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岭·银冈书院

徐志刚

<p class="ql-block">  铁岭银冈书院薪火相传三百多年,开启了东北清代文化教育的先河,与岳麓等四大书院齐名,并称清代全国"五大书院",培养出大批英才。它的功绩正如讲堂门两侧楹联所表述的那样:"雪海当堂,三百年炎黄文化传一脉;群山聆教,九万里华夏英才下百川"。雪海是书院创始人郝浴的字。</p> <p class="ql-block">  时间回溯到三百五十多年前,清初的铁岭经过明末的战乱,人烟稀少。当时的铁岭已很少有学校、儒学和文庙,教育几乎废弃。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流人郝浴于清顺治十五年(1658)携家眷来到铁岭,"筑室于银冈之麓,讲学授徒"。创建 "致知格物之堂"(银冈书院前身名),开启了东北清代文化教育的先河。</p> <p class="ql-block">  东斋房是初级学子读书处。宣统二年(1910年)12岁的周恩来曾在此研习古文。</p> <p class="ql-block">  书院西斋房,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是书院山长的办公室。历史上曾多次修葺。2004年书院重新修复后,用作书院藏书室。门柱上楹联写到:"寓天地玄机,释道墨儒皆存妙理;读圣贤嘉论,诗书经传大有名言"。</p> <p class="ql-block">  纸炉是古书院的专用设施,又名惜字炉,化字塔,取崇文敬字之意,用来焚烧字纸,寄托读书人祈盼文化再生之意。 </p> <p class="ql-block">  魁星是汉族神话传说中主宰文章兴衰的神,在儒士学子心目中,魁星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中国很多地方都建有"魁星楼"或"魁星阁",读书人在魁星楼或"魁星阁"拜魁星,祈求在科举中榜上有名。</p> <p class="ql-block">  书院讲堂。书院课堂和举办重大学术活动的场所。有许多著名学者来此主讲,并举行多种学术研讨和辩论活动。</p> <p class="ql-block">  郝浴的第一批学生是流人左懋泰、戴国士子侄们十余人,还有徐元弼和郝浴的儿子郝林等。这些人后来多成为爱国的学者、诗人和国家贤臣,有的成为教育家,继承了讲学育人的事业。而郝浴的儿子郝林官至奉天府尹,多次奏本为民请命,解决百姓疾苦。这里展示了十一位银冈名人的生平简介。</p> <p class="ql-block">  银冈书院是育人的摇篮。几百年间,培养了无数英才。乾隆年间商其果曾写一首题为《书院古榆》的诗,诗曰:"老树婆娑满院阴,每当风雨作龙吟,三春铸得钱无数,飘落人家总不寻。"用借喻艺术手法讴歌了书院的育人功劳。(书院古榆据说为郝浴所植,今已无存)</p> <p class="ql-block">  春日的银冈书院,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有一种安静、详和之美。</p> <p class="ql-block"> 郝浴在铁岭生活了十八年,开辟了辽北教育先河,使辽北荒芜的文化有了生机。复职还朝前,他回忆在东北的日日夜夜,感慨万千,将家园书斋命名为"银冈书院",并将自己的全部田宅、器物、部分书籍无偿留给书院办学。郝浴走后,人们为了纪念他,将他的书房辟为郝公祠,用来供奉和祭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