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孩子虚荣是结果,原因在哪里?</p><p class="ql-block">我们长者的价值观是偏向精神生活,那孩子的人生方向就会朝这里走;当长者是追求物质的享受,下一代就会朝追求物质享受的方向而发展。我们希望孩子往后注重德行,首先就要勘验自己的人生价值观是否正确。</p> <p class="ql-block">有很多大人一看到小女孩,就当面夸奖她们长得非常漂亮,小女孩被你这样夸两年、夸三年,会造成什么结果?她每天一定会把小镜子带在身上。</p><p class="ql-block">有一对小姐弟同在一个幼儿园学习,这个小女孩就被很多长者夸奖长得很漂亮,所以她常常上课上到一半,还会拿出镜子照一照。</p><p class="ql-block">她的学习跟她的弟弟差距非常大,因为她只重视外表,心思常常不能专注,很在意别人是否在看她,这样的孩子以后很容易走向虚荣浮华的人生。</p><p class="ql-block">所以做长辈的不要称赞孩子的相貌,不要常常称赞孩子的才华,应该称赞他的德行。</p><p class="ql-block">江山代代有贤人出,我们从历史上了解到,任何一位留名青史的圣哲人都有好的父母、好的长辈调教,都不是偶然的。</p> <p class="ql-block">源自内心的喜悦才是真乐。</p><p class="ql-block">我常会问家长,你希望你的孩子以后是什么样的人生?</p><p class="ql-block">有很多家长回答说:“其实我也不希望孩子怎么样,只要孩子快乐就好了。”</p><p class="ql-block">我们要了解,当我们的目标定的很低,那孩子的人生会在哪里?</p><p class="ql-block">“取法乎下,了无所得”,所以父母要有志向,孩子才会有志向。</p> <p class="ql-block">话又说回来,“只希望孩子快乐就好”,我就反问他们:“你快乐吗?”</p><p class="ql-block">我们都没有办法过的身心愉快,又如何去期望孩子身心愉快!很多人都说人生就是要过得快乐一点,究竟什么样才是真正的快乐?</p><p class="ql-block">F家讲人生有三苦、八苦;</p><p class="ql-block">其中三苦就指的是“苦苦、坏苦、行苦”。</p><p class="ql-block">而世间人追求的快乐都在哪个部分?</p><p class="ql-block">坏苦。</p><p class="ql-block">现在很强调休闲活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有没有强调休闲活动?没有!</p><p class="ql-block">为什么西方人要休闲活动?这很值得我们去思考。因为他们工作很痛苦,所以要缓和一下。</p><p class="ql-block">很多人在星期一上班的时候,都有星期一症候群,为什么?很无奈,又要工作了。</p><p class="ql-block">但是我们古代读书人,假如他是当官的,他会不会觉得很痛苦?当官可以为人民服务,他觉得很充实。</p><p class="ql-block">因为民风淳朴,他不用处理一大堆杂事,他可以游山玩水,跟大自然融为一体,身心轻安。</p> <p class="ql-block">现代人的休闲活动是什么?我们带班级,每次要去旅行,跟孩子们提议几个地点,希望他们能多多接触大自然,但孩子对大自然从来都不加考虑,他们想去哪里?都想去游乐园。</p><p class="ql-block">进入游乐园,他们就玩那些从几百公尺高突然掉下来的游戏,玩的时候还要大叫。</p><p class="ql-block">人很可悲,自讨苦吃,花钱找罪受。</p><p class="ql-block">为什么会这样?内心没有真正的喜悦,很空虚,喜欢找刺激,就好像吸毒一样,吸一吸觉得舒服多了,结果过10分钟,又觉得很空虚。</p> <p class="ql-block">我记得有一次带学生出去,看到他们这样玩,实在看不下去了,我心里想:真的有这么快乐吗?我就上去坐了一下那个转盘,坐完之后我都快要吐出来了。人真是可悲,无法了解到内心的喜悦,那种“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感受他们都尝不到。</p><p class="ql-block">所以,父母、长者对于孩子人生价值观的引导至关重要,当他们真正追求内在充实的快乐时,往后他遇到这些虚浮、没有价值的东西,就不会生欢喜心了。</p> <p class="ql-block">买一件漂亮衣服快乐多久?</p><p class="ql-block">一般人觉得买一件漂亮得体的衣服很快乐,请问花很多钱去买一件昂贵的衣服,能快乐多久?可能两三天,每天都要穿出去给别人看一下。</p><p class="ql-block">但是这个卡刷下去之后,可能半个月、一个月的薪水都付之东流,可能后半个月还要买方便面来过日子,这样的人有没有?</p><p class="ql-block">我们看到很多年轻人确实是这样过的。有的撑不下去,饿坏了,回去跟他父母讲:“爸,我没钱了!”他父亲很生气:“说你都不听,气死我了!来,要多少钱自己讲。”还是拿钱给孩子,这是害了孩子。</p><p class="ql-block">为什么孩子会追求物质?大人的行为直接影响着孩子。</p> <p class="ql-block">买一辆名贵的跑车快乐多久?</p><p class="ql-block">假如看到一辆名贵的跑车就动情去买了,可以快乐多久?快乐一两个月。</p><p class="ql-block">在那一段快乐的过程中,他的太太被打入冷宫,那辆跑车变成了大老婆,他每天在那里擦车,见到太太视若无睹。</p><p class="ql-block">快了一两个月之后,那个购车的贷款要付多久?可能要两三年,所以在以后的时间里,可能都生活在偿还贷款的痛苦中。</p><p class="ql-block">说实在的,一个人很喜欢去追求名牌与昂贵的东西不会有止境的,比如他开新车半年、一年,突然又看到有新款出现了,或看到别人的车的款式比他还新,他心中又有点不平衡,心又动了,又要去买新的。</p><p class="ql-block">所以,往往贷款还没有付完,又有新的支出,一生都变成物质的奴隶,不止自己变为物质的奴隶,可能连家里的人都被拖累。</p><p class="ql-block">而物质的丰沛并不能赢得别人对你的尊重,只会让自己陷入一个无底的深渊,所谓“欲是深渊”。</p> <p class="ql-block">买一栋豪华的别墅是苦多还是乐多?</p><p class="ql-block">很多人都觉得买一栋豪华别墅才显得自己有身份,有没有?这种人有。</p><p class="ql-block">老祖宗提醒我们“万贯家财”,一天吃几餐?也是日食三餐,何苦去追求这些虚浮的东西!“广厦千间”,你的房子总是有1000间,晚上躺下来又能占多少空间?夜眠六尺而已。</p><p class="ql-block">所以,人在物质方面的需求其实是非常有限的,所谓知足常乐,能知足,生活就非常轻松、简单,对身心健康都有益。</p> <p class="ql-block">有人追求高级住宅,买了之后,一年住多久?一年可能去三五次,一次只住两三天。但是他还要请一两个人帮他看守,打扫别墅,请的这些人一年住多久?每天都住在那里,所以是看守的人在享受这一栋别墅。</p><p class="ql-block">究竟谁才是真正有福报的人?请来的用人有福报,主人必须辛辛苦苦的赚钱来还贷款。</p><p class="ql-block">我们确实要认真去思考,究竟什么样的生活,对我们的身心才是真正有帮助,有良好的调节作用?不要追求虚幻的物质享受。</p><p class="ql-block">物质欲望是个无底洞,这样的人生就好像盖了一个房子,外面很漂亮,里面空空洞洞,连柱子都不稳定,迟早有一天会垮下来。</p><p class="ql-block">更重要的是,如果做父母的是以追求物质欲望为人生态度,他们教出来的孩子绝对不可能是优秀的。</p> <p class="ql-block">西方的生活规划有这样的趋向,少年的时候像天堂,中年的时候像战场,老年的时候像坟墓。</p><p class="ql-block">少年的时候为什么像天堂?要什么给什么,要顺应他的个性,不要限制他。</p><p class="ql-block">西方的现代教育理论比较盛行,用这样的教育方法教出来的青少年,不是一个地区的问题,而是全世界的问题,因为全世界都是这样教孩子的。</p><p class="ql-block">我们中国人没有遵照老祖宗的教法,也有人学习西方的教法,所以我们的下一代也很令人头痛,“苟不教,性乃迁”,欲望从小养成很难遏止。</p> <p class="ql-block">假如你去了解现在孩子花钱的态度,你听了都会震惊。很多高中生花钱花到妈妈都快承受不住了,光是打电话都不知道要花多少钱,更何况是其他消费!</p><p class="ql-block">这要怪谁?怪父母。</p><p class="ql-block">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才让他养成这样的消费习惯。少年的时候很快乐,像天堂,买一大堆东西把自己的福分折损了,把坏习惯养成了。</p><p class="ql-block">很多10多岁、20多岁的学生都申请好几张信用卡,这一张刷爆再申请一张,这种情况也相当多。</p><p class="ql-block">当初发明信用卡目的何在?</p><p class="ql-block">我们都觉得好像新东西是好的,其实不然,因为这种商品的设计是为了不断引发人的欲望,往往刷完以后就后悔了。这些年轻人还没有踏入社会开始赚钱,就已经负债很多,甚至连他的社会信用都还没有建立,就已经开始在亏损。</p> <p class="ql-block">由于欲望的膨胀,就必须以赚钱方式来满足欲望,所以每天为了钱就像上战场一样,跟别人竞争,击败别人,这样才有钱可赚。</p><p class="ql-block">很多西方家庭从年轻到老都是负债生存,都是先买再说,往往一个人的工作出现不稳定时,他所购买的东西都将发生变化,有的房子被收回,很多大的开销到最后付不出来,把家庭搞得一团糟。</p><p class="ql-block">中国的教育绝对不是教人挥霍,而是强调勤俭持家,爱物惜物。</p> <p class="ql-block">西方人到老年之后,因为没有孝道,所以老年人大多都是老人院居住。</p><p class="ql-block">虽然有国家给予他们开销,但是我们回头想想,这些老人老人院的经费从何而来?可能都已经花到第3代、第4代子孙的钱。</p><p class="ql-block">我们不要只看到外表华丽的假象,要看到内在本质上错误的地方。</p><p class="ql-block">中国人会不会这样做?中国的老祖宗念念只想着如何利益下一代。</p> <p class="ql-block">西方不讲求孝道,孩子成年以后,跟父母的联系就少,当父母晚年时,几乎就失去联系。</p><p class="ql-block">如果孩子来看他一次,老人家会说:“我好高兴,我的儿子还没有把我忘掉。”</p><p class="ql-block">我们听到这样的话,内心觉得非常可悲,做人连孝道都忘了,一生汲汲与物质享受,这样的人生太空虚了。</p><p class="ql-block">这些老人住在老人院里面,常常还要听到108号走了,216号走了,看着身旁的人一个一个去世,他每天就会想,什么时候轮到我,这样的精神世界是在煎熬之中度过,莫说见到,光是听到,这颗心也久久不能平静。</p> <p class="ql-block">少年培福,中年造福,晚年享福,才是真智慧。</p><p class="ql-block">中国人的人生规划与西方人完全不同,中国人强调少年的时候要培福,中年的时候要造福,晚年的时候在享福。</p><p class="ql-block">少年的时候要培福,就是从小教育孩子要节俭,节俭是圣贤的教诲,福田从心耕。</p><p class="ql-block">当孩子从小接受的是圣贤教诲,从小就学习《弟子规》,念念就会替人着想,替人服务,他的存心已经在积累人生的福分、福报。</p><p class="ql-block">中年要造福,在家庭中夫妻和睦,孝顺父母,以培养孩子的德行根基,在工作中尽心尽责尽力,这就是中年造福。</p><p class="ql-block">晚年享福,在晚年,父慈子孝,子女成才,儿孙满堂,身心健康,尽享天伦之乐。晚年享福才是真正的福报,这也是人生的真正智慧。</p> <p class="ql-block">虚荣是败家的根源。</p><p class="ql-block">我曾经听一个长辈说过,他在没有结婚以前,觉得养一个老婆很轻松,每天就吃那么一点点。</p><p class="ql-block">娶了老婆以后,觉得生活上觉得很困难,因为食物很便宜,但是衣服很贵,他跟太太去买衣服的时候,太太一看上就说“买了、买了”,他在旁边也说“唛啦、唛啦”(不要、不要的意思)。</p><p class="ql-block">他后来才了解到一个真相,女人的衣柜里面永远少一件衣服。</p><p class="ql-block">我们穿衣服最重要的是保暖遮羞,衣服绝对不是用来炫耀自己的,不是用来满足虚荣的。</p> <p class="ql-block">听说有一群女人很有钱,他们在电视上看巴黎的时装秀,看完觉得有一件很想要,第2天就坐着飞机到巴黎去买。假如人都这样花钱,钱会怎么样?花光光!再有金山银山也不够花,这样的榜样一出来,谁学的最彻底?子女一定会学得很彻底。</p><p class="ql-block">这样的人家还能富几代?富不过一代。我们穿衣服要“上循分,下称家”,依据我们的经济状况去买衣服,绝对不要打肿脸来充胖子。</p> <p class="ql-block">父母要有正确的审美观。</p><p class="ql-block">父母对于美的观点会影响小孩,现在小孩觉得什么是美?名牌就是美,当他觉得名牌是美,他这一生就会变成物质的奴隶。</p><p class="ql-block">每天只是为了赚钱买东西,他的人生就会非常贫乏。</p><p class="ql-block">假如他觉得有名牌才能显现自己的美,有好的身材才能显现自己的美,他就会去整容,我们说道法自然,这么一整容,虽然看起来好像符合那个标准,鼻子是鼻子,嘴巴是嘴巴,结果笑起来一点都不自然,让人家觉得那个皮肤是假的,我们看过很多公众人物,不但不觉得他美,还觉得全身不自在。</p><p class="ql-block">所以,现在人是越活越颠倒了,以衣服、脸蛋来赢得别人对他的重视与尊重,都把时间消耗在虚妄、虚华、虚荣上,所以内心越来越空虚。</p><p class="ql-block">我们看现在很多人,眼睛有没有神?</p><p class="ql-block">没神!</p><p class="ql-block">自己独处的时候好像很茫然,看到有人过来了,可能会欣赏他一下,这使他的注意力才会集中。</p><p class="ql-block">因为他的情绪、快乐都建筑在别人是否能多看他一眼上,这样的人生绝对没有快乐可言。</p> <p class="ql-block">现代的价值观越来越偏颇,我很为他们着急弟子规有一句话:“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p><p class="ql-block">我们要赶快努力学习圣贤教诲,衣服没有品牌,食物没有山珍海味,没有关系,这不是人生最重要的。</p><p class="ql-block">我们不要比钱,不要比食物,不要比衣着,要比德行,比内心的美。</p> <p class="ql-block">有一件美丽的衣服叫德行,历久弥新。</p><p class="ql-block">我们跟孩子讲,有一件衣服不用钱,不会坏,不会旧,而且随着年龄增长,这一件衣服会越来越美丽,越来越漂亮。</p><p class="ql-block">你穿上去的时候,别人都会对你非常恭敬,非常尊重,这一件衣服是什么?这件衣服叫做好习惯、好德行。</p><p class="ql-block">而且是年龄越大越漂亮,越庄严,当你做到《弟子规》中的一条,就等于帮这件衣服织了一针,你把《弟子规》全部做到了,这一件德行的衣服就织得非常完整。</p> <p class="ql-block">真正能让人生觉得踏实、充实的内在美,就是德行。</p><p class="ql-block">当一个人真正有德行时,无需去要求别人来尊重,无需要求别人来欣赏、来接近,朋友会主动来亲近,因为他们想亲仁,他们也想提升自己的德行,这时就会众星拱月,你就是一轮明月,所有的星星自然而然就到你的身边。</p><p class="ql-block">圣贤人的经验告诉我们,真正能交往的好朋友,能让别人从心里尊敬你,不是外在的名牌,也不是外在的容貌,而是自己的德性。</p><p class="ql-block">人要活得实在,要深入做人的根本,要追求真实,不要追求虚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