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前言</p><p class="ql-block">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成立于1956年8月8日,辖2市9县和1自治县,总面积2.62万平方公里。州内居住有汉族、布依族、苗族、水族、毛南族、瑶族等40多个民族,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常住人口349.44万人。长期以来,黔南各族人民始终坚持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在推进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中,共同绘就了一幅幅美美与共的历史画卷。</p><p class="ql-block">黔南,历史悠久之地、千年文明之域。黔南,人文毓秀之地、文脉炯耀之域。黔南,红色革命之地、伟大转折之域。黔南,休闲旅游之地、纳凉避暑之域。黔南,民族聚居之地、文化多彩之域。黔南,开放发展之地、投资兴业之域。</p><p class="ql-block">承前才能启后,温故有助知新。举办此展的目的,是为呈现黔南的历史变迁,展现黔南今天的崭新面貌,讴歌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黔南州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书写黔南发展"百姓富、生态美"的时代新篇章。</p> <p class="ql-block">地球生命的摇篮一黔南篇</p><p class="ql-block">黔南在距今大约两亿年以前,是一个长期被海水淹没的海洋,瓮安生物群就生活在距今6.3亿年至6.2亿年的温暖海洋中。距今约2.08亿年前的中生代三叠纪晚期,地壳隆起拗陷交替出现,沉积物不断堆积,岩层的沉积物记录着大量的地质事件和生态信息。</p><p class="ql-block">黔南沉积地层富含化石,我国各时代地层中所含主要门类化石在黔南均有发现,素有地球生命的摇篮之称,被誉为了解和研究地球生命发展演化史的宝库。</p> <p class="ql-block">瓮安县</p><p class="ql-block">小春虫</p><p class="ql-block">1998年陈均远教授发现的瓮安县小春虫,是首次发现迄今最古老(距今5.8亿年)的两侧对称动物化石的代表,2004年6月3日,美国《科学》杂志公布了这一发现,称为"贵州小春虫"。此发现首次将两侧对称动物可靠化石记录的历史前推到了寒武纪之前的4000万年,不仅为研究早期动物提供了直接的化石依据,挑战了"寒武纪生物大爆发"理论,为研究地球早期生物提供了丰富化石材料。</p> <p class="ql-block">生命科学家认为:两侧对称动物一贵州小存虫的发现表明,能安大辐射开始配酿着一个包括龙虾。蜘蛛和人类在内的全新的生命世界</p><p class="ql-block">贵州小存虫是迄今为止已知最古老的真体腔两侧对称动物的化石代表,是陈均远教授自1998年以后目以夜继的努力。在10块保存精致的两侧对称动物化在中发现的,美国(科学》杂志于2004年6月3日和7月9日分别公布和发衣了这一发现</p><p class="ql-block">贵州小存虫个体微小,只有0.2毫米,两侧对称,毕板卵型,肯部突起。腹部可能是宽平的,产于贵州昆安前寒式纪陇由沱组荒安含磷段。由于这·微型动物诞生于地球"常雄"严冬过去,早存到来的瞬间,科学家将它命名为小春虫,并将这一古老动物种名的荣誉献给了这一动物化石的产地﹣中国贵州,称其为"贵州小春虫"</p><p class="ql-block">尽管这一古老动物个体很小。却由外胚层,内胚层和完全中胚层等多层结构所组成,保存了一对体腔,成对排列在身体两侧的感觉窝等两侧对称构造。这一构造的复杂性表明,它已经处于成年期的发育阶段。这一化石的发现首次将两侧对称动物可靠化石记录的历史前推到了寒武纪之前的4000万年</p><p class="ql-block">延仲资料:两侧对称动物是多细胞动物的高级发展阶段、蜘蛛、恐龙等包括人在内的高等动物部是两侧对称动物。如果能够判明它们是否存在、并进一步判新它们处在什么阶段的话,对了解早期生命发展是很大的进展,因此,贵州小春虫的发现具有里程碑的重大意义。</p> <p class="ql-block">石花</p> <p class="ql-block">石英石花结晶</p> <p class="ql-block">长顺县白云山</p><p class="ql-block">直角石化石</p><p class="ql-block">白云山直角石化石点位于长顺县白云山镇团茶寨矿山。化石呈横长形,最长1.04米,最窄0.01米,最宽0.15米,大头走向325°。该化的发现,将长顺县有生命迹象推至4.75亿年至4.6亿年前。</p> <p class="ql-block">长顺县睦化</p><p class="ql-block">地层剖面</p><p class="ql-block">长顺县睦化地层剖面年代为泥盆纪(4.1亿年前)一石炭纪(3.5亿年前),剖面位于长顺县鼓扬镇睦化社区睦化村。1981年被我国地质学家发现,该剖面除有丰富的菊石、三叶虫、介形虫、微体脊椎动物等化石外,还有丰富的牙形石动物,是世界上最为连续完全的牙形石带。睦化地层剖面利于牙型类系统研究,是我国被列入世界石纪地层和地质研究的两个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第五单元</p><p class="ql-block">独山县</p><p class="ql-block">地质公园</p><p class="ql-block">独山独特地形比较完整地记录了泥盆纪(4.05亿年前)至石炭纪(2.9亿年前)近2亿年地球发展变化、生物演化和环境变迁的历史,其丰富多彩的古生物化石群落,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教学价值和观光游览价值。</p><p class="ql-block">第五单元</p> <p class="ql-block">人类初期生活的家园</p><p class="ql-block">一洞穴遗址</p><p class="ql-block">洞穴遗址是古代人类在自然洞穴内生活或埋葬死者,从而留下原生文化堆积的一种遗址类型。洞穴遗址的年代主要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个别可到较晚时期,反映人类在生产力低下,以洞穴作为栖息地、就近进行狩猎和采集活动等生产生活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龙里县</p><p class="ql-block">燕子岩洞穴遗址</p><p class="ql-block">龙里县燕子岩遗址位于那磅乡高枧村把咪组燕子岩,距高谷公路30米。洞穴干燥,地势内倾平缓,能见度好,地表堆积大量石头。洞中有夹砂绳纹陶片、泥质陶片等,初步推测为商周遗址,为研究龙里古人类生活提供了重要物证。</p> <p class="ql-block">龙里县</p><p class="ql-block">燕子岩洞穴遗址</p><p class="ql-block">龙里县燕子岩遗址位于那磅乡高枧村把咪组燕子岩,距高谷公路30米。洞穴干燥,地势内倾平缓,能见度好,地表堆积大量石头。洞中有夹砂绳纹陶片、泥质陶片等,初步推测为商周遗址,为研究龙里古人类生活提供了重要物证。</p> <p class="ql-block">瓮安县黑洞遗址</p><p class="ql-block">瓮安县黑洞遗址位于猴场镇青池村简家寨,洞穴前为十分宽阔的山间平坝。该洞残存的文化堆积分为4层。第1层黄褐色粘土,动物骨骼数量较多,还出土一片夹砂绳纹陶片;第2层浅灰褐色粘土,夹杂大量角砾,土质坚硬,有石制品、动物化石、烧骨、石等;第3层灰褐色粘土,有石制品和动物化石;第4层浅灰褐色粘土,有动物化石,少见石制品。该洞穴遗址在瓮安县境内首次发现,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和历史文化研究价值。</p> <p class="ql-block">都匀市石龙村大洞遗址</p><p class="ql-block">位于平浪镇石龙村口公路右侧10米山脚下,洞口朝向东面。2017年,黔南州文物研究所对洞穴遗址进行考古调查,出动物化石2颗,燧石刮削器2件,燧石2件。这是首次在都匀市发现史前人类遗址,对研究都匀史前人类活动具有重要价值。</p><p class="ql-block">出土动物化石</p><p class="ql-block">出土遂石划削器</p><p class="ql-block">出土断块</p> <p class="ql-block">惠水县清水苑大洞遗址</p><p class="ql-block">惠水县清水苑大洞遗址位于摆金镇清水苑寨南侧,喀斯特溶洞一台地上,洞口台地与坝子落差20米。洞分内外,内洞深100米,宽25米,高30米,呈斜坡状;外洞深8米,约300平方米,地势平坦。洞文化层保护较好,在堆积中采集到砍砸器、骨铲、动物化石、燧石等20余件遗物,为研究惠水古人类生活提供了重要物证。</p> <p class="ql-block">第五单元</p><p class="ql-block">龙里县燕子岩洞穴遗址</p><p class="ql-block">龙里县燕子岩遗址位于那磅乡高视村把咪组燕子岩,距高谷公路30米。洞穴干燥,</p><p class="ql-block">地势内倾平缓,能见度好,地表堆积大量石头。洞中有夹砂绳纹陶片、泥质陶片等,初步推测为商周遗址,为研究龙里古人类生活提供了重要物证。</p> <p class="ql-block">古黔文明的精灵一岩画</p><p class="ql-block">岩画作为贵州人类早期文明</p><p class="ql-block">的文化符号,黔南的体量最大、</p><p class="ql-block">最为集中。岩画图案简约概括,</p><p class="ql-block">天真、稚拙、纯朴的表现手法正</p><p class="ql-block">是原始艺术的典型风格。这些岩</p><p class="ql-block">画同云南沧源的原始岩画、广西宁明花山岩画、四川麻塘狮子岩画颇有相近相似之处,仿佛是有某种族源或文化的联系和交融。</p> <p class="ql-block">第一单元</p><p class="ql-block">龙里县巫山岩画</p><p class="ql-block">龙里巫山岩画位于谷脚镇谷远村巫山组。分布于巫山河东北岸大岩脚、南岸猫脑壳、西南岸大沙田等3处岩壁上,三者相距200-800米。3处的岩画离地0.7-7米,共有509幅图形,可识的有297幅,难识的有212幅。岩画属多次创作,分人物、动物、天体和抽象符号等四类,形象有马、牛、人骑马、人牵牛、舞人、太阳、狗、羊、腰佩刀剑人形、头尾羽饰人物、耕作图形以及未识动物等。为研究龙里的古人类生活提供了重要物证。</p><p class="ql-block">第一单元</p> <p class="ql-block">铁犁(仿制)</p> <p class="ql-block">第二单元</p><p class="ql-block">惠水县长征村岩画</p><p class="ql-block">惠水岩画位于大龙乡长征村洞口组,岩画共分上下两组,总面积超过15平方米,共80幅。岩画以马、骑马、牵牛、人执器、方格形、点状物、符号等形象为主。为研究惠水古人类生活提供了重要物证。</p> <p class="ql-block">第三单元</p><p class="ql-block">长顺县岩画</p><p class="ql-block">长顺县岩画包括付家院岩画、狮子山岩画、蛤蟆井岩画、白岩脚岩画、马路大洞岩画、来远题壁、羊城屯题壁群、格董关背后坡题壁等八处。岩画内容丰富,形态各异,有人物像、动物图、图形、符号、数字顺序号以及暂时无法确认的符号等;壁画内容主要为动物图形类、人形类、人与动物形类、器物类、文字类等。为研究长顺古人类生活提供了重要物证。</p> <p class="ql-block">双耳陶瓷罐(仿制) 明代</p> <p class="ql-block">第四单元</p><p class="ql-block">平塘县大塘镇猫山岩画</p><p class="ql-block">平塘县猫山岩画位于大塘镇谷坝村猫山岩厦上,岩画距田坝高差100多米,岩画距离地面3.8米,岩画是左右两个骑着马的人。两幅相距90厘米,右侧约宽90x高68厘米,马背上似乎还有一些猎物,左侧一幅是另一个打马奔来的人,约高45x38宽厘米。</p> <p class="ql-block">双耳圈足铜甄(仿制)</p> <p class="ql-block">维护统一的典范(秦汉之后)</p><p class="ql-block">羁縻政策是历代中央王朝贯</p><p class="ql-block">彻始终的民族政策,对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促进各少数民族与汉族、民族地区与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等方面,都产生过积极重大的影响。历史上,黔南涌现出许多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少数民族典范。</p> <p class="ql-block">第一单元</p><p class="ql-block">夜郎王多同首开郡县之治</p><p class="ql-block"> 同蒙会盟,在夜郎全境推行郡县制度,是夜郎王多同开明开放之举。夜郎地区从此进入了郡县制与地方君长制双轨并行的时代。</p> <p class="ql-block">第二单元</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牂</span>牁郡太守谢恕保境抵御分裂</p><p class="ql-block"> 谢恕,西晋牂牁郡(今贵州瓮安、福泉一带)少数民族首领,任牂牁郡太守。西晋末年,中国出现分裂混战的十六国割据局面,李雄在成都建立割据政权,自封成都王,国号大成。东晋成帝咸和八年(公元333年)和东晋成帝咸康六年(公元340年),李雄派其弟李寿率大军两次征牂牁,郡太守谢恕保郡为晋,将李寿击败,维护了晋王朝的统一。</p> <p class="ql-block">青铜茶盏</p><p class="ql-block">铜盏托,南朝。1965年广顺马场南朝墓M36出土。通高12.6厘米、盏口径9.6厘米、托口径16.8厘米。此器由盘、杯、盖三部分组成,盘底圈足,盘口外侈,杯敞口高圈足与盘铸为整体,盖上凸,附塔尖形纽。古代称饮茶的杯或碗为盏,放杯碗之盘为托。盏托配套使用,始见于东晋,南北朝时开始流行,唐以后随着茶饮之风而盛行。</p> <p class="ql-block">第三单元</p><p class="ql-block"> 都云酋长尹怀昌、南宁州酋长莫彦殊、牂牁张万浚率部归附楚王</p><p class="ql-block">后晋天福四年(公元939年)九月,湘西历史上溪州刺史彭士愁率众造反,楚王马希范率军讨伐,彭士愁兵败乞和。战后马希范同彭士愁双方盟誓为约、立铜柱为信。天福五年,为维护边地稳定,都云酋长尹怀昌率其12部,南宁州(惠水县一带)酋长莫彦殊率其部18州,牂牁(瓮安、福泉)张万浚率其夷、播等7州归附于楚王马希范,保证了古代黔南地区完整的统一于中央王朝。</p> <p class="ql-block">第四单元</p><p class="ql-block">龙汉尧遣使龙光进率牂河各部进京朝觐</p><p class="ql-block"> 宋太宗至道元年(公元995年)、宋真宗咸平元年(公元998年)和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南宁州(惠水县)都统龙汉尧先后三次遣使到东京汴梁(开封)觐见皇帝,并带去牂牁歌舞《水曲》在京演出,促进了贵州与中原的文化交流,以及各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统一。</p> <p class="ql-block">第五单元</p><p class="ql-block">刘淑珍打马奔京城</p><p class="ql-block">刘淑珍,元朝末年水东人(今瓮安草塘人)。元朝八番顺元沿边宣慰同知宋钦之妻。明太祖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宋钦率部归附明朝,受贵州宣慰使。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宋钦去世,其妻刘淑珍代袭其职。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贵州都指挥使马晔欲激变水西彝族,制造事端,刘淑珍为此事"走赴京师"报告马晔所做所为及贵州紧迫局势。朱元璋得知实情后诛马晔,息边衅,并封刘淑珍为"明德夫人"。</p><p class="ql-block">第五单元</p> <p class="ql-block">土司制度﹣﹣边地治理方略</p><p class="ql-block">土司制度萌芽于秦汉时期的</p><p class="ql-block">羁縻政策。元朝在西南、西北等地建立了一套较为系统的土司职官管理体系。即任命当地民族首领为各级土司长官,赋予其世袭统治权,同时规定土司需定期朝贡、缴纳赋税,并听从朝廷征调,实现对边地的间接管理。</p><p class="ql-block">明朝初期,在土司的任命、承</p><p class="ql-block">袭、考核、升迁、惩罚等方面制定了详细的规章制度。明朝中期,为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在部分地区推行"土流并治"政策,呈现土官与流官并存现象。清朝雍正年间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通过武力威慑与政治招抚相结合的手段,在云、贵、川、桂等地废除众多土司,设立府、厅、州、县,派遣流官进行直接统治。</p><p class="ql-block">土司制度的发展历史是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互动的历史,是边地内地化的历史。它秉承了中国古代延绵不断的"齐政修教、因俗而治"的多民族地区管理智慧,在维护国家统一,促进各民族团结和边地稳定方面曾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p> <p class="ql-block">第六单元</p><p class="ql-block">都匀安抚司</p><p class="ql-block">宋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置都云安抚司,元初,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置都云军民府,后改为都云、定云二安抚司,明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p><p class="ql-block">置都云长官司,十九年十一月,置都云安抚司,二十三年十月,改都云为都匀,改安抚司为都卫。</p> <p class="ql-block">第二单元</p><p class="ql-block">草塘安抚司</p><p class="ql-block">宋钦,族名宋阳举,蒙古名宋蒙古歹,原世袭草塘(今瓮安草塘)平夷宣</p><p class="ql-block">抚使。明洪武四年(1371年),水西霭翠与水东宋钦等相率归附明朝,明改顺元为贵州,赐名宋蒙古歹为宋钦,授怀远将军,世袭贵州宣抚使司宣抚使,1372年,升为贵州宣慰使司宣慰使。</p><p class="ql-block">第二单元</p> <p class="ql-block">第三单元</p><p class="ql-block">金筑安抚司</p><p class="ql-block">从至元二十四年(1287),夜郎竹王后裔金氏家族成为金筑土司,到清朝康熙二十三年(1684)近四百年。金筑几代土司始终秉持开明忠顺,守土保疆。明神宗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金筑安抚司安抚使(今长顺县广顺镇)金大章上书朝廷,请求改土为流。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改金筑安抚司置广顺州,添设流官,属贵阳军民府。授金大章土知州世袭,给予四品官服。金筑历代土司为促进民族团结、文化融合,作出了积极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第四单元</p><p class="ql-block">八番土司</p><p class="ql-block">马希范派怀化将军龙德寿统领柳州八姓兵征两江溪洞,兵至南宁州(今惠水、长顺一带)。后晋天福五年(940年),南宁州酋长莫彦殊、都云酋长尹怀昌、牂舸酋长张万浚皆率部归马希范,马希范遂据有贵州南部之地,留下八姓兵镇守,以后演变为龙、方、石、罗、韦、卢、程、洪八番,为布依族先民。至宋元,别以大龙、小龙、卧龙、程番、洪番、方番、石番、卢番为八番。元代,除八番顺元路外,散居的布依族村寨全部编入管番民总管府直辖。</p> <p class="ql-block">定番州银锭</p> <p class="ql-block">都匀府城建置﹣奠定了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p><p class="ql-block">元朝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p><p class="ql-block">年),元朝中央政府在黔南地域上设置都云军民府,管辖都云县、定云府和合江、陈蒙二州,属于九溪十八洞管番民总管,隶于广西思明路。明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平羌将军何福,以都云竹寨建都云卫,后改都云为都匀,取王朝雨露均匀播撒边地的意思。明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设置都匀府。清代黔南分属都匀府、贵阳府及平越直隶州。</p> <p class="ql-block">都匀府</p><p class="ql-block">明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设置都匀府,都匀府下辖独山州、独山州三脚屯州同、麻哈州,都匀县、清平县、荔波县,都江厅、丹江厅、八寨厅,荔波县之方村县丞、清平县之凯里县丞。现为都匀市。</p> <p class="ql-block">程番府</p><p class="ql-block">辖境相当今贵阳、开阳、惠水、长顺、修文、息烽、贵定、龙里、罗甸等市县。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置,治所程番长官司(今贵州惠水县)。隆庆二年(1568年)移治今贵阳。次年改贵阳府。</p> <p class="ql-block">平越府</p><p class="ql-block">辖境相当今福泉、黄平、瓮安、余庆、湄潭、凯里等市(县)。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置于平越府(清康熙改县,为府治,即今福泉市),属贵州省。清嘉庆三年(1798),改为平越直隶州。</p> <p class="ql-block">第二单元</p><p class="ql-block">矿产开发</p><p class="ql-block">都匀铅圆厂冶炼遗址</p><p class="ql-block">据《都匀县志稿》记载:都匀铅圆厂在都匀城东蒙家院,明代以来就是冶炼铅的工厂,距今有600年的历史,是都匀最早的工业企业,是都匀工业文明的萌芽和开端。《都匀县志稿》同时记载,都匀知府宋文型兼任铅圆厂负责人,负责管理铅的生产运输和税款的征缴等工作。都匀铅圆厂遗址考古证明,明代都匀人就探明匀东镇蕴藏着大量的铅锌矿资源,并已开发利用这一资源。</p> <p class="ql-block">都匀丹江朱砂开采遗址</p> <p class="ql-block">都匀坝固铁厂冶炼遗址</p><p class="ql-block">都匀铁矿分布在翁架、龙坪、家谷,大河井,藤箕,多杰、绕加。</p> <p class="ql-block">白纸制造业</p><p class="ql-block">1941年,都匀白纸制造业者约30户,组建有都匀县白纸营销合作社,共同致力于该项产业的发展。另外,惠水县芦山镇、长顺县白云镇瓮贵村造纸业也相当发达。</p> <p class="ql-block">茶叶生产</p><p class="ql-block">明清时期,黔南茶叶生产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期,都匀府、平越直隶州、定番州、独山州、广顺州等区域都大面积种茶。明代嘉靖《贵州通志》记载:"独山九名九姓苗治近都匀,其地产茶,以茶为货用"。说明当时都匀府、独山州在茶叶的生产和销售方面已具有一定规模。1941年文献载:都匀茶主产团山、黄河、碗厂、黑山、箐山、骨狮岩、坝固、骨力、青塘,年产五万斤上下,全都以铁锅炒焙、手搓,三焙三揉,而不用器械。</p> <p class="ql-block">乡规民约碑刻一基层治理的智慧</p><p class="ql-block">乡规民约是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必</p><p class="ql-block">须遵循的公共秩序和行为规范,是规范和</p><p class="ql-block">治理乡村基层社会的有效手段之一,是基</p><p class="ql-block">层社会人们集体智慧的结晶。自古以来,</p><p class="ql-block">执政者都很重视乡规民约在推动公序良俗</p><p class="ql-block">形成中的积极作用,大力倡导并积极践</p><p class="ql-block">行。黔南州有着丰富的乡规民约历史遗</p><p class="ql-block">存,是民族地区基层社会治理的历史文化遗产宝库。</p> <p class="ql-block">崇文重教一黔学正脉的开启之域</p><p class="ql-block">黔学作为贵州之学,是以现在贵</p><p class="ql-block">州为主体的特定自然环境为依托,逐渐形成、发展、传承下来的一种极富高原山地特点、民族特征、独特属性的一种地域文化。黔学研究不能脱离传统儒学、经学、义理、宗教、艺文等古代学术领域,但更需要关注这些主流文化在贵州特殊社会环境下的文化认同与变迁。</p> <p class="ql-block">第一单元</p><p class="ql-block">黔学正脉的开启者</p> <p class="ql-block">贵州汉代三贤之二尹珍</p><p class="ql-block">尹珍,字道真,东汉牂牁郡毋敛县(今都匀、独山、荔波境内)人。尹珍到东都洛阳拜著名儒学大师、经学家许慎为师,研习五经文字。尹珍学成后,于公元107年返回故里,开馆教学,化育百姓。</p><p class="ql-block">盛览、尹珍学成后,"归教乡里",黔南由此成为"黔学正脉"的开启之域。</p> <p class="ql-block">贵州汉代三贤之一盛览</p><p class="ql-block">盛览,字长通,西汉牂牁郡人(今都匀、瓮安、福泉境内)。盛览到成都向司马相如请教辞赋的创作,由此成就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次问学。其著作有《赋心》四卷。后盛览"归教乡里",积极从事教育,传播学术文化,促进了古代贵州学术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时称"牂牁名士"。</p> <p class="ql-block">第二单元</p><p class="ql-block">历史名校</p><p class="ql-block">汉代以后,明代都匀又迎来了文教发展的高潮。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设都匀安抚司学;明宣德八年(1433年),贵州提学副使李睿(济南人)建立卫学;弘治六年(1493年),都匀建府,知府凌文献(浙江淳安人)重新修缮卫学后升为府学。同时,民间出现了鹤楼、南皋、学孔等著名书院。</p> <p class="ql-block">鹤楼书院</p><p class="ql-block">位于都匀城内。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刑部主事张翀因忤严嵩谪戍都匀。四十二年,都匀士绅千户侯韩梦熊、王尚武,军政使娄拱辰等为其建堂3间,名读书堂。张翀复官离匀后,都匀士人为纪念他对都匀文教的贡献,将其居所"读书堂"更名为"鹤楼书院"。在都匀九年时间,张翀潜心学问,讲学授徒,对都匀文化教育作出了开发性的贡献,撰有《读书堂记》。</p> <p class="ql-block">都匀府学</p><p class="ql-block">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设都匀安抚司学;明代三个被贬谪到贵州的朝廷官员王阳明、张翀、邹元标,人称南下三迁客,其中张翀、邹元标被贬滴到都匀,再次开启了都匀崇文重教之风。由此,都匀府培养了1位状元、40位进士、196位举人,以及贵州省首位教育厅长、贵州大学首位校长。</p> <p class="ql-block">第三单元</p> <p class="ql-block">水族铜鼓</p> <p class="ql-block">客籍文人与黔南</p><p class="ql-block">客籍文人是指古代或为官、或被贬谪等原因,在黔南居住有一段时间的文人,他们或赋诗、或授业、或著述,对推动黔南文化发展产生过积极而深刻的影响,是黔南文化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红色革命经典</p><p class="ql-block">碧血丹心铸青史,巍巍黔南话英魂。中国革命不同时期,在黔南这片土地上,留下了许多红色革命史迹,涌现出无数爱国仁人志士和革命先烈,他们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流尽了最后一滴鲜血,他们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民族气节永垂不朽。</p> <p class="ql-block">第一单元</p><p class="ql-block">辛亥革命人物</p><p class="ql-block">狙炸袁世凯的英雄张先培、黄芝萌</p><p class="ql-block">张先培(1890-1912),字心裁,都匀人,北京陆军贵青学堂毕业;黄芝萌(1888-1912),贵定人,北京陆军测绘学堂毕业。二人同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同盟会成员。1912年,张先培、黄芝萌等赴北京,在丁字街及祥宜坊酒楼两处狙炸袁世凯,事败被捕就义。孙中山到北京后,将黄芝萌、张先培与先期牺牲的杨禹昌、彭家珍的遗骸合葬在三贝子花园(今北京动物园内),称刺袁四杰,孙中山亲临主持葬礼。1990年8月,在遗址处建立"四烈士墓遗址"纪念石碑。</p> <p class="ql-block">滇黔讨袁护国军右翼军总司令戴戡</p><p class="ql-block">戴戡(1880-1917),贵州贵定县人。1904年赴日留学,被贵州学界誉为神童。在日本获梁启超赏识,归国后得云贵总督李经羲邀请,任云南个旧锡务公司经理,其间结识蔡锷成为知己。1911年辛亥革命前被蔡锷安排在贵州经办盐务,辛亥革命后进入贵州政界,1913年任贵州巡抚使,1915年解职入京任民国参政院参政。袁世凯称帝,遂与梁启超、蔡锷等人密谋"倒袁"。护国运动中任云、贵两省核心联络人,云南起义后策动贵州桴鼓相应。护国战争中任滇黔联军右翼军总司令。1917年因反对张勋复辟,与川军刘存厚激战寡不敌众,战场阵亡。</p> <p class="ql-block">讨袁护国军旅长熊其勋</p><p class="ql-block">熊其勋(1882-1917),民国追赠陆军中将,都匀人,生于广西那地土州。民国成立后,随唐继尧入黔,历任黔北防营陆军第五团团长、讨袁护国军第七支队长、暂编第三混成旅旅长等职。参加讨袁护国战争,1917年7月,在刘湘、戴勘成都之战中,突围时遭到川军埋伏被俘就义。</p> <p class="ql-block">兄弟民族在贵州</p> <p class="ql-block">第二单元</p><p class="ql-block">土地革命人物</p><p class="ql-block">中共一大代表邓恩铭</p><p class="ql-block">邓恩铭(1901-1931),字仲尧,荔波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共山东省委书记,中共青岛市委书记。1921年7月,邓恩铭与王尽美代表山东共产党早期组织,赴上海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8年12月,邓恩铭在济南被捕,1931年4月,于纬八路刑场就义。2009年9月,被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英雄模范人物。评选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p> <p class="ql-block">第三单元</p><p class="ql-block">抗战革命人物</p><p class="ql-block">抗日英烈滕久寿</p><p class="ql-block">滕久寿(1899-1932),字祺之,都江县人,著名抗日英雄。黄埔军校潮州分校战术教官,国民革命军吴淞要塞司令部少将参谋长。1932年2月4日,在凇沪抗战中壮烈牺牲。1984年7月,民政部为滕久寿颁发了《革命烈士证明书》,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p> <p class="ql-block">第四单元</p><p class="ql-block">解放黔南革命人物</p><p class="ql-block">剿匪英雄萧国宝</p><p class="ql-block">萧国宝(1927-1951),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人。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任一四0团一营二连一班副班长,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11月13日,萧国宝所在部队奉命参加长顺县苗岭深山的剿匪战斗,在追剿"贵州反共自卫救国军总司令"曹绍华的战斗中,用身体堵住机枪口而壮烈牺牲。时新华社以《马特洛索夫式的英雄﹣萧国宝》为题刊发了其事迹。1951年2月,西南军区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小平签发命令,授予他"一级战斗英雄"称号,并追授予模范共产党员。生前所在连被命名为"萧国宝英雄连"。</p> <p class="ql-block">第五单元</p><p class="ql-block">红色革命史迹</p><p class="ql-block">中共蛮瓦支部旧址</p><p class="ql-block">1932年,中共黔桂边委在天峨林石屯成立后,边委书记黄举平带着黄伯尧等20余人来到蛮瓦,与当地党组织派来蛮瓦作武装兵运工作的黄衡球会合,对陈绣卿等地方实力派进行统战工作,为更好地深入开展革命工作,是年9月,在蛮瓦陈绣卿处成立了中共蛮瓦支部,这是贵州较早建立的地下党支部之一,黄举平任书记,黄伯尧、黄衡球为委员,领导指挥黔桂边革命工作。</p> <p class="ql-block">红七军板寨会师旧址</p><p class="ql-block">1930年4月,红七军军长张云逸,红七军、红八军总指挥李明瑞率领3000多将士从左右江革命根据地转战黔桂边区,并于4月16日会师于荔波县板寨村,红七军会师板寨,是贵州迎来的第一支红军队伍。前委在此召开了事关红七军生死存亡的"板寨会议",作出了奔袭古州(今榕江县)敌军需物资守备团的决定。</p><p class="ql-block">板寨红七军会师旧址</p><p class="ql-block">板寨红七军会师正房</p> <p class="ql-block">中央红军长征龙里观音山、倪儿关战斗遗址</p><p class="ql-block">1935年3月,四渡赤水之后,为调出滇军,中央红军南渡乌江佯攻贵阳。4月6日,先头部队由开阳县进入龙里县洗马河一带。7日,红军在龙里与贵阳交界的观音山阻击滇军孙渡部,同时在倪儿关截击贵阳方向之敌人,并取得了战斗的胜利。红军控制了龙里至贵阳的通道,将滇军挡在观音山,掩护了大部队向云南转移。</p> <p class="ql-block">惠水县红军召开群众大会旧址</p><p class="ql-block">1935年4月10日,中央红军由龙里向西突进攻占惠水县城,在天主堂召开约有300余人参加的群众大会,宣传党的革命思想和北上抗日的政治主张,传播革命的火种。会后,经过惠水、长顺、紫云、兴义等县,渡过北盘江进入云南。</p> <p class="ql-block">中央红军在贵州建立的第一个农会铜梓坡农会旧址</p><p class="ql-block">1935年1月,红军以瓮安县猪场(珠藏)桐梓坡为基点,积极发动群众,武装群众,开展革命活动。1月12日,红军在桐梓坡土豪施汝舟家门口田坝召开万人大会,成立"桐梓坡农会"和"桐梓坡红色游击队",选举陈金榜为农会主席、杨发顺为游击队长,并授红旗一面,马刀两把。农会、游击队等机构设在施汝舟家宅院内。桐梓坡农会和游击队是红军在长征途中建立的第一个农民组织和革命武装。红军</p> <p class="ql-block">长顺县生联村红军行军遗址</p><p class="ql-block">生联红军标语</p><p class="ql-block">生联红军标语位于长顺县长寨街道生联村。1935年4月中旬,红一方面军长征过生联村时,在一民宅墙体上书写"拥护苏维埃中央政府对日作战"标语一条,该标语长1.42米。</p> <p class="ql-block">荔波黎明关抗战遗址</p><p class="ql-block">黎明关位于荔波县洞塘乡板寨村境内,与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川山乡社村毗邻,是时黔桂重要交通通道。1944年11月25日,日军第3师团的第68、34联队2000余人由广西思恩川山乡社村进犯贵州省边境,当夜,日军正面部队抵达黎明关,国军97军199师587团团长周国仲部凭借雄关险要奋力还击,双方激战3天3夜,日军在关前死伤200多人,而黎明关依然屹立不倒。</p> <p class="ql-block">三都县抗战遗址</p><p class="ql-block">1944秋,日本侵略军数千人,由广西宜北入九阡水族地区,企图攻陷三都后攻独山。11月28日黄昏,一股日军抵达石板寨,遭到了水族村民潘秀辉、潘神、潘老发、潘晓等50余人自发组织的抗击。石板寨战斗,水族村民打死日寇8名,缴获防毒面具、弹药等军需物资,牺牲4人。至今保存有防御墙和被日军炮击的房屋、宅基等遗迹,是水族人民抗击日本侵略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独山县抗战遗址</p><p class="ql-block">1944年11月30日,日军第13师团第104联队经广西南丹入侵贵州,上午9时抵麻尾街上,接着向下司进犯,黑石关战斗后,日军越过黑石关,因白腊坡有国军防守,日军派第一队迂回里旺绕山路逼近独山,2日,占领独山县城。期间,独山小寨、石板寨、播尧山、黎家寨、屯脚寨等村民零星阻击进犯日军。</p> <p class="ql-block">中国远征军新编38师都匀旧址、史迹</p><p class="ql-block">抗战时期,都匀曾为国军新编38师、都匀炮校驻扎训练基地。其中,38师大部分军人为都匀及周边县就地征召(根据1940年38师《都匀干训所同学录》记载),后赴缅对日作战。</p> <p class="ql-block">幸福黔之南</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以来,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人民群众实现了当家做主,农业生产蒸蒸日上,并逐步建立了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中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黔南州与全省一样,短板逐项补齐,经济发展实现后发赶超。全州各族干部群众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征程中,自信自强,阔步前行。黔南州政治生态风清气正,执政基础不断加强;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经济高速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全州各族干部群众苦干实干、奋力争先,共同书写了新时代团结友爱、互助和谐、繁荣发展的黔南新篇章。</p> <p class="ql-block">龙里县巨变</p> <p class="ql-block">瓮安县巨变</p> <p class="ql-block">荔波县巨变</p> <p class="ql-block">三都县巨变</p> <p class="ql-block">惠水县巨变</p> <p class="ql-block">贵定县巨变</p> <p class="ql-block">罗甸县巨变</p> <p class="ql-block">平塘县巨变</p> <p class="ql-block">亲切关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