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历史陈列馆记一一历史里的南京(34)

华叙币史

<p class="ql-block">主 题:感悟历史</p><p class="ql-block">拍摄地点:南京瞻园</p><p class="ql-block">音 乐:平湖秋月(古笋曲)</p> <p class="ql-block">金陵第一园一一南京瞻园的东侧,是太平天国史料陈列馆。馆内展览了大量太平天国时期的实物、图片、档案资料、音像资料,最引起我深思的是结尾处,几位历史名人对太平天国的评价,由此联想作为生活在南京的人如何看待这个声势浩大、影响久远的农民起义。</p> <p class="ql-block">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是19世纪中叶中国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由洪秀全领导,旨在推翻清朝统治,建立太平天国政权,最终因内讧、腐败和清军镇压而失败。‌</p> <p class="ql-block">太平天国历时14年,历时时间是中国古代农民战争之最,不仅是中国古代第一次在南方兴起而波及全中国的农民战争,也是世界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一次农民战争。开创了中国农民战争不少先例,例如中国农民起义第一次遭到中外势力共同镇压,农民起义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提出一整套建设纲领、制度和政策等。</p> <p class="ql-block">馆内道路两旁展示的土炮,告诉我们太平天国运动是打出来的天下。他们运用的武器很杂,古今结合,冷热共用,土洋皆有。冷兵器有刀、矛、叉、耙、棍棒等农具。弓箭、藤牌、盾牌。热兵器(火器)有鸟枪/抬枪、土炮/火炮。</p> <p class="ql-block">通过走私购买了大量先进的西洋武器,燧发枪、击发枪、新式火炮、榴弹炮、左轮手枪。每攻下一城,便接收清军武库。 在占领南京(天京)等地后,太平军建立典炮衙、铜炮衙、铅码衙等军事工业,大规模制造武器。</p> <p class="ql-block">  太平军的武器装备是传统与近代、落后与先进的混合体。既有大刀长矛,也有先进的西洋击发枪。从初期以冷兵器和简陋火器为主,到后期精锐部队大量装备西洋火器,其装备水平在不断变化和提升。</p> <p class="ql-block">站在这幅由著名画家范曾1977年作的“太平军攻克南京城”画前,百感交加。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期间,南京经历了军事冲突、人口流失、经济衰退和文化浩劫。太平天国信奉拜上帝教,视儒家、佛教、道教为妖术,大量寺庙、书院、古迹被毁,如大报恩寺琉璃塔1856年被炸毁。</p> <p class="ql-block">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农民起义,对其历史评价复杂多元,难以简单定论。</p> <p class="ql-block">动摇了清朝统治根基:太平天国坚持斗争14年,控制中国腹地半壁江山,削弱了清政府的军事力量和财政基础,间接推动后期洋务运动和清末改革,加速了传统王朝秩序的解体。</p> <p class="ql-block">提出了社会平等理想:《天朝田亩制度》主张“有田同耕,有饭同食”虽未实现,反映了农民对土地平等的渴望,冲击了封建土地关系。部分政策如男女平等、反对鸦片贸易等有进步性。</p> <p class="ql-block">激发了后世革命斗争:孙中山等革命者曾以“洪秀全第二”自勉,将太平天国视为反清先驱,其斗争精神及失败结果为近代革命提供历史借鉴。</p> <p class="ql-block">催化了洋务运动开展:太平天国运动是洋务运动最直接、最强大的催化剂,而洋务运动则是清政府对太平天国运动所暴露出的空前统治危机的一种回应和自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