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1)华东野战军第二纵队作战纪实

鲁宁

<p class="ql-block">编辑:夏鲁宁</p> <p class="ql-block"><b>此篇献给淮海战役中奋勇杀敌的华东野战军第二纵队全体将士!!!</b></p><p class="ql-block"><b>纪念在淮海战役中牺牲的共和国烈士永垂不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在战斗中缴获的汽车和大炮。</b></p> 中 国 命 运 大 决 战 <p class="ql-block">1948年11月4日,华东野战军发布《淮海战役攻击命令》,要求各部队6日黄昏由驻地开进,8日晚统一发起战斗。韦国清率领的苏北兵团序列,包括第2纵队、第12纵队、中原野战军第11纵队,并附特种兵纵队炮兵两个连。战役发起时担负的任务是于华东野战军突击兵团左翼,攻歼阿湖、城头地区的黄百韬兵团第25军(即原来由黄百韬任师长的整编第25师。淮海战役前,国民党军将原来的整编师建制统改为军)。</p><p class="ql-block">11月6日晚,韦、吉兵团由赣榆西南地区向南进发,指战员都知道要打空前的大歼灭战,精神非常振奋。8日下午,于朱洲地区展开。</p><p class="ql-block">当时黄百韬为了阻止华东野战军主力南下,以四个军分布在新安镇至阿湖地区;另第9绥靖区一个军位于海州地区。韦国清兵团从两敌中间挺进楔入,不仅四面受敌,而且随时都有遭敌反包围的可能。为了应付可能出现的突然情况,取得初战的胜利,韦国清和副政委吉洛、参谋长覃健经过反复研究,决定以12 纵、中野11纵分左右两路在前,2纵居中靠后跟进。韦国清采取这一部署,一是遵照野司命令规定,2纵在战斗发起第一日暂不使用,以便完成包围后使用于主要突击方向;二是在情况紧迫时,支援先头纵队,以便在一次战斗中形成对敌的绝对优势,有利于快速歼敌,掌握主动权。</p><p class="ql-block">8日上午,韦兵团进抵陇海路附近时,敌恐遭围歼,已按其退缩徐州的部署西逃。由于黄百韬兵团的西逃和何基沣、张克侠两将军率第三绥靖区二万余人起义,战场的形势与原来预计的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11 月9日,粟裕命令韦兵团各纵队日夜兼程前进,以迅猛的动作越陇海路,经皂河附近渡河向唯宁与徐州之间的大王集、双沟镇方向急进,迂回堵击逃敌。</p><p class="ql-block">接到命令后,韦国清马上改变了原来的部署,命令三个纵队按原队形转向西南,从黄百韬兵团南侧向前超赶。韦国清最担心的是黄百韬在华野各路大军分割包围逼迫下,转向沿运河南逃。因此,韦国清在下达命令后,立即赶到在后跟进的2纵,交代他们两项任务:一,取弓背形前进路线,克服一切困难,迅速抢渡沭河;二,抢占宿迁,控制城东一公里处的顺河集大船桥,堵击黄百韬兵团南逃,并抓住孙良诚107军。2纵受命后,迅速赶上来,冒着敌机的轰炸和扫射,在冰冷刺骨的水里于新沂县的邵店架起浮桥,渡过沭河。由于预先占领顺河集大船桥,各纵队顺利渡过了运河,于11日夜进至宿迁西侧地区。</p><p class="ql-block">这时,华野北线各纵队已完成对黄百韬兵团的包围,韦国清兵团奉命向徐州东南进逼,牵制邱、李两兵团东援黄百韬兵团。韦国清命令三个纵队要不顾连日奔袭的疲劳和缺粮的困难,向徐州东南的大王集、双沟镇方向疾进。</p><p class="ql-block">敌部署孙良诚之第107军驻睢宁。孙良诚慑于被歼,从“剿总"要来数十辆汽车,运输物资弹药,于11月12日9时由睢宁向徐州撤退。16时,4师先头 12 团与敌 107军261师遭遇,歼敌两个连。敌主力向西逃窜,12团当即跟踪追击。6师先头17团也与敌107军遭遇,歼其一部。敌向邢圩、高集退缩。2纵任务紧急,未予追击,继续向预定目标挺进。17时进占双沟歼敌一部,遂集结于双沟以南待命。</p><p class="ql-block">13日,2纵5师包围敌孙良诚之107军军部及260师六千人于邢圩、大王集,迫其无条件投降。14日,2纵4师与中野11纵32旅全歼敌107军261师二千余人于玫瑰山。敌107军被歼,打开了徐州东南的门户,为进逼徐州侧击邱、李两兵团创造了有利条件。2纵共俘敌八千余人,缴获了大批武器、弹药和三十多部运输车辆,使2纵在兵员、装备方面都得到补充,部队情绪更加高涨。</p><p class="ql-block">韦国清兵团进至大王集地区,距离徐州尚远,还不能构成对徐州的严重威胁。这时,邱、李两兵团已展开重兵猛烈东援。为了以强力牵制敌人,减轻正面阻援部队的压力,韦国清不顾敌密集火力与兵力的威胁,不惜付出巨大代价,决定坚决向徐州东南郊进逼。他当即命令12纵、中野11 纵火速插向房村地区,命令2纵在解决敌107军后,不经休整立即从速向前挺进。各纵队遵命于13日晚至14日先后进至朝阳集以东(12纵)、房村、褚兰地区(2纵、中野11纵)的出击阵地。韦国清想,邱、李两兵团为解黄百韬兵团之围,必然不顾一切东援,只有靠近狠狠地打,选择要害部位打,并攻占他几个据点,使敌人受到致命威胁,才能被拖住,不然他就认为我们是骚扰。</p><p class="ql-block"><br></p> 二 纵 出 征 蛟 龙 湾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我军渡河向前线运动。</b></p> <p class="ql-block">淮海战役,是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和华东、中原、华北的地方武装参加的一场规模宏大的战略决战。敌方先后参战的兵力共约80万人,我军为60万人。战场范围辽阔,按华野首长开始提出的设想,是在两淮(淮阴、淮安)、海州地区,后来根据毛泽东和中央军委的战略意图,发展为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到商丘,北自临城,南达淮河沿岸,面积近8万平方公里。战役发起于 1948年11月6日,至翌年1月10日结束。</p><p class="ql-block">对于预定的决战地域,滕海清是很熟悉的,这倒不在于天赋的因素,而是因为他曾经在这片广大地区辗转作战达近10年之久,与当地山川草木同时历经季节转换,留下许许多多刻骨铭心的记忆,引发过纷纭的情思感想。</p><p class="ql-block">尺幅作战地图,含纳方圆千百里。大决战的战场属于淮河流域,而古老的淮河流域素有中华脐腹之地的称谓,比中原更“中原”,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垓下之战,淝水之战,陈胜吴广起义,以及其它许多著名的重大历史话剧都在这里上演。</p><p class="ql-block">从地图上的人工地物标示来看,南北一线是津浦铁路,东西一线是陇海铁路,横竖两线的交叉点就是徐州。国民党军在此设置“剿总”司令部,也还是因为地域重要。</p><p class="ql-block">这次部署调整,实质上表明敌军统帅部仍在撤、守之间犹豫徘徊,而这种不甚坚决的状态对我军极为有利。</p><p class="ql-block">二纵作战室的地图上,标示敌军的蓝色点线密密麻麻。“都堆成兵山兵海了。难怪上级一再强调要准备打大仗,打大攻坚战,打大运动战。”滕海清对地图前的参谋们说。在他的眼中,敌军“成堆”,而我军是一字长龙阵:华野部队已有14个纵队,一字形地部署于“成堆”敌军的北面一线;再往西便是中原野战军几个纵队的集结区域。这个长龙阵略呈弧形,大有随时展开为一个巨大圆圈之势。</p><p class="ql-block">华野在战役第一阶段的重点,是集中兵力歼灭徐州刘峙集团东侧的黄百韬第七兵团。但刘峙与各兵团将领尚不能确切判明共军主攻方向在哪里。</p><p class="ql-block">刘峙集团的徐州作战会议是11月5日召开的,调整部署的行动时间定于11月6日开始,而我军的战役发起时间也是11月6日。</p><p class="ql-block">滕海清、康志强所率二纵,谢振华、李干辉所率十二纵,仍在苏北兵团序列内;胡炳云、张藩的十一纵此时位置在淮南;以王秉璋为司令员、张霖之为政治委员的中野十一纵,以及特种兵纵队5个炮连,均暂受苏北兵团指挥。</p><p class="ql-block">苏北兵团所辖各部的位置,在一字长龙阵的最东端。</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在战斗中,我军担架队抢救伤员。</b></p> <p class="ql-block">按10月23日华野发出的“淮海战役预备命令”,该兵团的任务是:“担任围歼阿湖地区之二十五军,该部经赤岸镇、山里头、张巷之线以东地区开进,应首先以主力一部夺取控制新安镇的东及东北之大佃户、205高地,116·4高地至山里头、鲁窝子沿线阵地,切断敌二十五军向新安镇之退路,尔后集中主力分割围歼之,但亦必须同时以一部首先切断敌向海州退路,防敌东窜。”二十五军,正是黄百韬七兵团的5个军之一。</p><p class="ql-block">11月4日华野发出的“淮海战役攻击命令”中,特地具体规定了:苏北兵团“第二纵队在战斗发起之第一日暂不使用,以便于完成包围后使用于主要突击方向。”</p><p class="ql-block">苏北兵团所辖各部于11月6日晚南出蛟龙湾地,向预定目标疾进。11月8日上午进至朱洲地区,据侦察兵报告:黄百韬兵团二十五军已经西撤。韦国清遂令兵团所辖各部进占阿湖地区待命。次日,华野代司令员粟裕命令苏北兵团日夜兼程前进,以迅猛动作越陇海铁路,向睢宁与徐州之间的大王集、双沟镇方向急进,迂回堵击逃敌。苏北兵团即按命令改变部署,转向西南,从黄百韬兵团南侧向前赶超。队形则不变:十二纵在左,中野十一纵在右,二纵居中靠后跟进。</p><p class="ql-block">二纵在靠后跟进的途中,领受了兵团首长一个具有预见性的命令:取弓背形前进路线,克服一切困难,迅速抢渡沐河;要抢占宿迁并控制城东一公里处的顺河集大船桥,以堵击黄百韬兵团南逃,并抓住该兵团的孙良诚一○七军。</p><p class="ql-block">滕海清遵照兵团命令,率二纵迅速赶上了十二纵与中野十一纵,由靠后跟进变为前锋。在河水冰冷刺骨,敌机轰炸和扫射的情况下,二纵及时地在新沂县邵店河面架起了浮桥,先行渡过沐河,并抢占了顺河集大船桥。由二纵开路和掩护,苏北兵团所属部队全部顺利地渡过了运河,于11月11日夜进至宿迁。</p><p class="ql-block">数日来,战场情况朝有利于我军的方向发展。8月,冯治安部副司令何基沣、张克侠两将军率领两个军起义。华野北线部队乘势发展,已将黄百韬兵团主力包围于碾庄地区,其六十三军被歼于窑湾。我正面阻援部队已在大许家以西至侯集、林佟山一线,建立了阻援阵地。直到此时,国民党军统帅部才判明共军的真正企图是“对黄兵团志在必得”,即严令徐州剿总刘峙增援解围。刘峙以邱清泉兵团在南、李弥兵团在北,沿陇海路并肩东进救援。</p><p class="ql-block">华野首长对敌情洞若观火,鉴于敌人救援心切,并针对邱清泉惯用迂回战法,遂令苏北兵团兼程西进,歼灭一○七军,威逼徐州。</p><p class="ql-block">二纵的任务是:沿海郑公路两侧攻击前进,途中不要受少数敌人干扰,直趋双沟、房村。12日8时,二纵以四师在右,六师在左,五师为二梯队,向预定目标疾进。</p><p class="ql-block">中央军委对苏北兵团的行动甚为赞许,认为“韦、吉率3个纵队从南面迂回西进之部署极好”。</p><p class="ql-block">一○七军军长孙良诚在11日与徐州刘峙通过电话,获准率部向徐州靠拢,并向“剿总”要来十多辆卡车,以装运弹药物资。其部于当晚陆续由睢宁向徐州撤退。</p><p class="ql-block">第二天,我二纵在前进途中即与一〇七军少数部队遭遇。16时,二纵四师十二团歼敌两个连,并对西逃的一○七军二六一师主力跟踪追击。六师十七团也与敌遭遇,歼其一部,未予追击,按预定计划继续前进,当日17时进抵双沟镇,按令向徐州方向侦察、警戒,以保障歼灭一○七军的作战。</p><p class="ql-block">孙良诚率军部与二六〇师于二六一师之后开进。他发现海郑公路两侧有共军与其并行向西急进,并不时与其部队发生战斗,因而很担心本部在行进中被切断分割,乃至被各个击破,于是一面命令军直属队和二六O师东返邢圩地区,抢占有利地形,构筑工事,固守待援,一面通知二六一师回转邢圩,接应军部和二六0师,尔后一起西撤徐州。</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战斗缴获的敌武器之一部。</b></p> <p class="ql-block">12日下午,尾后跟进的二纵五师也进抵邢圩地区。敌我双方都在竭力侦察、判断对方的情况。</p><p class="ql-block">二纵五师副师长周纯麟和作战科长侯洪军发现:敌人汽车的印辙离开了公路,向野地里延伸。周纯麟率骑兵班跟踪侦察,追到邢圩附近,发现大股敌兵在村里挖工事。忽然间一排炮弹打来,周纯麟猝不及防,被弹片击伤。</p><p class="ql-block">经多方面侦察证实,一〇七军除教导团被困于大王集外,军部与二六〇师也猬集于邢圩、高集一线防守。我五师一面向纵队报告敌情,一面与淮北独立团迅速展开,准备攻击。</p><p class="ql-block">滕海清接到报告后即令五师:“坚决围住它,不放走一人一枪,积极做好进攻的准备,纵队炮兵团将配合作战;围住后,先开展政治攻势,争取孙良诚缴械投诚。如果争取不成,拒不投降,就坚决消灭它!”</p><p class="ql-block">盐南之仇难忘记,当时黄百韬为合围我军的南线兵团指挥。老对手相逢淮海,滕海清颇有几分“怀旧”之慨:</p><p class="ql-block">“六个月前黄围我,六个月后我围黄。”</p><p class="ql-block">参谋长朱绍清接过话碴:“黄围我时没围住,我围黄时跑不了。”</p><p class="ql-block">政委康志强打趣地说了一句:“你们俩还会作诗呵。”</p><p class="ql-block">朱绍清愣了一下说:“作诗?嘿,我还真没想到,我也会作诗了。”</p><p class="ql-block">“别说你胖,你就鼓起腮帮来。”康志强说。“我们高兴之外,是不是还有一点遗憾?如果上级分配我纵围攻黄的兵团部,那可真是带劲的事。”</p><p class="ql-block">朱绍清说:“能掐断黄百韬的一根指头,也是解恨的事。”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的目标是歼灭黄百韬兵团,斩断刘峙集团的右臂。对于二纵,歼灭了黄百韬兵团的一〇七军,也就等于粉碎了该兵团的指掌。</p><p class="ql-block">对于一O七军这个“指掌”部分,还不能马上实施摧毁性攻击,须区别对待,先礼后兵,以减少伤亡。这是滕海清、康志强根据所掌握的孙良诚的一些“内情”,按照兵团和华野指示精神,慎重做出的一种战场对敌斗争策略。结果如何,尚难料定。不过,这个特殊策略的选择,已经显示一种主动与胜券在握的信心。</p><p class="ql-block">孙良诚部原属冯玉祥西北军第二集团军的一支部队,具有一定的战斗力。蒋冯大战时,孙良诚倒戈冯玉祥,投向蒋介石。抗日战争爆发后,又离蒋投汪,为汪精卫政权效力。抗日战争结束后,孙良诚与其部再次被蒋介石收编,番号为二十五师。1948年11月(即淮海战役前夕)改编为一〇七军,下辖二六〇、二六一两个师,军部驻江苏唯宁县城。孙良诚的职务是第一绥靖区副司令官兼一○七军军长。在抗日战争后被收编的伪军高级军官中,他是唯一升到如此高位的人。但由于他毕竟不是黄埔出身,又在冯玉祥将军的部队中任职多年,仍免不了受到猜疑和排挤。淮海战役前夕,冯玉祥的夫人李德全曾向原西北军将领发表广播讲话,号召他们弃暗投明。蒋介石因此甚感不安,召集原西北军将领冯治安、刘汝明、孙良诚等到南京,要他们明确表示“忠党报国”。冯治安等随之联名发出拥蒋通电。尽管如此,蒋介石仍放心不下,密令军务局俞济时、政工局邓文仪等人,对他们严加监视。</p><p class="ql-block">11月4日,孙良诚被召参加顾祝同主持的徐州作战会议,他率领的一○七军划归黄百韬指挥。会后,孙良诚到黄百韬住处请示任务,黄百韬不在,又被顾祝同召去开会了。他见冯治安、刘汝明也都未被召去开会,分明被视为“杂牌”,心中甚为不快。</p><p class="ql-block">淮海战役前夕,我党分析了孙良诚与蒋介石之间的隔阂与矛盾,特派周镐、李群等敌军工作人员到一O七军,动员孙良诚举行战场起义。</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向敌阵地冲锋的我军战士。</b></p> 全歼一0七军教导团 <p class="ql-block">孙良诚见中共军队大批南下,决战在即,而自己的部队孤立于双沟、睢宁一带,恐难逃被歼命运,因而曾表示愿意率部在睢宁起义。</p><p class="ql-block">11月8日,张克侠、何基沣率部起义,当天蒋介石派飞机投送亲笔信给孙良诚,表示慰勉,同时令其向徐州靠拢。11日,又接到刘峙电话命令:“尽快开徐州。”在这种情况下,孙良诚犹豫动摇,结果改变起义的决心,命令刚开到睢宁的,准备一同起义的二六一师,返回原驻地双沟;而他率军部与二六〇师,也于12日凌晨2时撤离睢宁,向徐州开进。</p><p class="ql-block">孙良诚是位不幸的老行武。他没料到,开进途中会与共军遭遇,并且不得脱身。返回双沟的二六一师被盯住,他的军部与二六〇师又被围于邢圩。</p><p class="ql-block">二纵五师与纵队炮兵团,已对邢圩的孙部形成引弓待发之势;前沿的战士们高声喊话,劝导被围者放下武器,避免无谓牺牲,并声明时间有限:13日上午10时半以前不投降,解放军就发起攻击。</p><p class="ql-block">至13日中午,一○七军仍无投降之意。</p><p class="ql-block">“不降就打!”滕海清动了怒。他命令五师:“先打掉它的教导团,孤立邢圩子,警告孙良诚,看他还能撑多久!”</p><p class="ql-block">五师姚运良师长即令十五团,猛攻大王集,全歼已被围困的 一〇七军教导团。</p><p class="ql-block">一〇七军教导团约400余人,其中绝大多数是连、排骨干,政治上较为反动,装备好,战斗力强。与教导团一起被困于大王集的,还有当地警备大队一部。我十五团接到攻歼该处敌部的命令后,决心以二营加强一个炮兵连担任主攻。当天16时,该营突击连(五连)在教导员和副营长带领下,以迅雷不及掩耳的动作,一气突破西北角,登上围墙,继而进入圩内对敌冲杀。六连、四连也先后突入,勇猛抗击敌人的反冲击。仅半个小时,大王集守敌被全歼。</p><p class="ql-block">白白丢了一个教导团,孙良诚会怎么想?围困邢圩的五师部队奉命继续等待。</p><p class="ql-block">二纵军政领导也在耐心等待。滕海清几次打电话问五师:“有没有动静?”</p><p class="ql-block">大王集战斗结束3个多小时后,滕海清接到五师电话报告:孙良诚出来谈判了,要求起义。</p><p class="ql-block">孙良诚是在 19时许,乘坐一辆小吉普车出圩子的。小汽车亮着前灯,驶向圩子外的五师阵地。哨兵喝令停车,小车没停,直到哨兵朝天鸣枪警告,才戛然刹住。五师前沿阵地的一个哨排马上围了上来。孙良诚从车里钻出来,自报姓名,说明他是来洽谈起义的,要求见纵队首长。被领到师部后,他进一步提出,请允许他带部队到朝阳集起义。</p><p class="ql-block">事关紧要,必须向纵队请示。</p><p class="ql-block">纵队的几位领导人根据五师的情况报告,立即研究与孙良诚谈判的原则与要点。一致的看法是:拖延到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再来谈起义,还要求先将部队开到朝阳集去,其中即使无诈也包含投机性。不能同意起义,只能投降;不能附带易地条件,只能就地解决问题。</p><p class="ql-block">“这个孙良诚,敬酒不吃吃罚酒。”滕海清说。“敬酒的时机已经过去了,现在只有罚酒。罚酒的味道当然不一样,是苦的。苦,他也得喝。起义,当然光彩得多。可以明确告诉他,投诚比起战场起义来,是要欠一点光彩,不过比起被彻底消灭来,还是有光彩,也幸运。这是我们的原则,也是我们的条件和理由。”</p><p class="ql-block">谈判由政委康志强负责掌握。他向兵团报告了详细情况,包括他和滕海清等主要领导的意见。兵团领导的指示与二纵的意见完全一致。</p><p class="ql-block">我方谈判代表为五师政治部主任方中铎。</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战斗中被我击落的敌机残骸。</b></p> <p class="ql-block">华野政治部得悉苏北兵团的报告后,派出专做孙部工作的周镐,配合五师与孙良诚谈判。</p><p class="ql-block">当天夜里,谈判在五师师部驻地的一间民房里进行。孙良诚一听方中铎自我介绍,马上单刀直入地重申来意:“我是来接洽起义的,请贵军给我番号,让我率部到朝阳集起义。”方中铎回答:“现在来谈起义已经迟了。我们过去相信你,几次给机会让你起义,而你都没有行动。到了现在,只有缴械投降。”孙良诚声高气盛地答辩:“起义的事,早在敝军驻宿迁时就已联系好的,你们不能失信。”方中铎也列举事实,据理反驳:到底是谁不讲信用?孙良诚说:“我是堂堂军人,军人要有军人的气节。要军人起义可以,要军人投诚是不行的。”方中铎反问:“你还侈谈什么军人气节?”接着列举他发迹史中的朝秦暮楚、朝三暮四的事实。孙良诚十分难堪,竟失口质问:“你怎么知道的?你怎么知道的?”方中铎说:“我虽年轻,可说的都有根据。你的历史,谁人不知,哪个不晓?”孙良诚理屈词穷,但仍然坚持要应允他起义。“投诚我不干。”他要求方中铎打电话问纵队首长,是否同意他起义。</p><p class="ql-block">方中铎当着孙良诚的面,要通了电话,向纵队报告情况。滕海清对着话筒大声说:“方主任,你告诉孙良诚军长,立即率部投诚!否则,就用武力解决!他的教导团已被消灭了,二六一师被围在双沟,他的军部和二六O师都在我们的炮口枪口下。眼前最好的一条出路,就是放下武器!”</p><p class="ql-block">在电话机旁侧耳静听的孙良诚,忍不住要接过话筒,想与滕司令官直接对话。</p><p class="ql-block">方中铎马上说了一句:“首长,孙军长有话想说。”滕海清“咔嗒”放下话筒。</p><p class="ql-block">方中铎转而向孙良诚分析利害关系:“你不愿投降,我现在</p><p class="ql-block">可以放你回去。但你知道,我们马上就可打进邢圩,把你捉住, 那你就不能享受国民党投诚将领的优待了。那时候你就是我们的战俘,我们可以把你送到盐城,或者送到睢宁,交给人民来处理。”方中铎接着下最后通牒:“再你给5分钟时间考虑,要是再不投诚,我们就要打进去了。”</p><p class="ql-block">孙良诚终于转念表示:“我向人民投诚。”然后问:“能答应我几个条件吗?”</p><p class="ql-block">方中铎回答:“投诚是没有条件的,投诚不是起义。”</p><p class="ql-block">孙良诚说:“我在北京西直门有房产,还经营企业,我投诚后会不会被没收?另外,我有两匹马,两名卫士,我想带走,你们能否给我开个证明,以免沿途出现麻烦?”</p><p class="ql-block">方中铎表示:“至于你们个人的财产和人身安全,我们保证不受侵害。这是我党的政策。我们连俘虏的腰包都不搜,何况你是愿意向人民投诚的。”</p><p class="ql-block">孙良诚签署了投诚书。</p><p class="ql-block">11月14日8时,一○七军军部和所属二六〇师近6000人,放下了武器。</p><p class="ql-block">还剩一个二六一师。</p><p class="ql-block">14日黄昏,二纵四师在双沟镇西北20公里处追上了二六一师主力。敌部退守玫瑰山,我四师与中野十一纵的两个团并肩作战,攻击玫瑰山。一夜激战,敌部不支,纷纷溃逃。至15日清晨,除敌师长孙玉田带一个排逃脱外,二六一师被全歼。我二纵四师俘敌 2000 余人。</p><p class="ql-block">歼灭一〇七军,即是打开了徐州东南的门户,为侧击邱清泉兵团和李弥兵团创造了有利态势。二纵南出蛟龙湾,旗开得胜,俘虏和受降敌军8000余人,缴获大批武器装备,其中包括30多辆汽车。11月25日中共中央祝贺淮海战役第一阶段大捷的电文中,同时对二纵的战绩予以赞赏。</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我军在火线上抢救伤员。</b></p> 淮海战役中的华野二纵第五师 <p class="ql-block">周纯麟回忆:</p><p class="ql-block">我华东野战军遵照中央军委的指示,决心集中兵力,不怕牺牲,首先歼灭扼守新安镇以东之黄伯韬兵团。我纵奉命配合十二纵队及中野十一纵队、特种纵队一部,首先包围阿湖、前后古墓、高潭沟地区之敌二十五军,切断其东窜海州、西撤新安镇之退路,力求歼其一部,以便而后转移主力,共同聚歼黄伯韬兵团。我师负责由一个团控制城头,阻击新海来援之路,主力于阿湖东北地区,作为纵队第二梯队。</p><p class="ql-block">1948年11月6日,我各攻击部队向敌开进。黄伯韬兵团发现我强大兵团南下,慌忙向西撤退,徐州之敌李弥、邱清泉两兵团也向徐州紧缩,并有沿津浦路南窜企图。为断敌退路,由东南威胁徐州,策应主力围歼黄伯韬兵团之行动,我师受命沿阴平、邵店、宿迁直插睢宁、大王集地区执行攻击任务。</p><p class="ql-block">11日早晨,当我师接近睢宁以东地区时,守敌一O七军闻风而逃。我立即命令十五团二营为先头,沿海郑公路,向西跑步追击。</p><p class="ql-block">当天中午,我们正在睢宁城北休息和做午饭的时候,有位老百姓报告说:“睢宁的敌人跑了!”我立即带领一个团经过睢宁城跑步追击。因为前面已有部队占领了北双沟,切断了孙良诚逃往徐州的退路,加上我们迅速追了上去,迫使一部分敌人仓促窜进了一个四面都有水的大、小圩子里。</p><p class="ql-block">我一追上去,就立即组织火力封锁住两个圩子的大门,并俘虏了一部分没有来得及跑进圩子里的敌人。同时,我还组织迫击炮和轻重机枪向圩子里猛烈开火。很快,姚运良师长也带着十三、十四团跟上来了。</p><p class="ql-block">起先,敌人还想负隅顽抗,用迫击炮向我阵地猛烈轰击。有一发敌人的迫击炮弹落在我们的阵地上,打伤了我们几个人,3位同志当场牺牲,我的头部也负了重伤,愤怒的火焰已经燃烧着我的胸膛。我们马上集中火力,向圩子里射击,打得敌人哇哇直叫。</p><p class="ql-block">这时候,孙良诚迫于我强大的压力,才亲自出圩子到我们师的指挥所谈判。开始,他不同意投降,说是要起义。我们说:“你们只能投降!”就这样,斗来斗去,从11月13日19时一直磨到第二天拂晓,最后孙良诚不得不同意投降。随后,我们放他的两个警卫员回去,将他签了字的投降书送给他的参谋长和一个旅长。</p><p class="ql-block">14日上午8时,孙良诚迫于无奈,终于率军直及十二旅全部向我投降,我遂以十三、十四团分别受降。大王集之敌亦在我十五团二营歼其一部后,弃城投降。此战,我师共俘敌一○七军6 000多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p><p class="ql-block">敌人投降后,姚运良师长见我头上仍然血迹斑斑,心里非常难过,硬把我“逼”进师卫生科,取出弹片。这天晚上,他在带部队去马山出发前,还到师卫生科来看我,并将战场上缴获的一件美国短皮衣,盖在我的身上。</p><p class="ql-block">为了让姚运良集中精力,指挥部队作战。第三天一大早,我就让卫生科的同志,用担架把我抬到马山指挥所里,一边协助姚运良同志指挥,一边治疗养伤。他见我心诚意坚,而且战事确实紧张,特别是吃紧的时候,需要有个人商量。所以,他也就没有把我“赶”出指挥所去。我一直在指挥所里,与姚运良一道指挥部队作战。在这次战斗中,我十四团团长余奇义同志光荣牺牲。</p><p class="ql-block">1948年11月22日,正当黄伯韬兵团被歼灭的时候,我师又奉命连夜急行军到安徽固镇以南曹八集,阻击刘汝明、李延年兵团,</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我军在外围修筑工事。</b></p> <p class="ql-block">严密监视刘、李兵团的北上行动。11月30日,杜聿明率邱清泉、李弥、孙元良3个兵团放弃徐州,绕道永城南下,企图击我中野侧背,解黄维兵团之危。此时,华野除以六纵监视刘、李兵团外,令我纵队迅速北上,全力对付徐州之敌。于是,我师又随纵队主力日夜兼程北上,参加合围杜聿明集团的任务。</p><p class="ql-block">我师于12月1日由曹八集出发,经3天急行军,由袴县集、南坪集进至临涣集。12月5日,进至永城东北赵集、铁佛寺地区时与敌接触,我即构筑工事,坚决阻敌南逃。此时,杜聿明集团在我华东野战军12个纵队北线追击、堵截,南线阻击下,全部被围于徐州西南65公里之陈官庄、青龙集、李石林狭小地区内。6日,我师奉命赶至大茴村、郭楼、堌上地区,位于我军包围圈之南端,洪河西南岸一线,十四团位于大茴村西南郝楼,十三团位于潭桥,师指挥部率十五团位于大茴村以南之张庄,担任坚决阻击敌人向南及西南逃窜之任务。</p><p class="ql-block">杜聿明集团被围后,虽连续组织坦克和敢死队向南突围,但在我顽强阻击下,不仅无法突破我阵地,却被我逐步紧缩包围圈。12月14日,纵队调整部署,令我师师指挥部仍位于张庄,十四团进至时庄,十三团进至大茴村,十五团进至郭楼。</p><p class="ql-block">15日,中原野战军全歼黄维兵团于双堆集,杜聿明集团也已处于我层层包围之中。该敌为摆脱被歼困境,依托村落,加紧防御,并随时准备寻机突围南逃。</p><p class="ql-block">遵照华野“边围困边轮番休整,并坚决击退与消灭可能突围之敌”的指示,我师奉命为第一线重要防务,接替四师郭楼守备任务。为确保郭楼阵地的安全,坚决阻击敌人南逃,1948年12月20日,我们全师主动出击,平毁敌对郭楼挖掘的交通壕,继续紧缩包围圈。</p><p class="ql-block">但是,敌人仍然在作垂死挣扎,对我郭楼阵地反复冲击,并不断对我阵地进行炮轰。</p><p class="ql-block">一天下午,我和姚运良正在一个“猫耳洞”里指挥部队作战。敌人的炮弹,就像狂风暴雨一样,向我们的指挥所急速倾泻。“咣咣咣咣!”“咣咣咣咣!”敌炮一阵接一阵地急速射,各种炮弹的呼啸声、爆炸声,使整个大地仿佛都在可怕地颤抖,痛苦地呻吟,刺入耳鼓,慑人心肺。我们指挥所的上面立刻火光迸发、黑烟爆起,扶摇直上。“猫耳洞”顶上的土块刷刷直往下掉,不时地打在我们的头上、肩上。参谋们感到此刻蹲在“猫耳洞”里很危险,几次劝姚运良离开这里,他都不肯,并说:“这里就是指挥部,我的指挥位置就在这里!”</p><p class="ql-block">炮火急袭刚过,十几架敌机又低空掠来,先是在我们头顶上盘旋,然后,对我们的阵地和指挥所轮番地轰炸、扫射。</p><p class="ql-block">“咚一咣!”“咚一咣!”两串炸弹在我们指挥部顶上爆炸后,把“猫耳洞”左侧的顶上掀开了一个水桶大的“天窗”,同时,有簸箕大的一块土,从顶上掉进指挥所里。</p><p class="ql-block">“撤”还没有等姚运良师长的命令下达完毕,“咚一咣”,“咚一咣”,又是几串炸弹在我们指挥所顶部爆炸了!这一下,我们的“猫耳洞”整个被炸塌了。姚运良和我都被埋在洞里面了,等机关的同志扒掉了身上的泥土,把我从洞里救起来之后,我急忙问:“姚师长呢?”</p><p class="ql-block">“还在洞里。”</p><p class="ql-block">“快挖!”说完,我就和机关的同志一道,用双手拼命地扒土,我们的手指都扒出血来了,但是,谁也不吭一声,只是一个劲地扒土。这土塌下去很快,可扒起来却挺费劲。幸好,“猫耳洞”顶部的土是沙土,被炸弹的飞起掀掉了许多,所以压在姚运良师长身上的土并不太厚。当我们把他从洞里扒出来,他睁开眼的第一句话,便是问:“周副师长呢?”</p><p class="ql-block">当他看见我就站在他面前时,高兴地拉着我跳起来,并乐观地对着天说:“王八羔子,就这么一点炸弹,还想把我们埋进土里?! 可惜,土地爷不收,又把我们全退了回来!”姚运良这一席风趣的话,不仅把大家全逗乐了,而且大大鼓舞了同志们的战斗士气。</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我机枪掩护部队向守敌发起攻击。</b></p> 回忆一次特殊任务 <p class="ql-block">周发言回忆:</p><p class="ql-block">1948年11月初,伟大的淮海战役开始时,正在鲁南蛟龙湾地区休整待命的华野二纵五师,奉命随纵队从驻地向徐州东南地区疾进,以策应碾庄前线我军围歼敌黄百韬兵团的战斗。</p><p class="ql-block">11月12日,行抵苏北睢宁县城西北地区时,发现敌一○七军军长孙良诚率其军部及二六〇师猥集于大、小邢圩。我五师首长一面上报情况,一面部署所部包围该敌。我所在的该师十三团,位于包围圈西北面,在距邢圩村很近的距离内与敌对峙着。邢圩及其附近不时传来稀疏的枪炮声。</p><p class="ql-block">13日午夜,从敌人阵地走出来一个人,被我方人员带到十三团指挥所。这人自称“一○七军军部副官”,说:“有事求见贵部长官。”十三团陈福胜副团长接见了他。这位“副官”说:“我们部队要起义,请贵部派一位代表,到我们驻地当面商讨有关事宜。”</p><p class="ql-block">我师当时是在行进中包围敌人的,师、团之间未及架设电话,对此突然情况不便马上向上请示,而敌人的“副官”又在这里等着,陈福胜副团长当即向我说:“周股长(我任该团宣传股长),你去一趟,摸清情况再向师里报告。”</p><p class="ql-block">情况特殊,任务特殊,副团长说的话就是命令,我无暇考虑其它。我立即将不宜随身带的东西交给其他同志,自我写一封给一O七军的介绍信,大意是:“兹介绍我部联络股长周发言,前往你部面谈你们提出的问题。”</p><p class="ql-block">当我跟随这位“副官”经过我团一营阵地时,该营周景瑞副营长,贴近我的身边悄声说:“伙计,要小心啊!”我还是镇定自若地往前走,心中只想着一个问题:执行命令,完成任务;了解情况,报告上级。</p><p class="ql-block">走出十三团的前沿阵地,前边不远就是敌人的阵地前沿,敌军也在紧张地加修工事。此时,虽是子夜,但星斗满天,能见度尚好。邢圩村小人挤,到处是走动着的敌军官兵。</p><p class="ql-block">“副官”将我带到一家大院门口,一位身材高大的军官迎接我。同步入房,落座看茶,在灯光下,我看出这位军官40多岁。在房中仅我与他两人时,大个子军官侃侃而谈,他自我介绍道:“我姓王,是一○七军副军长,是老西北军冯玉祥的部下。”他说,第一绥靖区副司令孙良诚兼一○七军军长,想立即举行战场起义,配合解放军作战。接着,他谈了起义的原因;谈了蒋军中“杂牌”军受气的情况;还说了他们过去与中国共产党接触的情形……等等。他谈了近一小时。</p><p class="ql-block">我当时对整个战场情况不了解,他们是否真正起义,我军对他们的态度、方针、政策等问题,都不了解,不可能交谈实质问题,只能说些国民党败局已定,再跟着他们干下去不会有好结果一类的话。我最后表示:回去将他们的要求报告我们的上级,然后再答复他们。至此,我即返回十三团阵地。</p><p class="ql-block">回来后才知道,孙良诚本人已于13日19时主动来我五师师部要求“起义”,五师方中铎政委代表第二纵队首长严词驳斥了孙的“起义”要求。这个时候,敌人又来要求“起义”,明显是在要花招。五师首长知道我奉命只身去一○七军而谈“起义”问题后,严肃地批评了陈福胜副团长,着重指出孙良诚要求“起义”是缓兵之计,方政委已与孙谈判,拒绝了其“起义”要求,坚决迫其缴械投降,否则,就发起总攻消灭他们。对此,我曾想过,五师首长的批评无疑是正确的。但作为一线指挥员,在当时的情况下,能果断决定派人去接触一下,也是可以理解的。</p><p class="ql-block">我去一○七军谈判的第二天,即14日8时,孙良诚被迫下令其军部、二六〇师官兵6076人向我第五师投降。在我们十三团受降的现场,我团指战员武装整齐,庄严肃穆,警戒森严,好大一片地面上摆满了一○七军缴下的武器装备和车辆,缴了械的一○七军官兵们,遵照我师规定,排起整齐的队列,一个一个地从我们部队面前走过。我看到那大个子“副军长”也无精打彩地走在他们的队列中。</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5px;">被我军俘虏的蒋军士兵在听我政工人员宣讲宽大政策。</b></p> 一0七军投降前后 <p class="ql-block">魏尚清 、张明修回忆:</p><p class="ql-block">武装侦察</p><p class="ql-block">淮海战役初期,华野二纵五师十三团,进至宿迁以西数十里的几个村子休息吃中饭时,赵侠僧团长、冯福林参谋长向我说:“魏尚清同志,你带几个人沿海郑公路往西,迅速查明敌情向我们报告。”</p><p class="ql-block">我是该团侦察参谋。两天前,五师侦察科就曾通报:驻睢宁孙良诚一○七军有窜逃徐州的征候。我受领任务后,未及吃饭,立即带领侦察排班长相全达,侦察员彭加法、俞祚忠3同志各带武器,各乘1匹战马,飞快地往西北方向驰去。快到睢宁西北大王集时,多处枪声传入耳鼓,二纵队先头部队正追歼沿公路北逃的小股零散敌人。</p><p class="ql-block">4人正勒马思考侦察方向时,路边几位农民小伙子走来说:“南边邢圩子有不少部队,不知是解放军还是中央军(指蒋军)。”我们立即决定往邢圩子方向侦察。我们将战马拴在几家牲口槽上,往邢圩村快步走去。在距邢圩村五、六十米处,发现有部队在做工事,因敌我棉军装均系黄色,一时辨不清敌我。对方见我手中拿一张地图,突然大声问道:“什么人?”机灵的侦察员彭加法,摆了摆右手说“自己人,别误会。”这时,一个戴大檐帽的军官出现在村边做工事的队伍中,我马上肯定是敌人,立即下令:“回去!”4人闪电般的跳入身边一条南北向干沟内,朝拴马的那个村子跑去。敌人见状,向我们放了几枪,再无动静。</p><p class="ql-block">我们骑上战马,风驰电掣地向十三团预定的行军路线方向奔去。不到20分钟,就迎上了走在全团前边的赵侠僧团长和柳夷政委,我指着地图刚向他们汇报完毕,第五师姚运良师长带着参谋人员也骑马赶了上来。赵团长要我将侦得的情况向姚师长复述一遍。师长看了看五万分之一的军用地图,很快用红铅笔在图上“邢圩”两字周围,重重地划了个圆圈,又在圆圈的不同方向上划上几个箭头,标定了所属各团的位置,下令说:“十三团向邢圩快速行进,包围邢圩!”边说边将地图交予身边的参谋,并说:“马上派几个骑兵分头通知师直属队和十四团加速前进,尽快占领自己的位置,包围邢圩!并以电报报告纵队。”十五团已由周纯麟副师长率领走到前边了。</p><p class="ql-block">国民党一〇七军军部及其二六〇师6000余官兵,于1948年11月12日黄昏前,被我华野第二纵队第五师紧紧地包围在邢圩、高集地域。</p><p class="ql-block"> 邢圩受降</p><p class="ql-block">邢圩受降时,我(张明修)任华野五师十四团七连二排排长。孙良诚投降前,我们第五师是作好充分攻坚准备的。十四团三营任云鹏营长带领连、排干部几次摸到敌人铁丝网跟前勘察地形、了解敌情,现地明确任务。我们七连二排被确定为突击排,我与田凤岐副排长作了认真准备。每班一挺轻机枪,携弹200发,机枪正、副射手每人4枚手榴弹;冲锋枪手每人携弹150发,手榴弹8枚,小包炸药4包;步枪手每人携弹100发,手榴弹8枚,拉火式小包炸药4包。全排发出共同的誓言:为了党的事业,</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我军重机枪向敌人射击。</b></p> <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的彻底解放,不顾一切,坚决打开并巩固突破口。</p><p class="ql-block">11月14日5时,七连首长召集正、副排长说:在我五师强大的军政攻势的压力下,孙良诚已被迫在投降书上签字。本日上午8时,五师十三团、十四团进入邢圩受降。着重讲了受降的具体规定和要求,还强调不能麻痹,在做好受降准备的同时,也要做到能够随时投入战斗,应付突发情况。为此,要求七连仍以突击连的姿态走在全营的前边,第二排又走在全连最前边。</p><p class="ql-block">七连提前吃早饭,7时半,以两路纵队端枪开向邢圩。我们二排五班在左,六班在右,四班分两路分别随五、六班跟进。进抵西门时,两扇大门关闭着,只留一条一个人侧身通过的缝隙,大门里边摆满防止大门开启的汽油桶。但大门及两侧圩墙上没留一个人,这说明一○七军执行了我方的规定。我们排在保持警惕的情况下,以五、六班进去搬开汽油桶,拉开两扇门,让我团后续部队开进。</p><p class="ql-block">七连万秀章连长,命令我们二排担负村内路北东头孙部那个营的受降任务。我很快带领各班以原来序列沿村中小道端枪东行。全排同志精神抖擞,健步如飞,圩子本来不大,不觉中来到受降点。</p><p class="ql-block">一○七军这个营5个连分几摊全副武装的坐在那里。我排四、五、六班遵照预先方案,迅速地分别在北、西、东3面端枪立于这几摊队伍的外侧。</p><p class="ql-block">我大声问:“谁是营长?赶快向我报告你们原来的番号!”一个军官从人群中站起,走来向我敬礼、报告:“我是营长。”他报告了番号后,我命令他:“全营成营方队面向北集合,我要讲话,要快!”这位营长很快按照我的命令把队伍整理完毕,向我报告:“全营集合完毕,请讲话。”我健步走到他们队伍前面中央,命令他们:“枪靠右肩坐下!”接着,我要他们把枪托(把)朝前,枪口朝后,置于自己的右侧;把子弹、手榴弹和一切装备全部取下放在自己武器的旁边。在完成上述规定后,我发出口令:“带上自己的背包、衣物,起立!向后--转!放下背包,原地坐下!”</p><p class="ql-block">我又叫出那位营长,交待他:“你还负责在这里等待我们的接管部队来带你们,不要乱动。”</p><p class="ql-block">田风岐副排长带一个战斗小组监视着缴了械的队伍,我带领全排将降部放下的武器、弹药、装备分类集中起来,派一个战斗小组看管着。我又带领其余人员到降部住地仔细、认真地搜查一遍。这一切依序完成后已近11时。这时,我五师接管单位到来,我们顺利地完成交接手续。</p><p class="ql-block">几十年来,我时常高兴的回忆着十四团七连二排首次完成受降任务的情况。其实,在第五师,当时又有多少个排像我们排一样的完成这项任务啊!</p>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