质优良、营养丰富,色泽清亮、入口绵香,均达到国家A级绿色食品或有机食品标准,有国家A级绿色食品标识9个,有机食品标识6个,“泰来大米”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具有较高的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目前已有飞鹤六水香、北大荒等知名企业落户,致力叫响“泰来大米、天地粮心”品牌。</h1><h1> <b>泰来县杂粮杂豆资源特色鲜明,</b>是历史悠久的杂粮杂豆产区,常年种植面积30—50万亩,总产5万吨,其中以小绿豆、“四粒红”花生闻名,是“中国绿豆之乡”“中国花生(四粒红)之乡”。此外还有高粱、谷子、红小豆、芸豆等,塔子城杂粮市场是东北和蒙东地区知名的杂粮集散地之一,年交易杂粮、杂豆百万吨。同时,玉米面积100万亩,总产70万吨,商品率达85%以上。泰来的沙质土壤还适合种植中草药,现有板蓝根、黄芪等中草药2万亩。</h1><h1> <b>泰来县畜牧业资源优势突出</b>,位于北纬46°,地处世界“黄金养殖带”,是国家半农半牧县,有草原面积51.35万亩,饲草饲料充足,畜牧养殖业基础雄厚。肉蛋奶总产19.4万吨,黄肉牛年存栏4.5万头、出栏2.4万头,生猪年存栏24.9万头、出栏39.4万头,肉羊年存栏15.7万只、出栏8万只,禽类年存栏162.9万只、出栏281.3万只。目前,飞鹤集团入驻泰来,投资40亿元致力打造全球最大的奶山羊养殖基地和世界羊乳之都。泰来县绿色能源储能丰富,位于黑龙江省风能资源最丰富区、风速最大区,风功率密度在300瓦/平方米,70米平均风速在6.5米/秒以上,有效风速时数在7400小时以上,规划风电总装机容量100万千瓦。年平均太阳能辐射量5382兆焦/平方米,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空气透明度好,太阳总辐射值变化平稳,规划光电总装机容量50万千瓦。目前,华润、三峡、中电投等央企中标的9个风光电项目,总投资规模达到20亿元。</h1><b> 泰来政策优惠、发展环境优越。</b>近年来,泰来县深入实施“项目富县、产业富民”发展战略,全力打造良好经济发展环境。项目承载力强。县工业园区是省级中小企业园区和工业示范基地,总规划面积12.76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达到“六通一平”。位于园区内的荣程泰来健康食品产业园,是以PPP模式运营管理的工业地产,是健康食品全产业链专业化园区。目前已有绿洲微波隧道烘焙杂粮加工项目进驻。招商政策优越。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制定《泰来县鼓励产业项目引进发展实施办法》,建立产业项目发展基金,出台股份合作、技改贴息等优惠政策,提高项目吸引力,加快产业聚集。对入驻荣程健康食品产业园企业厂房租金第一年免收,第二年减半,第三年按标准收费。服务体系完备。组建10个专职项目办,建立企业负责人与县委书记、县长直接对话的“绿色通道”,建立县级领导牵头包服、责任部门具体负责、项目办工作人员入企服务机制,从项目签约落地开始,全程领代办审批手续,帮助企业解决遇到的问题。<br> 朋友们,塞北江南,商机无限。泰来县委、县政府和32万泰来人民竭诚欢迎大家到泰来县投资兴业,共创美好明天!我们将以最优的服务、最快的效率,为投资者提供全方位支持,保证项目建设顺利和企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