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晨光中的圣保罗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国家美术馆旁的喷泉在静静地宣泄着。</p> <p class="ql-block">我和家人漫步在维多利亚女皇花园,晨雾迷离,空气清甜,百花盛开,生机盎然。</p> <p class="ql-block">巨大的花钟不知疲倦地嘀嗒着。</p> <p class="ql-block">郁金香绽开。</p> <p class="ql-block">春光美。</p> <p class="ql-block">春花绽放。</p> <p class="ql-block">美丽的鹦鹉尽情地吸食着花蜜。</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走近女王花园一角的 MPavilion 10,该建筑由普利兹克奖得主日本建筑大师安藤忠雄设计的,这是他在澳大利亚及南半球的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建成作品。该展馆于2023年11月16日开放,原本作为临时装置,展期结束后将被拆除。</p><p class="ql-block">该建筑其貌不扬,却在世界建筑领域有着极高的影响力。</p> <p class="ql-block">设计亮点</p><p class="ql-block">几何与自然的融合:建筑以简洁的几何元素(圆形顶篷、方形墙体)为核心,14.4米直径的铝制圆盘顶篷由中央混凝土柱支撑,形成“天圆地方”的视觉符号。</p> <p class="ql-block">光影与水的互动:南北墙的水平长窗(19.4米×0.225米)将城市天际线与公园绿意引入空间,内部半铺装、半倒影池的设计强化了光影变化,水面倒映顶篷、天空与城市,形成动态的视觉对话。</p> <p class="ql-block">材料的纯粹性:清水混凝土墙体现安藤标志性的“素混凝土美学”,冷冽的材质与自然环境形成张力,营造静谧的沉思氛围。</p> <p class="ql-block">文化意义</p><p class="ql-block">作为 MPavilion 十年庆典的旗舰项目,该展馆突破了“临时建筑”的常规生命周期——原计划展期仅5个月,但因公众请愿与全球建筑界支持,已决定延长保留至 2030年。</p> <p class="ql-block">它不仅是建筑艺术的实验场,更是社区活动的文化地标,每年均举办超过300场免费公共活动(含艺术展览、讲座、表演等),累计吸引超125万访客。</p> <p class="ql-block">设计理念</p><p class="ql-block">安藤将此视为“永恒的瞬间”:“我希望创造一种体验,让空间进入人们的内心,感受光线与微风的互动,实现人与自然、自我与他人的和谐”。这种理念呼应了日本传统庭院的“侘寂”美学,也体现了建筑作为社会纽带的功能。</p> <p class="ql-block">延伸价值</p><p class="ql-block">MPavilion 10 的保留引发了对“临时性建筑遗产化”的讨论,它证明了优秀设计能超越物理形态,成为城市记忆的一部分。正如安藤所言:“建筑不只是生意,它应该触动心灵”。</p> <p class="ql-block">MPavilion 10自落成以来,迅速成为墨尔本的重要文化地标,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先后举办了多场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随着展期临近结束,市政计划将其拆除,这引发了公众的强烈反响。社区发起了一项名为“保护展馆”的行动,希望保留这座建筑,全球建筑界也集体声援。</p> <p class="ql-block">最终,在内奥米·米尔格罗姆基金会的努力下,经墨尔本市决定,该展馆将保留在维多利亚女王花园,直至2030年。</p> <p class="ql-block">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可以亲临墨尔本的这座花园参观,亲身感受这座建筑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草地如茵,野鸭成群。</p> <p class="ql-block">与维多利亚女皇花园一路之隔的国家美术馆大堂雕塑。</p> <p class="ql-block">这是日本天后艺术家草间弥生90高龄的作品<span style="font-size:18px;">“跳舞的南瓜”(Dancing Pumpkin),</span>创作时间是2020年。</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件青铜雕塑,高5米,重超9吨,是草间弥生南瓜系列中较大的作品之一。雕塑有11条装饰着黄黑波点的腿,呈现出欢快、自由的舞动姿态,因此得名。</p> <p class="ql-block">展示经历:该作品曾于2021年在纽约植物园展出,2022-2023年在多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展出。2024年11月8日起,在澳大利亚墨尔本的维多利亚国家美术馆(NGV)永久展出。</p> <p class="ql-block">艺术意义:南瓜是草间弥生的标志性创作主题,她童年时在家族农场中对南瓜产生了深厚情感,“跳舞的南瓜”是她对这一经典主题的创新诠释,体现了她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生命的热爱。</p> <p class="ql-block">国家美术馆庭院里的紫藤花花开正艳,白色的紫藤花尤为罕见。</p> <p class="ql-block">这是英国雕塑家亨利·摩尔(Henry Moore)的经典系列《斜倚的人形》(Reclining Figure)中的一件。</p><p class="ql-block">创作时间:摩尔从20世纪20年代起便持续探索“斜倚人形”主题,图中作品属于其创作生涯中后期的青铜雕塑,具体版本可追溯至1957-1958年。</p><p class="ql-block">材质与尺寸:采用青铜铸造,表面呈现自然的铜绿氧化质感,长度约208厘米(82英寸),整体造型兼具力量感与柔美感。</p> <p class="ql-block">艺术特征:</p><p class="ql-block">动态平衡:人物以单肘支撑身体,姿态呈现微妙的扭转与倾斜,打破静态平衡,传递出内在张力。</p><p class="ql-block">褶皱肌理:衣袍的褶皱被夸张处理,既暗示身体轮廓,又通过凹凸变化强化雕塑的触觉表现力。</p><p class="ql-block">抽象简化:面部与四肢细节被刻意弱化,头部简化为几何化的椭圆,腿部线条流畅而富有韵律,体现摩尔对“原始意象”的追求。</p> <p class="ql-block">作品意义</p><p class="ql-block">1. 主题延续:“斜倚人形”是摩尔毕生探索的核心主题,他认为这一姿态最能体现人体的内在力量与空间的互动关系。</p><p class="ql-block">2. 材料实验:摩尔在作品中开创性地运用孔洞、褶皱等元素,将青铜的厚重感与织物的轻盈感结合,重新定义了雕塑的表现边界。</p><p class="ql-block">3. 公共性实践:他的作品常置于户外空间(如公园、广场),强调艺术与自然、建筑的融合,图中雕塑的基座设计也体现了这一理念。</p> <p class="ql-block">艺术家背景</p><p class="ql-block">亨利·摩尔(1898-1986)是20世纪最重要的雕塑家之一,被誉为“雕塑界的毕加索”。他的创作深受原始艺术(如玛雅恰克穆尔雕像)、古典雕塑(如希腊古风时期的库罗斯像)以及自然形态(如骨骼、岩石)的启发,形成了独特的半抽象语言。</p> <p class="ql-block">展出与收藏</p><p class="ql-block">全球分布:摩尔的斜倚人形系列作品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公共艺术空间,如英国泰特美术馆、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等。</p><p class="ql-block">市场价值:2012年,其同系列作品《斜倚的人形》在佳士得拍卖会上以超过500万美元的价格成交,反映出艺术市场对其作品的高度认可。</p><p class="ql-block">亨利·摩尔的雕塑不仅塑造了现代艺术的语言,更通过对人体与自然的深刻诠释,成为连接古典传统与当代精神的桥梁。</p> <p class="ql-block">前景作品:金属线团座椅</p><p class="ql-block">艺术家:哈里·贝尔托亚(Harry Bertoia,1915-1978)</p><p class="ql-block">作品名称:《Diamond Chair》(钻石椅)或类似金属线座椅系列</p><p class="ql-block">创作时间:1952年</p><p class="ql-block">材质与工艺:由镀铬钢丝焊接成网状结构,形成钻石形网格,表面可覆盖皮革或织物坐垫</p><p class="ql-block">设计理念:贝尔托亚将雕塑语言融入家具设计,强调“椅子主要由空气构成”,通过金属线的交织创造出轻盈通透的视觉效果,同时保持结构的坚固性</p><p class="ql-block">艺术影响:该作品成为20世纪中期现代设计的经典,被Knoll公司量产,至今仍在生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背景作品:青铜抽象雕塑</p><p class="ql-block">艺术家:亨利·摩尔(Henry Moore,1898-1986)</p><p class="ql-block">作品特征:大型青铜雕塑,呈现抽象有机形态,表面有孔洞和扭曲的线条,呼应摩尔对自然形态(如岩石、骨骼)的研究</p><p class="ql-block">设计理念:摩尔以“斜倚人形”和抽象有机雕塑闻名,强调雕塑与环境的融合,通过孔洞和曲面探索空间与体积的关系</p><p class="ql-block">公共艺术实践:摩尔的作品常置于户外空间,如公园和广场,图中雕塑体现了他将艺术与自然结合的理念</p> <p class="ql-block">这个塘鹅的雕塑,抽象,夸张,且极具装饰美感。</p> <p class="ql-block">国家美术馆的彩色玻璃天花极具个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