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溯源过梅关

25年国庆假期,因为一些客观原因,没能选择和赖总一起出发川西。1-2日两天,在广西爬了几座山,3日回老家喝喜酒,见了几位老同学,又趁机到山上看了两晚星星。没有川西的美好行程,却是不失完美的行程。回家的路,没有攻略,想着逛到哪算哪。 <p class="ql-block">回阳山的第二天,在小北江下河摸螺玩水,狠狠的过了把瘾。(小时候老妈严禁做的事,这回补上了😀)</p> 摸罢田螺,便想着去对岸看看。附近均没有过江桥,直走到英德大弯才得以过江。江的对面又是另一番景象。 走到南山村,远远对俺狂吠的小白,这时候却伏于脚下,变得很温顺了。 西岸看东岸,不一样的感觉,可惜拍延时的时候手湿没按到开始,美丽的云涌就此错过。 <p class="ql-block">东岸的云山</p> 合头村码头 <p class="ql-block">晚上,照例是山间露营,远离喧嚣,虽山风吹的帐篷啪啪响,但更显得山野的宁静。这一夜,睡得十分踏实,舒服!</p> <p class="ql-block">昨夜给我整晚照明的它,天亮了仍然不想离去,怕是要辜负美意啦,今晚就不露营了,第二天我要去远方呢。</p> 没有拍到云海日出 <p class="ql-block"><br></p> <div><br></div>山野的早晨,仿佛花朵也刚睡醒。 不知名的果子,直让人垂涎 构棘,虽然味道一般,粮食匮乏的年代也吃过不少。<div>山野,每一个生命,都自由自在的生长着。</div><div>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div>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三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闻名已久的323国道,早就想走一走了。这回说走就走,正好利用这个长假重走北伐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出发,在阳山秤架还是阳光明媚,即将到分水坳的时候,随着海拔升高,风云突变。先是晴转阴,狂风扫落叶,在路边防护墙卷成一条叶龙,蜿蜒盘旋向上;接着便是豆大的雨滴,狂密的雨滴。山头灰暗明灭,有些瞬间,那是凭感觉在打方向盘,心是提到嗓子眼了。</p> 到达秤架林场管理处的时候,雨点渐稀,正好路边有一处宽阔地带,把车停了,给绷紧的神经放松一下。到管理处里面问工作人员,说这里原来是公路养护道班。现在改成森林管理处,他们的职责主要是保护生态系统平衡。<div>想想他们楼房后面就是悬崖,而侧面的山体也是随时有落石,心里颇不踏实的感觉。</div> 站在管理处往上望,瞬间就又蓝天白云 再往前约5公里到达海拔约1290米的分水坳垭口,也是323国道最高点,阳山乳源的分界。 此处相对开阔,前面已经停了几辆摩托车和汽车,接着又陆续跟上来两三辆,人们纷纷下车打卡。<div>从这里开始便是下行路线,同样的蜿蜒盘旋,好在已经停雨了。</div> 下到海拔约7百多米便是乳源洛阳镇的天井山林场管理处,这边已经没有那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安全感十足,你看林场后面的蓝天白云,又是心旷神怡。 到了洛阳镇,天空越发漂亮 到达乳城时已经17点30分。决定就此住下,第二天刷一下西京古道再向珠玑巷、梅关古道进发。 乳城南水河,水清见底。 西京古道腊岭 <p class="ql-block">此刻站在腊岭头,去吧,去逛西京!</p> <p class="ql-block">穿过腊岭风门亭</p> 便远远看见南水水库 路上碰到举家迁徙的一家子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两筐荔枝,一骑红尘,正向西疾驰,贵妃又又口福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同志,停一下,前面已经新修水库,部分路段可能走不通,去往猴子岭需要绕道哦,你这荔枝一时半会也坏不了,不急赶路,就是让娘娘多等一会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祝一路顺风,不谢哦!</p> <p class="ql-block">1969年建成,2021年完成生态修复的南水水库,这可是乳源人民的生命之源。走过路过,千万别为祸呢。</p><p class="ql-block">说实在的,腊岭路边,我看见一名工作人员在捡路边的垃圾,满地都是废弃的纸巾,实在令人气愤。工作人员说假期每天有上万人进出,到处乱扔废弃垃圾。低首黛岳碧水,仰头蓝天白云。面对如此自然美景,那些乱扔垃圾的简直作孽啊。</p> <p class="ql-block">走过路过,不能错过的,是要偷一瓶生命之水。😊</p> <p class="ql-block">寻宗问祖之旅。下一站,南雄珠玑巷。</p> <p class="ql-block">走进珠玑巷,先祖们是从那边过来,然后在这里定居,然后,各处开枝散叶。斑驳的老屋,老郭家左邻右里分别是周家和陈家。郭家的人不在家,旁边周家的媳妇热情联系他们回来,亲不亲,总算见到了同宗人。</p> <p class="ql-block">新建的祖祠前面的天空,</p><p class="ql-block">蓝天白云</p><p class="ql-block">高远</p><p class="ql-block">我想我们氏族也将世代兴旺,我们国家民族将长远太平盛世。</p> <p class="ql-block">珠玑巷向北</p><p class="ql-block">号称华南第一关,南粤雄关,梅关!</p><p class="ql-block">南雄,自此得名。</p><p class="ql-block">汉唐之前,翻越此关异常艰难。直到张九龄扩修此关口以后,路扩宽到2、3米。南边的路平直,应该可以行走马车,但是北边的路弯曲且多台阶。关口海拔也降低到390米左右。从此更是兵家必争之地。</p><p class="ql-block">(估计南边的皆为大体石头山体,开路都是直接在大石头上开凿出来,不平的地方铺以碎石填平,而北边山岭多土方,是以把石头堆砌成一级一级的台阶以防止流失)</p> <p class="ql-block">想要过关,必须得通关文牒。</p><p class="ql-block">下图是广府出关的公文牒,需要40大元办理。</p><p class="ql-block">当年北伐讨袁,李烈均将军率领的北伐中路军经过的时候。有木有人守关需不需要办理公文呢?</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塞下办理好通关文牒后,继续寻根之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先经过一处宅邸,是不知道什么朝代的官家私宅,相当豪华。可惜如今人去楼空。只凭门口对联知道主家为练姓。</p> <p class="ql-block">司马第朝向官路的大门</p> 司马第,大部分采用夯土建筑,阁楼采用木质结构,粗略估计内部总共有各种房间4、5十间,算是豪华别野了。 司马第过来便是一个阁楼,不是道什么功用。 <p class="ql-block">一直走到来雁亭前,才有人查验接收通关文书副本。</p> 当年李烈均将军曾率领北伐军中路从此经过。 小朋友们在研究当年北伐历史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高处有梅。可惜今天的梅岭不是梅的季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地上参差种了不少忽而笑,这个正是她的季节。</p> 忽而笑,笑起来真灿烂。第一次看见她是在崀山脚下的峡谷里,后来带了一个回家,最初的一年她的身板瘦得像纸一样薄,如今总算活下来,但再没有笑过。 跨过梅关,向下几百米,有一座祠。供奉的是汉朝时期的庾胜将军,庾将军当年参与南越平叛后驻守于此地,遂建县邑,即大庾县,1957年改为大余县。此山岭为大庾岭。 往下是厘税站,估计是当年大余县向过往商旅拔毛的地方。如今人去站空。只有南雄这边照常高价办理出入通关文牒,应该是南雄这边好挣钱,不能白白给挣了钱的人走私货物货币呢。 我打开税站工作台的一个柜子,里面也是空空如也。 当年的税收规则 半山腰又一棵千年古树,连树根都是中空的了,树干却依然壮实挺拔。 走到大余县古道的门楼,寻根之旅到此结束吧。<div>回撤啦</div> 这对小情侣,十分认真的帮我拍了好多张照片后转身向北归去。 回到半山,拜谒了陈毅元帅当年因伤避难并在此写下《梅岭三章》壮怀激烈诗篇的地方。 <p class="ql-block">三章舒壮志,百战战旗红。记取将军愿,常思百世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