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后方不该是敌特机关

黄门壶山

<p class="ql-block">大后方不该是敌特机关</p><p class="ql-block"> 大后方,从来都该是守护家国的“铜墙铁壁”,而非敌特分子潜伏渗透的“灰色地带”。它是前线将士的“补给站”,是万千百姓的“避风港”,更是民族抗争与发展的“生命线”,这份底色容不得半点侵蚀。</p><p class="ql-block"> 回望历史,无论是战争年代的物资转运、伤员救治,还是和平时期的民生保障、产业支撑,大后方的稳定始终直接关系着全局安危。抗日战争时期,无数后方工作者夜以继日生产武器、筹集粮草,用双手筑起支援前线的“运输线”;隐蔽战线的战士则与敌特分子斗智斗勇,在电波与街巷间守护着后方的安全——他们用行动证明,大后方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份力量,都该服务于家国大义,而非成为敌人破坏的“突破口”。</p><p class="ql-block"> 可敌特机关的本质,是带着恶意的“蛀虫”。它们披着伪装的外衣,潜入后方的工厂、社区、通讯网络,或是窃取关键情报,或是制造谣言恐慌,或是破坏生产秩序,试图从内部瓦解一个国家的根基。这种行为,不仅是对后方稳定的直接威胁,更是对无数普通人安宁生活的践踏。就像一棵大树,前线是抵御风雨的枝干,后方是汲取养分的根系,若根系被蛀空,再粗壮的枝干也会失去支撑。</p><p class="ql-block"> 如今,虽然硝烟远去,但隐蔽战线的斗争从未停歇。经济数据、科技成果、民生信息,都可能成为敌特分子觊觎的目标;网络空间里的虚假信息、境外势力的渗透策反,也在悄然冲击着大后方的安全防线。这时候更要清醒:大后方的“大”,在于它承载着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大后方的“稳”,需要每个人都绷紧安全这根弦。</p><p class="ql-block"> 守护大后方,不是某一个部门的责任,而是每个人的义务。机关干部严守保密纪律,企业员工筑牢数据防线,普通百姓提高防范意识,对可疑信息多一份警惕,对异常行为多一份留意——当每个人都成为守护后方的“哨兵”,敌特机关便无处遁形。因为大后方的真正力量,从来都不是冰冷的建筑与数据,而是生活在这里的人,是大家心中“守护家园”的共同信念。</p><p class="ql-block"> 大后方,只能是滋养希望的“沃土”,绝不能沦为敌特机关兴风作浪的“温床”。这是历史的教训,更是当下必须坚守的底线——唯有守住这份安宁与纯粹,家国的前行之路才能走得更稳、更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