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荐稿】 特殊的中秋夜

yf的春天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岁一中秋,中秋喜团圆。小时候盼中秋,不懂团圆之意,只盼一家人赏月、吃月饼和那香喷喷的白面肉馅饺子。长大后才明白,除了春节,中秋也是全家难得团聚的时刻。父亲和哥哥在外工作,一年也只有这两个团圆节才能回家几天。那时的我,盼的不只是月饼和饺子,以及父亲带回来的糖块、花生、饼干等零食,更主要的是感受一家人团聚的温馨。后来我也成家立业,孩子们渐渐长大,我们仍然在每年的中秋都要团圆共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今年的中秋却格外特别。我们没有在家儿孙满堂共赏月,而是与几个团队的演职人员相聚在福胜寺院,共度了一个难忘的中秋夜。中秋节的前几天,我们接到通知,中秋节晚上要参加福胜寺的中秋庆祝活动。于是,大家都舍小家顾大家,积极参加。下午冒雨在华门为游客表演后,便匆匆登上大巴,直奔福胜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雨中的城市朦胧而神秘。大巴穿过整个城区,雨点在车窗上跳跃,雨刷器有节奏的左右摆动,仿佛在为我们擦亮前行的视线。雨水的滴答声,宛如乐章奏响,让我感受到城市脉动。车行至涝洰河大桥,拐进公园游道时,雨势更大了。车窗外的景色逐渐被水帘吞噬。雨水积满路面汇聚成河,游道化作小溪,大巴像一叶扁舟,在水的世界里缓缓前行。 轮胎碾过积水,发出哗啦哗啦的声响,溅起白雾般水花,漾起诗情画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车外的雨景让我着迷,不知不觉抵达福胜寺广场。车停稳,我们依次下车,“福胜寺”几个大字,在雨雾中若隐若现。我们撑起雨伞迈入寺院,裤脚很快就湿透了。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我们先在东侧厅堂安静等候。寺院的庄严让大家都不自觉地放轻了脚步、压低了声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傍晚六点,我们被邀请到餐厅用斋。宽敞的餐厅里,红色的条桌板凳整齐排列。我们安静入坐,斋饭是烩菜配馒头,看似清淡,却别有一番滋味。这是我第一次在寺院吃斋,心中满是新奇与敬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饭后,我打着伞在院内漫步。这座四合院布局的寺院气势恢宏,殿宇里灯火通明。大门厅下搭的舞台,张灯结彩,有的团队正在彩排。对面的帐篷下则是观礼台,条桌上摆着月饼水果。庆祝活动即将开始,音乐伴着雨声响起,顿时福胜寺里热闹非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是倒数第二个节目,还有充分的时间让我来了解福胜寺。我赶紧用手机查询了福胜寺的背景。原来,这座位于涝洰河公园内的福胜寺,始建于宋代,中兴于明代,近代曾一度颓废,2000年由当地集资重建,形成了如今的“寺园一体”格局。现已修建完成了山门、弥勒殿、大雄宝殿、圆通殿、钟楼、鼓楼、龙王殿、准提殿、文殊殿、普贤殿及配房等主体工程。建筑规模宏大,寺院被自然水域和花草环绕,宁静而富有灵性。是一座充满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的寺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该我们上场了,在庄严的寺院里表演,我们格外专注,力求发挥最好。演出在阵阵掌声中圆满结束,大家在雨中共度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中秋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乘大巴返程。雨仍然淅浙沥沥。我坐在车里静听雨声,隔窗观赏夜幕下的雨景。雨滴轻轻敲打着街面,演奏出自然的乐章。街灯下的建筑物若隐若现,街道上积水倒映着万家灯火,整座城市像一幅朦胧流动的水墨画,令人陶醉。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今年的中秋,虽然没有看到圆圆的月亮,但我收获了另一种圆满。为了同一个目标,我们舍家庭的团圆饭,在雨中奔赴,在庄严的寺院里奉献一场演出。这份经历,让我对“团圆”有了更深的理解:它不仅是家人围坐一起的团圆赏月,也是一群人齐心协力的团聚。这个特别的中秋夜,永留我记忆深处。</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