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作者:刘皓宇</b></p> <p class="ql-block">国庆节时,我们一家启程去天下第一关游玩,2个小时时间就到了停车场。我们买票后去了第一站—钟鼓楼,上楼的台阶很陡,我四个脚爬才能保持平衡。上了楼顶,我看到了一个巨大的皮鼓,这个大鼓敲响的声音很有气势,就像在战场上一样,楼的另一侧是一口钟,钟上挂着一根大木棒子,推动大木棒子来敲响大钟,和《西游记》中的寺院里的钟差不多。</p> <p class="ql-block">从钟鼓楼下来,我们来到了山海关的标志性建筑——东箭楼。箭楼的前面是一个广场,广场上展着各个品种的菊花,我们在这里打卡后就登上了箭楼。这个楼上有很多的窗户,据说是为了防止外敌入侵放箭用的,所以这个楼也称为“箭楼”。</p> <p class="ql-block">这个楼上有一个牌匾,上面写着“天下第一关”,据说是明代大将萧显写的。关于这个牌匾,还有一个传说,说是牌子上“下”字的点很不好写,于是就没写这个点,后来人们把箭头裹上抹布,把这个“点”射了上去,才有了“下”字的一点。</p> <p class="ql-block">我们进了楼里,里面陈列着各种文物,还有一块木化石,里面最厉害的还得是青龙偃月刀,重一百多斤,长两米多,真不知道古人怎么把这个庞然大物举起的。</p> <p class="ql-block">我们顺着城楼上的“马道”往北走就到了临闾楼,这里主要陈列了一些农具和建筑工具,有瓦刀,抹子等。</p> <p class="ql-block">我们继续往东走就看到了一处雕像,雕的是三位明代的开国将领:常遇春,徐达和胡大海,他们三位为山海关的建设和军事防御都做出了不小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我们原路返回到东箭楼附近,这里有一块刻着毛主席书法“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石头,我们在这里打卡拍照,都当上了好汉。</p> <p class="ql-block">再往南走,就到了牧营楼,牧营楼里陈列着抬杆枪,石地雷和竹节炮,其中的抬杆枪又名二人抬,是两个人才能抬起来的一杆长枪。</p> <p class="ql-block">牧营楼的南部还有一个楼叫靖边楼,爸爸说他在这里遇到了一个“明白二大爷”,这个人看地图时问爸爸,嘉峪关在哪,爸爸说在西边,地图没有展现出来,结果这个人说在铁岭方向,还往东指,连地图都分不清,可真够傻的。这个楼除了地图,还有各种文物,观音像,瓷器,还有长城砖,那个“明白二大爷”还说一块长城砖值几百万元,那我之前在潘家口捡的那块长城砖岂不是直接让我发家致富了?</p> <p class="ql-block">我们下了城墙,准备去“闯关东”。因为这里是东三省通往中原地区的咽喉要道,历史上600多年无人攻破,明代抗倭将领戚继光在此留下了“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的千古名句。</p> <p class="ql-block">我们穿过箭楼,看见门洞里面有写“通关文牒”的,15元钱就写个名,别的都是打印的,一点不好。出了门洞还有卖闯关酒的,卖的也不是真酒,15元就一碗酸梅汤。虽然价格贵了些,但也还原了当时的历史场景。</p> <p class="ql-block">我们继续向东走,就到了古城墙下,上面有很多日本鬼子留下的弹坑,这些弹坑见证了中国人民抵御外敌的悲壮历史,也成了日本侵略中国的铁证!我们在城墙下发现了一些瓦片和陶器碎片,估计应该是明朝时期的。</p> <p class="ql-block">从箭楼城门往回走,我们来到了兵部分司署,这是古代山海关地区的军事指挥机关,负责军事防务,长城建筑,兵力调配等事务,对山海关的边防巩固起了重要作用。爸爸在司署院买了两把折扇作为纪念品。</p> <p class="ql-block">我们出了景区,看街道上有闯关东的雕塑,我们就在那里打卡拍照,那里还有国漫雕塑,是一个卡通人物的形象,非常可爱。</p> <p class="ql-block">天色很晚,我们启程回家了,这次游玩让我涨了不少知识,感受到了历史文化的厚重,令人难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