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甘蒙新大环线行之(十五)水墨雅丹胭脂山

城市猎人

<p class="ql-block">  车到黑独山,戈壁的苍凉还在眼底盘桓,远处便蓦地横出一抹惊心动魄的红。那红,不像晚霞,不像烈火,倒像是女娲炼石补天时,不慎倾洒的一炉丹砂,泼泼溅溅,便凝固成了这连绵的山峦。这便是胭脂山了。名字起得旖旎,让人想起女儿家的妆奁,可它的真身,却是一种沉默而暴烈的存在。</p><p class="ql-block"> 弃观光游览车步行,脚下的土地渐渐变了颜色。赭红、铁褐、暗紫、土黄……无数种色彩被无形的大手揉捏在一起,又经亿万年的风雨剥蚀,形成一层层清晰而扭曲的纹理,如同大地袒露出的肌肉与血脉。这山体,原是湖泊的底,在漫长的地质岁月里,湖水干涸,沉积的泥岩与砂岩被地壳运动剧烈地抬升、挤压、褶皱,才造就了今日这般的嶙峋与斑驳。行走其间,有些山体被侵蚀成尖锐的峰林,如万千柄出鞘的锈剑,直指苍穹;有些则被剥蚀得圆润柔和,像沉睡的巨兽隆起的脊背。风是这里唯一的主宰,永无休止地呼啸着,用它无形的刻刀,在山岩上镂刻出千沟万壑。那风声,不似江南春风的柔媚,也不同林海松涛的雄浑,它是一种尖利而干燥的嘶鸣,带着打磨砂石的质感,听得人脸颊生疼,心生敬畏。攀上一处高坡,视野豁然开朗。整片胭脂山脉尽收眼底,在偏斜的日光下,色彩的层次愈发丰富淋漓。阳光照亮的地方,是灼目的殷红,如刚刚凝固的熔岩;阴影笼罩的沟谷,则沉淀为深邃的紫褐,仿佛隐藏着无数地质年代的秘密。天际线是扭曲而狂放的,像一幅泼墨长卷,又像一首沉郁顿挫的古诗,每一个笔画都蕴含着造物主狂野的激情与无言的悲怆。这里没有生命的绿色,没有流水的声响,有的只是最原始、最赤裸的地球肌理。这种美,是摒弃了所有修饰的、庄严而残酷的美,它不讨好眼睛,只震撼灵魂。</p><p class="ql-block"> 夕阳西下,天地间最后的光线为这片赤色山峦披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辉,那红色愈发浓郁,仿佛要流淌起来。我转身离去,回望时,只留下一片沉默的、巨大的暗红轮廓,像一个沉睡千年的梦,沉重地压在大地之上。我带走的,除了满鞋的沙尘,便只有那抹刻入心骨的、属于大地本身的、最诚实的颜色。(航拍照片郑奕、木子歌提供,由衷的表示感谢🙏)</p><p class="ql-block"> 2025年10月8日</p> <p class="ql-block">谢谢欣赏。</p>