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中国北部东西两侧,有二个城市比较独特。既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集点,也是关内关外交通的咽喉要道,还是汉族政权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角遂的的主战场。常被政治家、军事家列为“兵家必争之地”,他就是辽宁的锦州市和山西的大同市。</p><p class="ql-block"> 此前曾游过大同市,那高大坚厚的古城墙;那庄严肃穆的华严寺;那恢宏磅礴,给人视觉震撼的云冈石窟,让我留下了深印的印象。</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环渤海湾游行程中,从沈阳转入关内,途经锦州市,在锦州逗了留二天一晚,见证农耕文明与北方游牧文明的冲突与融合,也见证其做为华北与东北战略要塞的地理特征。</p><p class="ql-block"> 锦州是国共辽沈战役的主战场。在影视品和有关史料中阅到:毛泽东明确提出“先取锦州”的战略决策,控制该地区可切断国民党军陆路退路,形成“关门打狗”的围歼态势。</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锦州计划游览点是奉国寺、万弗堂石窑、广济寺塔、古城墙、小笔架山及辽沈战役纪念馆。</p><p class="ql-block"> 车子自沈阳驶向锦州,沿途来,我们领略了锦州的山水自然风光和交通要塞的地理特征。</p><p class="ql-block"> 锦州市地势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阶梯状特征。自西而东,地貌类型包含低山区、丘陵区和平原区,东面是渤海北部,形成一条“傍海道”。</p><p class="ql-block"> 望看窗外的山势地貌,脑海中浮现一段段场景:生活在东北的游牧民族的士兵们,骑着高大的战马,挥舞着弯刀南下,向着着华北地区,向着汉人生活的中原地区冲击。在锦州周围,汉人士兵,依着山势,凭着城墙关口,进行阻击。那明清松锦战,那国共士兵展开的塔山阻击战,历历在目。上千年来,多少来回,无数士兵的鲜血染红了这遍土地。</p><p class="ql-block"> 那茂密树林的枝叶中,那春日盛开的鲜花中,那秋季挂满枝头的硕果中,凝着千年来士兵们的鲜血。</p><p class="ql-block"> 战争的惨烈,让老百姓触目惊心,也让统治者心有余悸。战争带来的创伤性体验(如亲人伤亡、家园破坏)会加剧民众对精神寄托的需求。宗教通过提供慰藉、道德指引和群体认同感,成为战后社会重建的重要支撑。这种需求会推动宗教的广泛传播,帮助社会快速恢复心理平衡。战后政治势力常利用宗教作为社会整合工具。通过扶持特定宗教派别或推动宗教中国化,既能安抚民众情绪,又能避免社会分裂。</p><p class="ql-block"> 辽代时期,锦州成为佛教东传的重要节点。奉国寺、万弗堂石窑、广济寺塔等应运而生,其中奉国寺被建筑学家梁思成誉为“千年国宝”,其彩画艺术可与敦煌相媲美。这辽代建筑群体现了中原文化与契丹文化的交融,这些文化遗存使锦州有了丰富的文化底蕴。</p><p class="ql-block"> 现在,地处辽西走廊东部,渤海北岸,连接东北与华北的重要交通枢纽的锦州,拥海港、空港、铁路、公路“六位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的锦州,以崭新的面貌出现,也成了一个重要工业城市。它是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在石化及精细加工,冶金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方面有所建树。</p><p class="ql-block"> 在美食方面,人物性格方面也留下了关内外交融的地域文化印记。凌河区向阳街石桥子早市汇聚多民族特色小吃,如回族炸糕、满族驴打滚、朝鲜族辣白菜等,形成“百味早市”的城市文化符号。</p><p class="ql-block"> 作为连接东北与华北的咽喉要道,锦州女性的性格融合了关东的豪迈与京津的细腻,形成特有的码头文化气质。</p><p class="ql-block">中华文化的融合性,某种程度上说,是从锦州、大同类古代关口城市开始的。</p><p class="ql-block"> 9月22日上午10:30,我们到达锦州南站。查询了一下,我们所住在火车站北面12公里处,笔架山在火车站南25公里处,我们计划从火车站直接去笔架山游玩,再从笔架山去宾馆休息。</p><p class="ql-block"> 在烟波浩渺的大海之中,屹立着一座山峰,它的形状象笔架,被称为笔架山。该山离岸边约二公里,有一条由潮汐和海浪冲击而成的路相连,称为天桥。该天桥不是整天落出水面,而是受潮汐影响,潮涨隐没于海水下,潮落时落出水面,呈现出一种时隐时现奇观。查询了一下潮汐表,9月22日是农历八月初一,天桥落出水平时间是上午9点至下午1点半。我们上岛可通过天桥徒步过,返回天桥可能已潮水淹灭,需乘船返回。</p><p class="ql-block"> 由于被海水冲击,大部分时间泡于水下,通向笔架山的路(天桥)中央推满乱石,靠水侧是碎礁石,礁石上粘满贝壳,构成一条由贝壳粘结而成的路。当地人称为仙女铺成的天桥,在岸边树有二个仙女雕像。</p><p class="ql-block">道站两旁的海面上,泊着一些渔船,渔船上放着一些桶,桶里装着一些刚捕捞上来的海鲜,有螃蟹、海螺、虾子、皮皮虾等。还有一个连着煤气罐的灶,灶上面一盛着热水的大铁桶。十元一斤的螃蟹,现买现煮。许多人蹲在海中央天桥上剥吃着海鲜,一幅满带野趣的画面。</p><p class="ql-block"> 穿过笔架山山门,有条陡峭小径向山上延伸,爬过168级石梯,登上第一个山头,有一座石塔,登塔有二十余级石阶,是八仙之吕洞宾小憩之地,称为吕祖亭,也是个观景平台,再过去是五母宫。从五母宫往南有二条路,平缓一条通古建筑群,上坡一条通盘古广场。盘古广场南面的山峰上有个三清阁,是一座六层石塔,供着一些佛像。</p><p class="ql-block"> 登上三清阁的最顶层,向外远眺无垠海洋,晴空万里,海天一色,波平浪静,海面上有一些黑点在动,仔细一看,是一些渔船在捕捞海鲜,真是别有一番韵致。三清阁下面有一些仿古建筑,再往下走,来笔架山背面海边,外侧有条沿海木栈道通往远端,内侧是一条环岛塑胶路,有脚踏车出租,可租车环游笔架山。</p><p class="ql-block"> 我独自环笔架山步行,转过岬角,见对面海平面上有个现代化工厂,像个炼油厂,那厂子规模宏大。钢铁铸就的巨型炼油设备,让海面现代化气势浓厚;巨大的压力容器静静地站立在那里,宛如巨人般守护着石化工业的繁荣;石化工业的喧嚣声穿过大地,讲述中国石油化工业的发展史;大型货船停靠在码头,载着石化产品驶向全国各地,连接着中国的经济纽带。</p><p class="ql-block"> 再往前走,共花时间约二小时,回到天桥处,只见天桥中段已被潮水淹没,已禁止徒步通行,只能乘快艇返回。听见空中轰鸣声,抬头一看,有小型直升机飞过。原来往返笔架山,也是八仙过海。</p><p class="ql-block"> 乘公汽回市区,约下午三点赶宾馆,休息一会后,去了锦州古塔公园古塔游玩。</p><p class="ql-block"> 锦州古塔公园有一座建于宋金辽时期的千年古塔,旁边还有广济寺等古建筑群。古塔原名为广济寺塔,是辽国仁懿皇太后建造的。是座砖实心密檐式塔,现高57米,塔身八面砌有佛,每面雕有一佛。望着这一塔,不由得想宋、辽、金、夏的纠斗史,想起了《三字经》中所说:“辽与金,帝号纷。迨灭辽,宋犹存。 ”</p><p class="ql-block"> 更感到幸运的是,与一亿年前的生命体演化物进行了一场对话,那一株株木化石,介绍着生命形体永恒性的演化过程。木化石林的形成需经历树木快速掩埋、硅化作用及长期地质演变,其本质是古代森林经矿物置换形成的硅化木群集。该公园所用木化石以辽西地域的特产木化石为主要原料,用多种造型手法,堆栽成一处的石林风景点。一次观赏到数百株多姿多态的木化石,真让人大开眼界。</p><p class="ql-block"> 晚上,去了古塔夜市和凌河夜市。锦州古塔夜市由古塔区开发,凌河夜市由凌河区开发,两夜食之间的距离非常近,约600米,步行仅需2-3分钟即可到达,两者仅相隔一条街,位于锦州市中心区域。两夜跨区相接,长超过一公里。数不胜数的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种美味佳肴让人眼花缭乱,足让贪吃者过够瘾,也让观赏者深深体验到锦州的烟火味。</p><p class="ql-block"> 次日上午去了辽沈战役纪念馆参观。</p><p class="ql-block"> 纪念馆建筑群包含战史馆、支前馆、英烈馆和全景画馆,通过104级台阶象征战役持续52天的时空纵深。</p><p class="ql-block"> 辽沈战役纪念馆用实物、图片和数据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代表广大工业利益,广大工农子弟兵为自己的利益,为自已的政党而战,英勇顽强,无畏牺牲,前赴后继,形成能战胜一切敌人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这种军民融合的力量,印证着"战争伟力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的真理。</p><p class="ql-block"> 因在锦州时间有限,没能去成离锦州市区较远的奉国寺、万佛堂石窑和古城墙游玩,多少留有了一些遗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