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晒场

暖暖

<p class="ql-block">  小时候,一到农忙,村里那条唯一的硬质路面——石子路就变成了各家的晒谷场。虽然粮食里总会混进小石子,就算碾成米也硌牙。那时,家家占一块地方,用木棍或竹扫帚隔开,算是自家的地盘。</p><p class="ql-block"> 如今,这情景还在继续。一路上,铺满了金黄的玉米棒、玉米粒,摇铃似的大豆,一节一节的芝麻,还有紧实的花生。有的人家讲究,把花生洗得干干净净,铺在旧床单上晒;也有芝麻粒摊在小匾子里,安静地晒太阳。</p><p class="ql-block"> 路上,有人打连枷,有人剥豆子,还有人忙着脱玉米粒。有的两人合作,一脚踩着豆秸,两手拉绳捆紧,各自忙着手里的活儿,不慌不忙。偶尔看到年纪大的人站起身去做别的事,腰弯着,动作也慢,看得出来背是酸疼的。</p><p class="ql-block"> 诗人眼里,大概看到的是泥土的芬芳、稻花的香。但对农家人来说,这一锄一犁、田里除草的辛苦,收获的踏实,才是真正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也许,这就是最真实的诗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