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不了的伤痛:文/张德学

闻欣

<p class="ql-block">  品味生活不仅要品味生活之甜之乐,有时可能还要品味生活之苦之痛。这场忘不了的伤痛,不知道算不算是我命中的一劫,真的遭老罪了。</p> <p class="ql-block">  就在2025年9月6日那天,在所居住的小区里散步,不小心踩在一块小石头上摔了个跟头,手臂着地破个口子,也许寸劲吧,正好破在6月大连海湾礁石上摔的那块旧伤上,当时口子确实挺深,不过,真没当回事儿,一个大男人别总把自己整得惊心动魄的,就自己简单的喷个酒精,抹点碘酒,结果几天后,伤情加重,高烧不退,感染加重,顺着伤口往外喷脓水,按医生所说,再晚一天就快变败血症了,挺悬,甚至有生命危险。</p> <p class="ql-block">  因为结合当时的验血结果,说我血液什么白血球成分正常人不过10%左右,我的都快100%了,其感染程度大大超出了医生的想象,他们都很吃惊,说我,多亏身体素质好,有一定的抵抗力,要不小命难保。结果,这次算是新伤旧伤一起来,造成重度感染,口子长期化脓溃烂在胳膊内已形成差不多两条半截筷子长的窦道(医学专用术语,其实就是就是溃烂成两条肉窟窿)住院一个来月,花了小一万,至今还没有好……</p> <p class="ql-block">  有时想一想,真的,糟蹋点钱到也无所谓,钱是人挣的,付点辛苦再挣,关键是疼受不了啊,每次换药治疗都要在胳膊溃烂的肉窟窿里用治疗的工具蘸着消毒药水来回磨蹭清洗,并且要用手术刀一块一块割去腐肉,还要在这两个肉窟窿里塞进蘸着药物的纱布或医药棉球。</p> <p class="ql-block">  由于胳膊一直红肿,包括手都肿得像个大面包,为了怕引起进一步的红肿,只好不打麻药,真的,老疼了,同时,外面的窟窿即使都长出新肉也得割掉才能不让外面封口,与里面的窟窿一起长新肉,相当麻烦,相当疼痛,但没有啥更好的办法。</p> <p class="ql-block">  怕水肿,咋整?不打麻药,每次换药都堪比上刑,这种割肉不打麻药,病房大夫都说:关公刮骨疗伤也就跟这差不多,你这堪称割肉治伤!真的,很疼,连病房的护士都不敢看,这不是在大活人身上割肉嘛,太吓人了,太恐怖了,真不是一般人遭的罪。</p> <p class="ql-block">  开始,针对我的伤,医生一直建议手术治疗。但手术治疗,我一算时间也挺长,创伤面还大。因为手术必须先割开清洗,放脓,注入药物,再过一段时间割开清洗,注入药物,看长得怎么样,不行还得割开,就这么反反复复,一直到好为止,所以,我采取了保守治疗,并且时至今日在病房管床医生和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下逐步恢复,不断向好的方向发展。</p> <p class="ql-block">  如果手术,当然给打麻药,但我这保守治疗就不打麻药,本身就已经红肿很严重,再打麻药怕引起进一步红肿,所以,没有打。但也看人,如果真挺不住的人,麻药也得打,我只是扛住了,就没打,这样伤口说是愈合相对能快一点,毕竟,我这窟窿太深,都到骨头了,发展的可快了,刚住院时打消炎针基本没有作用,病房医生都着急,后来一天挂三次,加大剂量才慢慢见效!</p> <p class="ql-block">  这次忘不了的伤痛给我一个深刻的提醒,也算是一场教训,特别是对退休的或六十开外的人来说,有点啥磕磕碰碰的千万别大意,别掉以轻心了,哪怕有人说你小题大做,有时候,这个小题也真需要大做,同时,生病更要保持乐观良好的心态,能够承受一定的疼痛或具备一点坚忍劲儿,积极配合医生,就一定会对治疗疾病与恢复健康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张德学,笔名闻欣:辽宁鞍山人,辽大中文系毕业,退伍军人,爱好写作与摄影。现为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鞍山市企业文化研究会研究员,鞍钢文联特约作家,曾长期受聘于鞍钢日报社特聘记者。从1982年最初在部队创作小文《哨兵》至今,其诗歌、散文、随笔、报告文学、各类理论论文和新闻(图片)报道等散见于国家、省、市及鞍钢的各种报刊媒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