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十月七日清晨,我们四人在兰州的街头寻找包子稀饭,想换个口味,最终还是被一家牛羊肉面馆牵进了门。</p> <p class="ql-block"> 吸引我们的,不只是牛羊肉的醇香热气,还有鲜骨在锅的情景,师傅利整干练的姿态。妻与天喜要的牛肉面,我和王蓉要的浆水面。浆水面是我的家乡味,王蓉想吃个稀奇,跟我打听什么是浆水面。各自的味道满足了各自肠胃的记忆,天开始放亮。</p> <p class="ql-block"> 7日第一站是水车博览园,在出租车上,女司机说不来普通话,天喜以川普回应。说到车价,天喜说,我们攀枝花出租是白天一块六,晚上“凉快”(两块),女司机讲自己学开车学普通话的趣事,我以陕西话互动,也算牛头将就能对着马嘴。</p> <p class="ql-block"> 王蓉突然兴高采烈地说,我要在剧院旁边照像,原来剧院右侧背景楼上有"读者"两字,我们看完剧院左侧的巨大水车,也纷纷在王蓉打卡地仰望,知道那里是巜读者》杂志社,大家便移步甘肃省出版社及《读者》编辑部。</p> <p class="ql-block"> 在水车博览园门口车下起稀沥沥的小雨,老严两口在稀雨中与我们汇合,我们一同到兰州水车发明人连续的像前留影,像右边是兰州大刷院的恢宏大气的球形剧场,左边是众多沿江水车。</p> <p class="ql-block">连续雕像</p> <p class="ql-block">兰州大剧院</p> <p class="ql-block">巨型水车</p> <p class="ql-block"> 在剧院旁边,王蓉瞅见了一打卡热地,以头上顶着“读者"两字的红楼,六人皆兴致勃勃。</p> <p class="ql-block">无书作道具以手比之。</p> <p class="ql-block"> 王蓉说,自中学起,《读者》就成了自己必读课外书,长期征订,成了自已青春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在我的记忆里,《读者》是最亲民最温情最雅趣的杂志,受众广泛。我们带着满心的敬畏去拜访读者编辑部。</p> <p class="ql-block"> 编辑部尚未开门,我们先到周围转转,沿林荫大道北上,一众太极习练者己神闲气静地进入状态。道旁李可染题的甘肃画院美院书院牌匾端挂在湿润的清晨。</p> <p class="ql-block"> 回到《读者》展览馆门口已有许多爱好者在门口排队等候,大多是年轻人。</p> <p class="ql-block">《读者》展览馆展示了编辑部和甘肃出版社发展历程,也有《读者》插画展。</p> <p class="ql-block"> 做一辈子真读者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与《读者》合影,既是回忆,也是自我鞭策。</p> <p class="ql-block">第一版《算术》课本</p> <p class="ql-block">所有的封面与最新一期杂志</p> <p class="ql-block">为素心开三径</p> <p class="ql-block"> 第一编辑室的竹笼水瓶的热水,泡了多少茶,用了多少心,灿烂了多少读者的笑脸!</p> <p class="ql-block"> 在《读者》前合影,代表六七十年代生人青春的烛光,也代表对纸质书时代对书香的眷恋。</p> <p class="ql-block"> 从读者编辑部又回水车博览园,先遇到雕像在卖力地拉兰州拉面。</p> <p class="ql-block"> 老严戴着口罩把水车推得哗哗响。</p> <p class="ql-block"> 水车带动水磨,人助两臂之力,生成老能源,让兰州人生活更加自如自信。</p> <p class="ql-block"> 兰州的潮生活与黄河有千丝万缕的联系。</p> <p class="ql-block">原本做水车转轴便是无籁之作</p> <p class="ql-block"> 水车,水车,穿城而过的黄河通过水车把最温暖的关心传给兰州人的心里,水车就成兰州人的长长久久念念不忘的传承,连我们第一天吃的面馆也叫水车坊面馆。</p> <p class="ql-block"> 从水车博览园出来,坐公共汽车二十分钟到黄河母亲塑像前。</p> <p class="ql-block"> 黄河母亲雕塑1986年由雕塑家何鄂创作,象征黄河哺育中华文明,是兰州市标志性景点,我们到时打卡者众多,从不同角度黄河母亲都表现出自信慈爱的神情。</p><p class="ql-block"> 雕像由甘肃雕塑家何鄂女士设计,是其12年敦煌莫高窟临摹的艺术结晶(1986年4月北京雕塑厂完成)。 </p><p class="ql-block"> 雕像长6米 × 宽2.2米 × 高2.6米,总重40余吨; </p><p class="ql-block"> 母亲侧卧波涛之上,神态慈祥,右侧依偎裸身男婴,憨笑可爱。 母亲象征黄河哺育中华民族的坚韧生命力和自信大爱的精神情感。</p><p class="ql-block"> 基座刻有水波纹和鱼纹,源自甘肃彩陶,反映黄河流域先民智慧。 作品传递“大爱无声”的感染力,如何鄂所言:“将一生智慧奉献给中华民族”。 </p> <p class="ql-block"> 从黄河母亲雕塑往下,便是宽阔的黄河水,在水边打卡,掬一捧黄河水,就像捧着沉重的历史文化。</p><p class="ql-block"> 过地下通道,就是小西湖,极普通,北侧门口芦苇飘荡还有三分西湖的影子,时间在不知不觉中己是正午。</p><p class="ql-block"> 吃过午饭,我们和老严分别回宾收拾行李下午去银川。</p><p class="ql-block"> 我们不知小西湖离宾馆的距离和方向,结果打的士二百零八米拾元,打了个超短距离的出租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