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记忆 第13天 酒泉→敦煌

横眉

【阿冰日记】2025年7月7日,星期一,多云、阵雨 8:30从酒泉尚客优酒店出发,走体育大道、沪霍线,兰新线行程23公里,9:30到达嘉峪关景区,游览了嘉峪关门、长城第一墩、悬壁长城三个景点。15:15从嘉峪关景区出发,从嘉峪关西收费站上高速,走连霍高速、柳格高速、s314,19:42到达敦煌收费站,21:00到达敦煌假期大酒店。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酒泉</b></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此图来源于网络</h5> 对我们六十年代的人来说,去卫星发射基地看一眼,是我们最伟大的梦想。我们只想看一眼这个创造了我国航天发射史上“十个第一中”的“五个第一”的功勋发射场的模样。包括: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尖兵一号”,第一次向太平洋发射洲际导弹,第一次发射“一箭三星”,第一次向国外提供卫星搭载服务。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此图来源于网络</h5> 可惜,我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做攻略不够认真,来到了中国唯一以酒命名的城市:“城下有泉,其水若酒”。在这个最具“诗与远方”的城市,我们感受到了浓烈的飞天精神,但我们没有看到发射中心。发射中心在远方,在酒泉市东北地区、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巴丹吉林沙漠边缘。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此图来源于网络</h5> 毕竟,我们来到了酒泉,来到了位于酒泉市雄关路附近的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办事处招待所。让我们记起1958年那个不畏艰难困苦、众志成城,遍地英雄的年代,让我们感受到了震惊世界的“蘑菇云”力量,感受到了我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杨利伟)身上所体现的中国精神。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嘉峪关</b></h3> 公元1372年,为阻止游牧民族侵入,朱元璋下令于现今甘肃省嘉峪关市西5公里处最狭窄的山谷中部修建关隘,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由此矗立西北边陲600余年。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有“连陲锁钥”之称。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比长城第一关(山海关)早建九年,是现存长城上的最大的关隘,也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关隘,更是我国保存下来最大的军事要塞。 登上关顶,内城、外城、罗城、瓮城、城壕和南北两翼长城一览无余,城台、墩台、堡城星罗棋布,由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线组成重叠并守之势让人叹为观止,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的防御体系,撼人心魄。 宋元以前,嘉峪地区有关无城;明代,为加强西北边防,宋国公冯胜决定在此修建关城;明孝宗时修建关楼;清代,随着中原至新疆的商路开通,自此,嘉峪关失去了以往统筹控制朝贡贸易的作用,转而向日益增多的往来商旅征收关税,逐渐成为控制贸易的主要关卡。 走内城,过关城,柔远门、光化门,门门在望;文昌阁、关帝庙,阁庙相闻;箭楼、敌楼、角楼、阁楼、闸门等防御体系早已失去了过去几百年间的一应功能,成为我们凭吊古迹、回望历史的去处,汉王朝对边陲(关外)各游牧民族实行“怀柔”政策的精神祭所。 我们登上嘉峪关戏台,回看大西北千百年风云变幻,欣赏嘉峪关游击将军绝世风采。问八仙,只知过海;问八卦,只知阴阳。不如为守关官兵演一出戏:“离合悲欢演往事,愚贤忠佞认当场”。 嘉峪关防线的神奇之处在于在它的外围,还有更大的天险和天堑保障,就是祁连山和黑河流域及其两岸巴丹吉林沙漠。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古代,人类无法绕行祁连山和黑河,嘉峪关因此成为中原文明西出和西域文明东进的唯一通道。居丝绸之路(影响欧亚大陆经济商贸的重要通道)之要冲,对明朝、蒙古国、西域的历史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一开一合,让嘉峪关成为人类文明的拐点。 古人用定城砖、冰道运石、山羊驮砖、击石燕鸣的神话传说来表达对嘉峪关建设者们的崇敬,来彰显嘉峪关建设者们的丰功伟绩。清代重臣林则徐因禁烟获罪,被贬新疆,路经嘉峪关时有诗赞道:“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飞阁遥连秦树直,缭垣斜压陇云低。天山巉削摩肩立,瀚海苍茫入望迷。谁道崤函千古险,回看只见一丸泥。”又云:“除是卢龙山海险,东南谁比此关雄。” 景点可以绕行,博物馆不行,因为那里收藏着嘉峪关长城最久远的历史和最完整的文明。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长城第一墩</b></h3> “长城第一墩”,又称又称天下第一墩、“讨赖河墩”,位于嘉峪关关城7.5公里处,讨赖河边近80米高的悬崖之上。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由肃州兵备道李涵监筑,它是明代万里长城从西向东的第一座墩台,是明代长城的西端起点,是嘉峪关长城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东临酒泉,西连荒漠,北依嘉峪,南望祁连,地理位置十分险要。著名长城专家罗哲文先生有诗赞曰:“嘉峪关,雄险画皆难,墩堡遥遥相互望,长城道道连关山,猿臂也难攀”。 <p class="ql-block">如果将长城称之为“中国龙”,那么,山海关就是龙头,嘉峪关就是龙尾,龙头龙尾遥相呼应,共同构筑中华民族伟大长城。我很赞成这么一句话:如果说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丰碑,那么“长城第一墩”就是这座丰碑崛起的地方。</p> 城有城的故事,墩有墩的历史。既然“长城第一墩”位于讨赖河边近80米高的悬崖之上。那么我们必须看一看“墩守”千年的讨赖河。走进“长城第一墩历史文化体验馆”,才知什么是断崖千尺,什么是长城之源;才体会到不看“讨赖河”险,难知“讨赖河墩”雄。有诗曰:长城第一墩“清流讨赖临危壁,大岭祁连断战氛。铠甲冰河闻拆斗,旌旗旭日舞鹏鲲”。如果说嘉峪关是人类文明的拐点,那么,“讨赖墩”就是人类文明拐点的灯塔。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悬臂长城</b></h3> 悬壁长城位于黑山峡口之北、嘉峪关关城8.4公里处,系南北走向,是嘉峪关的北向延伸,地势险峻,号称“西部八达岭”。它与居于黑山峡口之南的断壁长城形成拱卫之势,共同扼守黑山峡口,是嘉峪关西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墙陡峭直长,气势雄伟,垂若悬臂,故称“悬壁长城”。 我们来的时候,天降大雨,从悬壁长城的阁楼向外望去,烟雨迷蒙中,我们见到了出使西域的张骞、策马征西的霍去病、西出定远的班超、西天取经的玄奘、被贬新疆的林则徐,抬棺出征的左宗棠,还见到了由西域东入中原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他们都曾造访嘉峪关这处人类文明的拐点,并在这里留下了他们无可复制的史迹。英雄们挥动手臂,是向亲人们告别:出征,必胜!马可波罗挥动手臂,是向中华文明致敬:壮哉,中国! 20时许,我们穿越迷天大雾,到达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的敦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