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从我记事起,每逢中秋,妈妈总是早早备好面油,天未亮就去排队打月饼。后来她学会了自己做,每年中秋前几日,我们大院便成了小小的月饼作坊——妈妈和面,爸爸守炉,我负责传递生饼并在表面撒上芝麻。炉火映红了傍晚的天空,香气四溢,引得一群孩子围在炉边,眼巴巴等着第一炉出炉。那刚烤好的月饼,酥皮裂开,芝麻微焦,咬一口满嘴生香。凉透后装箱,赶着火车汽车托人捎给远方的亲戚,那时没有快递,唯有情意靠脚步传递。到了十五,全家团聚,桌上佳肴丰盛,我们总要雕一只玲珑西瓜,瓜瓣如花绽开。夜来祭月,仰望金轮高悬,心中满是安宁与喜悦,仿佛刻下的是传承的温度,是藏在指尖的幸福。</p> <p class="ql-block"> 今日已是十六,同学相约打球,归途天色已暮。送别朋友返家的路上,不经意抬头,一轮超大的圆月悄然挂于天心。朋友圈里正疯传今年的“超级月亮”的美照,晶莹剔透,宛如玉盘。而我眼中这轮,虽同样圆满,却似蒙着一层薄纱,清冷灰蒙,不复往昔那抹温暖的金光。</p><p class="ql-block"> 曾几何时,只要月亮一升,我便会欢呼雀跃,拉着家人出来赏月;如今却只是静静望着,心头泛起一丝难以言说的怅然。</p><p class="ql-block"> 原来不是月亮变了,是我走过了那个仰望星空就会笑出声的年纪。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可有些圆,终究再难照进心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