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子女小学”所想

走行僧

<p class="ql-block">烟台市芝罘区工人子女小学创建于1931年,原名工人子弟小学,1956年更名为现名,位于烟台市芝罘区大海阳路11号,主管部门为芝罘区教育和体育局。学校占地7497平方米,设2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868人,教职工57人。秉承"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办学宗旨,实施"和乐"教育理念,构建"必修+选修"课程体系,确立培养品性和爱、心智和思、身心和健、情趣和美、劳作和行的和乐少年为育人目标。</p><p class="ql-block">该校以教育科研为引领,完成多项国家级课题实验,"小学考试制度评价"实验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1997年成为全国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主现场,素质教育经验向全国推广。原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到校视察,累计接待13万余名全国教育同仁参观学习。建成精品录播教室、数字化实验室,形成以"班班通"为核心的数字化校园体系。先后获评山东省绿色校园、安全工作标兵单位、德育工作标兵单位等称号。</p> <p class="ql-block"><b>原创:</b>今年暑假,我们又打算远行了,目的地定在了我们从小就一直向往的美丽海滨城市青岛烟台,再说有直达火车;来了个“说走就走”的旅行,订票收拾东西,如今有了网络手机一键搞定!</p><p class="ql-block">青岛的游完,接着去烟台,下了火车酒店入住办好行李撂下,就出外周边逛逛,准备差不多的时候就吃点当地的特色小吃,再回酒店洗漱安歇;可能是职业的敏感,我们突然看到繁华大道交叉口处有个电子门旁一行字“工人子女小学”下面还有题字人:李岚清;吸引我的是“工人”其次是“子女”,我就想起了我的类似经历。</p><p class="ql-block">八十年代初,我大学毕业,那个年代是包分配,分配政策是“哪来哪去”,回到地方教育开取分配介绍信,当时面临两所学校需要我这个专业,一个是市一中(省重点在市区),另一个江西塑料厂子弟学校(厂矿学校在十里铺);面对这“二选一”,本来其选择并不难,一般是毫不犹豫地会选择前者,但我犯难了;当时我非常了解这两所学校情况,我是这么想的:前者学生多班级多和未来的发展不可预测看不到的即隐形的,而后者眼前看得到的优势,如学生少没有平行班,最主要是工厂效益好,好的心动说出来你不信,还有就是离家近;权衡利弊,眼前利益战胜了发展前景!</p><p class="ql-block">多年后,特别是市场经济时代,也试想过假设过:如果我当时选择了重点中学,人生轨迹是向上的,如公费出国,子女教育等,又另一番景象;不过,我并不后悔,我觉得收获更多,只是发展轨迹不同而矣!班级少学生少舒适,学生成绩提高快有成就感,家访便捷,常与朴实的工人师傅家长打交道,得到他们的尊重各级领导的重视,奖金补贴多生活安逸等。</p><p class="ql-block">这个厂矿学校与工人子女学校其实是一样的,正因为我在子弟学校待了13年余,加上本人之前下乡两年,当工人两年,我就是从工农中走出来,对工农有着特殊的感情,非常了解底层人们的生活状态,还有我家庭的影响父母的身传言教;所以,看到“工人子女小学”,我马上掏出手机滋溜滋溜,拍了两张,回来后纳入我的图文游记中,今天又看到手机还保存的这两张照片,又让我想起了我在江塑厂子弟学校的日子,由此有感而发行文配图成册,美友分享共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