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惑了板四爷四十三年的疑惑

Banjin

<p class="ql-block">约莫一个甲子前板四爷有个疑惑,叫板四爷莫名其妙的记住了黄河的源头。 初一开了地理课,任课的是位年轻的女老师,她叫修丽明,胖胖圆圆的脸蛋很稚气,丰满的身段走起来一波三折。。。 </p><p class="ql-block">当时板四爷所在的班是出了名的闹,以板四爷不甘人后的性格当然是经常在课间操时被请上领操台去示众的那一伙,大伙管这种待遇叫“上台儿”。记得有一回板四爷“上台儿”是因为地理课上修老师挂了一张吉林省的地图,那是一张物产分布图,吉林那嘎达画了一个大大的豆饼,表示那里盛产大豆。修老师问:谁知道吉林产什么?板四爷把胳膊伸直了在座位上直蹿达:“我知道!”修老师点了板四爷:“你!”“吉林产大钱儿!”哄堂大笑差点把房盖儿掀了。。。为吗效果如此轰动呢?原来,班里一梁姓同学刚自吉林转学过来,他好吹牛,且信手拈来随处可吹。当时学生们踢毽儿,大钱儿极缺(大钱儿不知道是啥?就是古代制钱,孔方兄么)他就说“在吉林的时候,山上有个洞,里面全是大钱儿,我们要多少就去背多少。。。”遭到质疑后为了证明他说的都是真的:“最大的背回来可以当桌面。。。”从此梁大白话就成了他的外号。 </p><p class="ql-block">“你…你再仔细看看地图!”修老师的粉脸涨红了。“地图上也是大钱儿,那不画着挺大一大钱儿么?”“谁教你的?”修老师的红脸都紫了。</p><p class="ql-block">“梁大白话!”“你!”修老师靠在黑板上直哆嗦。“真的,全班都知道,他还去背过呢!”课堂上那叫一个乱啊,笑的哈哈哈,叫的嗷嗷嗷。。。任凭修老师如何弹压,就是一片“吉林产大钱儿!吉林产大钱儿!”的叫声。坏了,修老师哭了,为这板四爷就又上了一回台儿。</p> <p class="ql-block">黄河河源风光之一:约古宗列曲风光</p><p class="ql-block">图片取自百度百科,如有版权问题知会即删,谢谢百度。</p> <p class="ql-block">真是树老根多,绕扯了半天,跟黄河源有啥关系?有啊,那天下了课,修老师把板四爷叫教研组去了。这个教研组是个综合的教研组,什么地理生物都在一起,板四爷有点怕它。为啥呢?有那么一回,生物课老师把板四爷关在它的仓库里,那里面净是些瓶瓶罐罐,里面装了些个动物尸体。。。呃,现在想起来板四爷还后脖颈子冒凉气,头发一竖一竖的。。。谁笑呢?板四爷就是生死不怕胆儿小,咋地啦?! </p><p class="ql-block">说到哪儿了?哦,到了教研组,修老师特温柔的和板四爷讲了地理课和祖国的关系,一爱国的银能不熟悉祖国的地理?!板四爷能是那种不爱国的银?当下宣誓:学好地理,上课注意听讲,不讲话,不下地乱蹿,不给女生传纸条!板四爷是爷们,保证了就做到。从此后就爱上了地图。 </p><p class="ql-block"> 那天,修老师讲到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当然就讲到了她的源头--约古宗列渠。向那谁谁谁保证,当时课本上真的就是那么写的!。板四爷脑海里就出现了一条笔直的人工渠道。。。当时就衲了闷了,谁在那里修了这道渠呢?由于向修老师保了证了,一直也没敢举手问,可是这“约古宗列渠”就算深深的刻在板四爷的脑海里了。。。</p> <p class="ql-block">黄河源头图,左侧的说明框里有约谷宗列曲的说明。</p> <p class="ql-block">前些日子,板四爷在家闭关,无意间翻起了当年网友嘉木送的一本《中国国家地理》,这是一本“青海专辑(下),里面讲到黄河源的探究。看了地图才知道,那黄河源原来是“约古宗列曲”!这就对了,藏语里“曲”就是小河溪流的意思,一下子豁然开朗哦,屈指一算,解惑43年哦! (那是当年,到今天 2025 年已经六十年了) 尽管现在的研究黄河的正源尚未确定,卡日曲要比约古宗列曲长那么丁点,板四爷还是忘不了约古宗列曲。。。</p>

四爷

老师

大钱

吉林

教研组

黄河

古宗列

地理课

地图

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