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木兰花慢.中秋饮酒》

安之若素

<p class="ql-block">木兰花慢·中秋饮酒</p><p class="ql-block">宋 · 辛弃疾</p><p class="ql-block">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p><p class="ql-block">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p><p class="ql-block">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p><p class="ql-block">【译文】</p><p class="ql-block">中秋饮酒快到天亮之时,客人说,前人的诗词中有很多吟赋待月的,却没有送月的词,因此我便借用屈原的《天问》体作了这首词。</p><p class="ql-block">高悬空中那惹人怜爱的月亮啊,今夜你要飘到什么地方去,为何行走如此慢慢悠悠?是不是天外还有一个人间,那里的人刚刚看见,而你的光影却已从东边升起?这就是茫茫的宇宙。天空漫无边际,难道是浩浩长风将那中秋的明月吹远?明月没有根须,不知道是谁用绳索将它系住然后高悬?是谁留住了嫦娥不让她嫁到人间?</p><p class="ql-block">据说月亮是经海底运转而升空的,这其中的奥秘无处寻探,真是使人精神游离而捉摸不透导致心中愁烦。很担心那巨大的鲸鱼在海中横冲直撞,将月宫中的玉殿琼楼撞坏。蛤蟆本来就能够在水中游来游去,为什么说玉兔也能在海中自由沉浮?如果说这种情况下依然没有损伤,那么为什么圆月会渐渐变得像银钩一样弯?</p> <p class="ql-block">【作品简介】</p><p class="ql-block">《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这是一首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中秋咏月词。词人效仿屈原《天问》体,对月亮提出了一系列疑问,对种种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并对月亮东升西落、盈亏变化的原因进行了猜测性解释,表现了丰富的想象力、大胆的求索精神和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也暗含了对人生、对社会的无限困惑和满腔悲愤、痛苦无人理解的郁闷。</p><p class="ql-block">【创作背景】</p><p class="ql-block">该词作于庆元中辛弃疾罢居瓢泉时期。南宋朝廷对于罢职的官员,虽然不再委任职务,但给以丰厚的钱财,这使得辛弃疾能够在生活上比较宽裕,因此与朋友交游饮宴也很平常。该词是词人在中秋之夜举行宴会招待客人时所作的一首咏月词。</p><p class="ql-block">【作者简历】</p><p class="ql-block">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 - 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他出生时中原被金兵占领,自幼立志抗金,一生力主恢复中原但未被采纳,最终忧愤而死。</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