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瑞金红井景区

高茂祥

<p class="ql-block">  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故事,可以说在全国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因为它在解放初就编入了小学一年级的教材,我1956年读小学时就学习了这篇课文。几十年来,我一直有个夙愿,要亲眼看一下这口红井,亲口尝一下这井里的水。2025年10月5日,我和老伴来到江西瑞金沙洲坝红井景区参观,可谓是如愿以偿。</p><p class="ql-block"> 一进红井景区,远远望见一条上百米长的板凳龙直通红井。走近一看,原来是景区为方便游客坐着排队进红井拍照,把几十条长板凳由列宁学校门口一字排到红井边,游客们头顶烈日有序地向前挪动。我们约等待了半个多小时,终于轮到我们。这口井坐落在距村庄一百多米的稻田中央,从井底到井口约五米深,用青砖一层一层地砌上来,井台高出地面四、五十公分。拿现在看这样的水井太普通了,可是在90多年前建这么一口井是多么不容易,当年群众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而且水质又苦又涩,于是毛主席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这口井。解放初,沙洲坝的群众在井边立起一块石碑,上面 写着“吃水不忘挖井人 时刻想念毛主席”,并把水井周围用栏杆围了起来。我们在井边拍完照,志愿者用木桶从井里打上来一桶水,我用手捧着井水喝了几口,水质清澈透明,清凉可口,直润心田。</p><p class="ql-block"> 隨后,我们走进村庄,一棵大樟树下坐满了歇息的游客,旁边的院子就是中央执行局旧址暨毛主席旧居。这里原是破产地主杨衍兰的私祠,称为元太屋,建于1876年,是典型的客家民居。1933年4月,中央执行局从叶坪迁驻这里办公。走进院落,这幢两层土砖瓦房,一进两幢,中间一个天井,上屋厅堂是个开会的地方,东西两边和楼上的房间是中央执行局领导人的办公室兼住房。毛主席的办公室兼住房十分简陋,一张木板床,办公桌上一盞菜油灯和一盞马灯,墙上挂着簑衣斗笠。毛主席当年在这里写下了《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怎样分析农村阶级》、《必须注意经济工作》等光辉著作。</p><p class="ql-block"> 据史料记载,1933年由于叛徒出卖,叶坪村的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暴露,国民党反动派派飞机对叶坪狂轰滥炸,为确保安全起见,临时中央政府被迫迁至沙洲坝。1933年4月至1934年7月,沙洲坝成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心脏。1934年1月21日至2月1日,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在沙洲坝召开。现在沙洲坝红井景区成为共和国摇篮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35处革命旧址,其中8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中央政府大礼堂旧址、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等‌。还有23处中央部委(办局)前身旧址,是“寻根问祖”的红色教育基地‌。</p><p class="ql-block"> 此次参观,受益匪浅,深知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革命先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退休不退党,讲好红色故事,教育好下一代,永葆红色江山不变色。</p><p class="ql-block"> 2025年10月8日</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