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清晨的街角,早餐摊冒着热气,上班族攥着地铁卡奔赴岗位,老人在公园慢悠悠打太极——这些习以为常的安稳,你是否想过,它从来不是“理所当然”?</p><p class="ql-block"> 去年刷到一则新闻:战乱中的某国,民众为了一块面包在废墟里争抢,孩子躲在防空洞不敢哭出声。对比之下才明白,我们能安稳地吃饭、工作、守护家人,不是运气好,是身后有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大国的山河无恙,哪来小民的岁月静好?没有大国的崛起撑腰,哪来小民的尊严可谈? 你在商场里自由购物,是国家贸易稳定给的底气;你在医院里安心治病,是国家医疗体系给的保障;甚至你在网上畅聊观点,也是国家网络安全给的守护。大国与小民,从来都是同呼吸、共命运的一体——国家是我们最大的“家”,爱国,从来不是喊口号,而是爱自己、爱家人的延伸。</p><p class="ql-block"> 可总有人觉得“国家安全离我很远”,觉得“个人的选择影响不了什么”。但你知道吗?有人随手转发不明来源的“境外爆料”,可能泄露了关键信息;有人被“西方月亮更圆”的言论洗脑,对着自己的国家挑三拣四,殊不知这些看似“自由”的思潮,很多是别有用心的文化渗透——他们想用碎片化的负面信息,消解我们的民族认同感;想用所谓的“个性解放”,打乱我们的社会秩序。到最后,若国家的文化防线被突破,社会失序、发展停滞,受损的是谁?是每个想安稳过日子的普通人。守护国家安全,从来不是军人或专家的“专属任务”,而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不传谣、不信谣,守住信息安全的小关口;不盲目追捧外来糟粕,守住文化认知的小阵地。 别让自己在不知不觉中,成了伤害自己“家”的帮凶。</p><p class="ql-block"> 当然,唤醒国人的正确认知,不能只靠个人自觉。文化宣传部门该多讲些“大国与小民”的真实故事——讲脱贫攻坚里,国家如何帮偏远山区的人过上好日子;讲疫情防控时,国家如何拼尽全力护佑每个生命。教育部门该把“家国情怀”种进孩子心里,不是教他们空谈热爱,而是让他们知道:祖国的山河有多美,前辈的奋斗有多难,我们该如何接过接力棒。</p><p class="ql-block"> 毕竟,真正的得胜从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文化的认同、精神的凝聚。当每个中国人都清楚“大国好,小家才好”,都能守住自己的责任、坚定自己的三观,当我们的文化能让每个国人自豪、让世界尊重,这样的崛起,才是最扎实的崛起;这样的尊严,才是最长久的尊严。</p><p class="ql-block"> 从今天起,做个清醒的中国人:爱自己的生活,也爱护这个给我们生活兜底的国家;守好自己的小家,也守护这个让小家安稳的大中国。这,才是对自己、对家人、对国家,最好的负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