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王家大院 位于中国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静升镇静升村,为清代康熙至嘉庆年间修建的住宅建筑群,占地4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2000平方米,被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中国民间故宫”和“山西的紫禁城”。</p> <p class="ql-block">大院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明代中叶王家致富后,宅院进一步扩展。清康熙年间,王家成为显赫官商,开始大规模建造房屋,先后建成拥翠巷、锁瑞巷、宜安院等。清雍正年间,王家开始在静升村北山坡筑堡建宅,建成崇宁堡、怀永图院等建筑。</p> <p class="ql-block">至乾隆年间,王家大院迎来筑堡建宅高峰期,相继建成拱极堡、和义堡、恒贞堡等建筑。嘉庆年间,视履堡开建,于嘉庆十六年(1811年)建成。自清咸丰年间开始,王家走向衰落,至光绪年间已经败落。</p> <p class="ql-block">作为中国优秀的传统建筑文化遗产和民居艺术珍品,王家大院于2004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王是一个姓,姓是半个国,家是一个院,院是半座城”。独特设计的古风小院,每一个角落、每一砖一瓦,都设计得很特别。</p> <p class="ql-block">大院中的高家崖和红门堡是主要的建筑群,高家崖建于清朝嘉庆年间,由王氏第十七世王汝聪与王汝成两兄弟修建,包含多个四合院和祭祖堂等设施。一桥相连的红门堡则依山而建,从低到高分四层院落排列,形成一个规整的“王”字造型。</p> <p class="ql-block">大门口摆着两只“张牙舞爪”的石狮子,让王家大院更显得庄重。这些石狮子不只大门口有,每个小院门口也都放着两只,而且每只都不一样,形态各异。</p> <p class="ql-block">乐吾室(乐善堂前院) 是社交活动空间。按传统风水“坎宅巽门”布局修建,北厅是高级客厅,南厅和东西配房为高级仆人居住。</p> <p class="ql-block">乐善堂后院 后院为生活区,具有私密性、隐匿性。</p> <p class="ql-block">正面五间窑洞为长辈居住,东西厢楼一层供儿孙栖身,二层为小姐特设。,正窑顶上为子乔阁,是供奉祖先之地。</p> <p class="ql-block">西绣楼 此处为西绣楼,一般为次女住所。绣楼是小姐住所,古时,小姐待闺后在此学习琴棋书画、针织刺绣。</p> <p class="ql-block">古代的“三雕”可是很有讲究的,象征意义特别丰富。王家大院里到处都是砖雕、木雕和石雕,真是多得数不清。题材涵盖历史典故、吉祥纹样、家风训诫,每一处装饰皆蕴含教化意义。</p> <p class="ql-block">一路连科 雕刻一只鹭鸶,两边有荷花,荷花又称莲花,一鹭莲荷,取谐音“一路连科”,希望子孙在科考制度下连连高中。</p> <p class="ql-block">戟磬如意 墙基石主体造型为一鼎二觚,觚内插有戟,戟是商周时期的兵器,后来成为官宣人家门前设立的仪仗,是官阶高低的象征;如意上挂有磬,磬是古代一种打击乐器,戟与吉同音,磬与庆同音,戟、磬、如意合称“吉庆如意”。</p> <p class="ql-block">麒麟仁德 墙基石采用平面阴线手法,刻有鼎、花瓶和麒麟。鼎上的葫芦谐音“福禄”;鼎身有回纹,寓意子孙不断;瓶内插有牡丹,瓶身刻有如意纹,寓必定如意、平安富贵。下方饰麒麟、如意云纹、银锭、珊期、方胜等民间杂宝,寓吉利平安、幸福统长,麒麟善良仁慈,是祥瑞的象征,也是歌颂太平盛世的祝词。</p> <p class="ql-block">官灯型柱础石 柱础石在建筑中,一是负荷承重,二是防腐防潮,三是审美祝吉。该柱础石分上下六层雕刻,分别为鼓、袱锦、蝙蝠祥云、夔龙、钟鼎底座、回纹。</p> <p class="ql-block">“博古四艺”挂落 采用三层高浮雕剩雕手法,底层为平面阳刻团花;第二层为佛手、荷叶等吉祥花桌,第三层为吉祥花桌上的琴棋书画才秀四艺,及钟鼎彝尊博古图。内容丰富充实,雕刻技艺精湛,是一组精美的木雕艺术画廊。</p> <p class="ql-block">梅祝五福 墙基石采用平面阴线手法,刻有鼎、花瓶和狮戏绣球。鼎身饰有缠枝纹,鼎盖为饕餮;瓶内插有梅花,梅开五游为五福,指幸福、长寿、顺利、多子、和平。瓶身为如意纹,瓶后一童子伸出半个身子探望,寓多子;下方狮戏绣球寓子嗣兴旺。整幅雕刻统一协调,给人以祥和之感。</p> <p class="ql-block">钟鼎晋爵 墙基石主体造型为一鼎二爵。鼎和爵均为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鼎上刻有饕餮,是权力的象征。鼎身如意纹象征吉祥如意,回纹象征子孙绵延。觚内插有孔雀花翎、珊瑚、玉磬、铜镜、竹笛。清制,为国征战有功之大臣,可以赏戴花翎。孔雀花翎为官阶的象征,寓意加官进爵、翎顶辉煌。</p> <p class="ql-block">望柱“鲤鱼跳龙门”,“龙门”即禹门口,两岸峭壁对峙,形如门阴,故名。古时科考入口处题 “龙门”二字,希望举广科考顺利,飞黄腾达。</p> <p class="ql-block">飞马报喜 画面上信使腰上别着杏黄旗,兴高采烈地飞奔而来报喜,上方配有喜鹊登梅,意为喜上眉梢。</p> <p class="ql-block">指日高升 图中祥云绕日,左右待从分别牵着马、举着华盖,中间的状元郎一手插腰,一手指着太阳,好似在说:“我中了状元,离做官的日子也就不远了”。意为指日高升。</p> <p class="ql-block">五子登科 典出《三字经》: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亦称“五子登科”</p> <p class="ql-block">望柱封侯挂印 大猴子背着蜂窝,旁边有小猴倒挂。侯为古代爵位之一, 希望子孙仕途得意,封候挂印。</p> <p class="ql-block">吴牛喘月 图中水牛因害怕炽烤,误把月亮当做太阳,吓的浑身冒汗,直打哆嗦。故事本意是讽刺胆小怕事之人,此处为院主人警示儿孙要谨慎做人。</p> <p class="ql-block">行佣供母 二十四孝之一,图中雕刻的是东汉末年,兵荒马乱,江革背着母亲一边逃难,一边为人佣工,供养母亲。此石雕反映母子路遇盗寇追杀,江革苦求放过年迈母亲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海马流云 图中骏马飞奔,马蹄舒展有力,动感十足。院主人期望子孙能像骏马一样,鹏程万里。</p> <p class="ql-block">仙鸡送子 送子娘娘手执“仙鸡送子”的幡信,跟在驮着贵子的雄鸡身后:祈盼送来功名贵子,以光宗耀祖。</p> <p class="ql-block">乳姑奉亲 二十四孝之一,相传唐朝节度使崔山南的祖母唐夫人,念及婆母年事已高,牙齿脱落,不便食五谷杂粮,便用自己的乳汁奉养。</p> <p class="ql-block">麒麟送子 麒麟为瑞兽,象征祥瑞。图中一童子骑在麒麟背上,后有送子婆婆,祈盼家族子嗣贤德。</p> <p class="ql-block">古居内三雕比比皆是,目不暇接,都有深刻含义,大多以警示佑护后人为主,大院历经三百余年长盛不衰,与良好家教家风关系甚多。</p> <p class="ql-block">敬业堂大门 出了乐善堂继续向里便是乐善堂。门口石板也精雕细刻着图案,门枕上有石雕金蟾招财。</p> <p class="ql-block">敬业堂前映壁</p> <p class="ql-block">照壁上的石雕,突出墙面,内可置佛龛等祭祀物件。</p> <p class="ql-block">敬业堂厨院 厨院设有“内三外四”七道门,把全院分隔成上中下三个等级,不同等级的人走不同等级的门,在不同等级的餐厅就餐。</p> <p class="ql-block">主人住在后院楼上,高等佣人在中院,一般佣人在前院。体现了严格的封建等级观念。</p> <p class="ql-block">竹林书塾 这里是敬业堂小少爷的启蒙书房。门槛下为竹根造型,门框为四块青石组成的高浮雕岁寒三友,构图完整,造型独特,意为向下扎根、虚心向上的意境。</p> <p class="ql-block">辈辈封侯 书塾内望柱,大猴背小猴。候为古代爵位之一,希望辈辈封侯。</p> <p class="ql-block">鹤唳寿石</p> <p class="ql-block">王家大院不仅是一座建筑艺术博物馆,更是晋商文化的传播者。此外,王家大院的楹联、匾额上悬挂的格言、警句,至今对王氏族人的修身、齐家发挥着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其家风“规圆矩方、与人为善”,在红门堡的匾额上可见一斑,其中“矩”字多出一个点,寓意着规矩多一点。</p> <p class="ql-block">三公三孤 左右门枕石雕刻大小六只狮子,寓意三公三孤。三公是辅佐国君掌握军政大权的最高官员,太师、太傅、太保;三孤是三公的副职,步师、少傅、少保,左三狮象征三公,右三狮象征三孤,被用作官运亨通、飞黄腾达的祝吉词。</p> <p class="ql-block">屏风照壁 该照壁采用浅浮雕手法,上方刻有松鹤延年、凤戏牡丹、路路畅通;下方饰有二龙捧寿,寓意福禄寿喜。</p> <p class="ql-block">王家大院坐北朝南,有院落123座,房屋1118间,由高家崖、红门堡等部分组成,每处每点都精美绝伦,让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珍宝——大清万年一统天下全图,在全国是孤例。</p> <p class="ql-block">王家大院是中国北方传统民居建筑的瑰宝,号称三晋第一宅,更是晋商文化的重要载体。名气虽不如乔家大院,但规模更大。以官院为特色,“王家归来不看院”,被誉为民间故宫。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精湛的雕刻艺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征服游客无数。走进这座古老的建筑群落,仿佛穿越回了那个繁华的时代,感受到了晋商家族的辉煌与荣耀。</p> <p class="ql-block">王家大院,历经三百年十几辈人建成的民间的故宫,无法用文字描述,只有亲临其境才能感受那份历史的凝重浑厚,体验古人巧夺天工的震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