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中秋的傍晚,家里飘着淡淡的桂花香,木托盘上摆着两块精致的月饼,红布袋上绣着“福”字,仿佛能触到岁月里的温暖。墙上的“中秋”二字映在红底上,像被灯火照得发烫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夜色渐浓,月亮终于爬上树梢,圆得像盘子,亮得像童话里才会有的光。阳台小桌上,茶壶冒着热气,橘子、葡萄摆得整整齐齐。风轻轻吹过,灯笼晃了晃,花影摇曳,这一刻,团圆不是一句话,而是一种安静的、踏实的暖意。</p>  <p class="ql-block">一张手工照,是兔子灯笼。奥利穿着蓝白格子衫,正把粉色纸片贴在兔子耳朵上。他旁边的小女孩抿着嘴,一脸严肃地剪着纸条。这些小小的创作,像是孩子们递给月亮的一封封信,用颜色和剪刀写成,没有字,却满是心意。我忽然觉得,中秋不只是我们大人的怀旧时刻,也是他们用童真重新定义的节日。</p>  <p class="ql-block">幼儿园班上的手工活动还在继续。孩子们围坐着,给纸盘上的小动物穿上“彩衣”。奥利说他们要做一整片“中秋动物园”,有兔子、有熊猫,还有会飞的龙。</p>  <p class="ql-block">活动结束那天,孩子们站在窗前展示作品。奥利高高举着他的彩色小兔纸盘,笑得见牙不见眼。背景里挂着大月亮和红灯笼,像一幅被童心点亮的年画。有的孩子穿着汉服,有的穿着T恤牛仔裤,可脸上的笑容却一样纯粹。那一刻,传统与现代、文化与童趣,悄然融成了一种无需解释的美。</p>  <p class="ql-block">最后的照片里,六个孩子提着兔子灯笼站成一排在唱歌,奥利在其中,灯笼上的兔子冲他眨眼睛。横幅上写着“月满”,头顶是巨大的月亮装饰,像极了故事书里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中秋,原来不只是吃月饼、赏月亮,更是陪着一个小生命,用他的方式,把古老节日一点点变成自己的故事。而奥利,正提着他的小灯笼,一步一步,走进属于他的月光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